农超对接,悄然兴起

时间:2022-03-18 06:28:34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它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农超对接润万家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城乡结合部培育了大量棚膜式的蔬菜基地,截至2012年末,全市共建温室大棚6万栋,特色作物生产面积发展到6.75万亩:登记注册专业合作社达1807个。其中,累计培育专业合作示范社60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户,共培育稳定“农超对接”企业20户。具体发挥的作用如下:

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商家和农户能够共同承担市场价格波动和成本上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一方面使对接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也使对接农产品的零售价格波动达到了最小。

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农超对接”把农户与市场紧密连接起来,在产业链上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销售,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能增加经济效率;达到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益。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在减少流通环节和降低流通成本的条件下,超市将成本缩减部分让利给农户和消费者;同时也制定出相对较低的零售价,有利于降低城市居民生活支出,进而增进了居民的消费福利。

“农”与“超”的接口有多大

农超对接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减少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由于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初级阶段,规模较小,供应能力和商超需求不对等,因此,在“农”与“超”对接的过程中,吉林市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蔬菜种植环节人工成本增幅较大。目前,吉林市蔬菜种植仍然以农户家庭分散种植为主,存在种植品种少、种植面积小、设施现代化水平低、市场信息不对称、诚信履约观念薄弱等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来,农业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导致蔬菜种植、采摘、包装、运输、检测和理货成本大幅上涨,同时也导致种植品种向用工少、易于管理的低附加值蔬菜品种转移,与超市的需求和要求产生偏离。此外,超市后续投入成本过大,缺乏长效机制。大规模实施“农超对接”,需要超市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冷链设施、检测设备、店面设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投入外,还需要其承担起日益提高的地租、劳动力和运营成本。在目前国家对“农超对接”扶持政策力度不足的条件下,作为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超市的投入回报明显不对称。

蔬菜种植基地资金短缺。以蔬菜大棚为例,目前拥有标准化的蔬菜大棚投资约为每座13万元,是传统大棚投资额的两倍。可见,仅仅依靠农户和合作社自有资金投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缺乏抵押物,农户和合作社通过银行贷款的困难较大,而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贷款主要针对大项目,在缺乏担保的条件下,融资和享受贴息贷款有较大困难。

上一篇:中小学营养餐“味”有多美 下一篇:早春二月见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