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鲜花下的废墟

时间:2022-03-18 05:15:07

突尼斯鲜花下的废墟

突尼斯城不远的杜加古城遗址,看着那些石头一粒粒破碎下来,曾经康手为壮观的古罗马剧场暴露在阳光和风雨中,坍塌的残垣上,高低不平的砖块结构从斑驳的灰泥表面下挤了出来。然而,我的注意力却被墙角处蔓延开去的常春藤点缀着的野、紫罗兰花吸引过去,那些壮实的野花向着天空怒放,灿烂,顽强,站在鲜花丛中,从来没有一个废墟遗址像现在这样打动我……

在地中海国家旅行,少不了游历当年曾经灿烂辉煌的古代雅典或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那些壮观而令人悲怆的废墟。这一次,我来到了地中海南岸的突尼斯。同东岸的土耳其有些相似,不同的文明都曾经在这里驻足,然而今天被人们所记住的突尼斯古代历史,似乎只有迦太基和古罗马帝国。

悲怆的迦太基古城

不到迦太基,不算来过突尼斯。谁没听说过英勇的汉尼拔和这座敢挑战罗马权威的城市?

然而我对这个曾经与古罗马争雄的国家的认识,却是从一个儿童墓地开始的。我们来到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一个名为托斐斯的地方,这里有一处集中了大量孩童遗骨的墓地,门口的牌子上用古老的文字写着“SANCTVAIREPVNIQVE”,应该指的是圣婴。

我们是第一批游人,园子里非常安静,地面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小墓碑。这里曾作为向女神坦尼特Tamt贡奉的祭坛(Tanit是迦太基和腓尼基人的月亮女神Baal的妻子)。这种不可思议的野蛮行径在那个时期也许还是崇高的礼仪,想象着月光下的宗教仪式上,一些2到3岁的儿童被祭奉给迦太基人的神,那些可怜的父母不知是悲痛还是骄傲地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让人唏嘘不已。看到墓地旁摇曳的野花在阳光下绚烂绽放,几千年来也就是它们如一地守护着这些寂寞幼小的灵魂了。

直到参观完迦太基古城遗迹,才恍悟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儿童墓地的意义所在,因为,它才是所剩无几的真正迦太基人遗留下来的宝贵古迹。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遗址,都是古罗马人在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废墟后,重新建起的罗马城池部分。

海边的安东尼浴室

突尼斯近郊的毕尔萨山丘(Acropole de Byrsa),迦太基王国的发源地之一。

我站在山顶,想象着蒙森《罗马史》里的描述:“迦太基坐落之处距离巴格拉达斯河人海口不远,这条河流经北非最富饶的农作物产区,城市就在河畔肥沃的高地上,有农舍和橄榄树林,无论发展农业还是商业。这里都是最理想之处……”但是眼前只有罗马市民广场的遗址,那根孤独的大理石柱在野草丛中无助地矗立着。

遗址中最伟大的部分当属罗马皇帝安东尼建在海边的安东尼浴室(AntonJne Baths)了。对于古罗马人喜欢在公共浴室中进行社交活动的这个癖好,在地中海边很多地方出土的古迹中都有所体现。迦太基的这座面积3.5万平方米的大型豪华浴室,可以列为古罗马第三大浴室了。只是今日所见仅剩地基而已,大浴室在公元439年被来自德国的旺达尔人破坏殆尽。

古安东尼浴室的特别之处在于建在海边,咸水自然不能洗,浴水源自郊外的札古旺城水库,通过60公里长的渡槽引来。渡槽为椭圆形封闭式,直径2米,架于距地6~20米的空中,秒流量400升,日输水3200万升,在当时可谓先进和壮观的工程了。

这样一个巨大的浴室不仅是贵族洗浴享乐之处,还作为社会交际的场所,总之在这里聊聊八卦,玩游戏,谈政治,会友洽事,泡上一天都没问题。

我从地基上方向下看去,下面是柱石、残墙、拱门,可以隐约看出两边对称的一间间浴室。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完全对称,纵轴线上是热水厅、温水厅和冷水厅。而曾经的八根巨大的柱子,只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根15米高的,而且看起来还像是后人重新堆砌立起的。

一位罗马人曾这样说:“浴池、醇酒和美人腐化了我们的躯体,但这些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一部分呢?”于是那个强大帝国在追求享乐中既创造了这样的建筑奇迹,也在同一过程中悲剧性地衰落了,留给我们那些空旷、整齐、规划明确的圆形剧场和奢华浴室,曾经繁华似锦,芳香流溢,而如今被鲜花、藤蔓、杂草、灌木和树木所包围。

杜加:突尼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

说实话,迦太基遗址给我的震撼似乎还比不得杜加来得那么强烈。这座突尼斯西南约106公里处古城,曾是迦太基帝国的发祥地。它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未,曾是迦太基国家的首都,在罗马和拜占庭的统治下繁荣起来,但是后来又衰落下去。

到了眼前,我既惊讶于这里壮观的场面,又不解为何游客寥寥。我们已经习惯于赞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宏伟遗迹,同样习惯的还有永远熙熙攘攘的游客。然而现在我们这些旅行者面对的却是一处宏伟却幽静的古迹,静得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历经17个世纪,杜加遗址包括一组气质恢弘的建筑群,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奇妙组合:努米底亚文化、迦太基文化、希腊文化以及罗马文化等。在罗马合并努米底亚之前,杜加镇建在一块能够俯瞰富饶平原的高地上。

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遗址,反映了处在帝国边缘上的罗马小镇的风貌,它保存了古代城市各个组成部分的遗迹,是当地城市最好的范例,后人也从中获取城市考证最为翔实的资料。

整个城市设计风格采用了罗马城镇最初的设计原型,最典型的古罗马式建筑就是位于山坡上的杜加剧院――一座能容纳三千多名观众的半圆形剧场。

我登上剧场最高处,整个古城历历在目,四周一片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橄榄树林,作为一个典型依靠殖民地经济繁荣起来的城市,杜加通过向古罗马提供粮食,为古罗马的兴盛作出了贡献。

这里曾经是罗马帝国的粮仓,在尤利乌斯・凯撒时代,罗马统治下的杜加逐渐发展成为谷物、橄榄和葡萄等农产品的集散地。公元三世纪,杜加已经是一个拥有5000人口和自治权的城市。

与迦太基遗址一样,我注意到那些艳丽的野花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簇一簇,争相怒放,想必脚下的土壤一定十分肥沃,风中摇摆的花朵同已成为历史的残垣废墟形成鲜明的对比。

看着每处遗址前指示牌的介绍,我们努力想象着当年的奢华生活。比如一座可以供12个人同时使用的公共厕所,保存非常完整。据说,当时的人们习惯一边闲谈一边如厕,而古罗马人建城擅长的引水排水设施也同样施用于杜加,厕所下面一直有大量的水在流动,以便随时清除排泄物。

公元三世纪是杜加的鼎盛时期,其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便很快走向衰败。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统治北非以后,杜加成了伊斯兰教徒主导的城市。

1631年,普罗旺斯人托马斯・达尔科来到了杜加,当时的杜加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落。18世纪初期,人们在一片富庶的田园地带挖掘出了这座城市的遗址,就一跃而为考古名城,来突尼斯的旅行者也开始频繁地光顾此地。1881年,法国首先开始对该地的研究,此后,研究工作取得了稳步进展,目前,杜加遗址仅仅挖掘了三分之一。

虽然古迹很震撼,但如果镜头中没有了那些生气勃勃的野花,也只能是沉睡的古城。当我流连在花丛中,尽可能地将鲜 花与遗址一同纳入镜头时,突然闯入了一只肥硕的黑绵羊,这才发现,我们不是这里唯一的客人,一位当地的牧羊人正赶着羊群向我们走来,这些羊儿大摇大摆地吃着草,时不时走到废墟上面。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会不会有些珍贵的文物比如镶嵌画什么的。被羊儿从地里刨出来呢?也许它们才是北非古代遗址最雄辩的见证者吧。

罗马帝国辉煌的见证者一―艾尔・杰姆斗兽场

艾尔・杰姆斗兽场的欢迎仪式是一场倾盆大雨,让一直认为北非是个永远风和日丽的国家的想法画上了句号。但既然来了,就是下冰雹也要进去的,于是我和同伴合撑着一把伞,冲到了雨中。

雨中的斗兽场空无一人,作为“罗马帝国在非洲存在的标志”,艾尔・杰姆斗兽场被公认为北非最具吸引力的罗马时代建筑,在当时最大的竞技场中位列第四。斗兽场围墙十分高大,据称有北京故宫城墙的五倍,远远便见其巍巍身姿;内部则层层拱廊相连,宽阔高大,各层连拱廊的柱型,富于变化。

我们尽量沿着有挡雨的地方走,就如置身于古代石柱雕刻艺术的宫殿。拾级而上,来到观众席的顶层,俯身下望,偌大斗兽场,景象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本来就恢弘的它此刻在阴云大雨中更加壮观而静谧,每一方寸都好似储藏着历史的声音。

建于公元3世纪的巨大椭圆形竞技场能够容纳3.5万名观众,这样的规模反映了罗马帝国的庄严和庞大,以及罗马建筑师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也是罗马帝国鼎盛辉煌的见证。两侧的大门,一侧专为胜者荣耀而开,另一侧专为败者出局而设。千年光阴已去,角斗士当年是怎样一番战斗,让这里依然透着英雄的气质。

公元3世纪早期,斗兽场落成时,蒂斯杜斯成为罗马帝国北非地区第二大城市。但238年发生反叛后,忠于马克西米努斯皇帝的军队摧毁了该城,艾尔・杰姆再没有真正恢复。

城市虽然衰落了,斗兽场却保留下来。尽管其中一些巨石被拆下运去修建别的建筑,一部分墙体不见了,是因为17世纪时当时藏在里面的不同政见者被土耳其统治者驱赶出来,为了暴露出这些人的藏身之处,斗兽场的围墙也被炮火轰出一个大洞。19世纪时部分墙体又遭破坏(为了赶走躲藏其中的又一批反叛份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满目疮痍的斗兽场。

雨不知何时停了,我走出斗兽场,围栏外的三角梅挂着雨水盛开着,偶尔几只野猫出没,现在除了恢弘的斗兽场,艾尔・杰姆寂静而又没有更多引人之处。

这种景象令人产生奇怪的、不易忘怀的想象,就像之前看到的迦太基废墟,原本是为炫耀强大富庶而建造的庞大建筑,如今坍塌在地,袒露、破碎,就像一个伟大巨人的肢体。胜利者凯旋的大道湮没在藤蔓之中,元老院的长椅掩埋在羊粪下面,过去的华丽与现在的废墟形成何等鲜明对比。从历经时间和命运的而留存下来的那些惊人的遗迹,也许最能看清这场毁灭吧!只有那些砖石碎砾间悄然绽放勃发着生命与希望的野花提醒着我们,蓝天之下,废墟之上,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逝水流年里,生命和精神,同在废墟上长高。

TIPS

签证

申请突尼斯个人旅游签证,建议在出国前至少2周开始申办。签证费240元,办理签证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12点至下午2点,办理地点在北京三里屯东街1号的突尼斯使馆,电话:(010)65322435―922/920。事先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2份填写完整的签证申请表、2张2英寸彩色证件照片、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的护照、所在单位近期出具的出国原因和出国期限的文件(需注明职位)、酒店预订单、机票预订单以及银行存款证明。

航班

目前中国没有航班直达突尼斯,可选乘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航班,自迪拜转机前往,其中北京至迪拜航程为8个半小时,迪拜至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为6个半小时。

赁币

突尼斯货币单位为第纳尔

语言

阿拉伯语是突尼斯官方语言,全国通用法语。

电源

220V欧式两脚圆孔插座。

气候

突尼斯拥有迷人的地中海气候,四季皆宜旅行,突尼斯市1月平均气温为11℃,7月平均气温为26℃。

购物

突尼斯是手工艺者的热土,各种传统市集总会让人买个不停。不可错过的特色纪念品包括:骆驼皮制成的皮包或皮鞋、金银细工制品、装饰有骆驼骨的镜子、可当装饰品的水烟壶、精致的玻璃器皿、柏柏尔人的手工地毯、陶罐做成的手鼓、种类繁多的香料等。

上一篇:驴友顶太姥山的一打理由 下一篇:推荐地一:尼泊尔EBC徒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