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彰现课堂柔性

时间:2022-03-18 12:35:04

关注课堂细节,彰现课堂柔性

【摘 要】柔性课堂是指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在师生平等,民主的条件下,通过柔性化教学手段,采用弹性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实践动力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生为本,尊重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生态的,还原孩子真实的需求,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让课堂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充分学习的殿堂。

【关键词】柔性课堂;细节;有效;探索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其实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落实总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教学细节看似简单,却在简单中流露出思想;看似细微,却在细微中突显出艺术;看似平常,却在平常中蕴藏着智慧。

一、柔性课堂的提出

平水镇中心小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以平水若耶溪之“水”情结,遵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之生态观,求“水”之意蕴,确定了老子语“上善若水”为校训。充分解读校训,感悟到“柔性教育”是“水”的内涵的精彩演绎。柔性课堂是以平水镇校“上善若水”校训为引领,在课堂中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生本、展示多元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二、柔性课堂的解读

柔性课堂是指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下,在师生平等,民主的条件下,通过柔性化教学手段,采用弹性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实践动力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生为本,尊重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生态的,还原孩子真实的需求,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让课堂成为孩子快乐学习、充分学习的殿堂。

三、柔性课堂应关注细节

追求这样一个理想状态下的柔性课堂,其实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这一个开渠者呢?首先,我们的备课,需要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起点,知识储备等,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灵活,多方案的准备,以应对课堂的变数。再如,虽然我们时时提醒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但实际课堂上,往往碰到学生冷场时匆匆出示知识点,为了不浪费课堂宝贵时间,而使学生失去一次思维碰撞突破的机会。

实现柔性教学就需要我们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进行分析,研究,改造、创新。课堂教学是由许多的细节构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细节能够推动教学的发展和进程,成功的教学应该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却忽视了教学细节,对教学细节关注不够或处置失当等现象不断发生,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实践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提出柔性课堂教学研究,旨在唤起我们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引导教师发现细节、反思细节,从而改造惯常的细节,创造更多崭新的教学细节。杨再隋教授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发现与捕捉的一些教学细节,并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并能把这些教学细节成为课堂中的亮点,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这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一个信任地微笑

微笑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在《找规律》公开课中,我让孩子们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设计一幅有规律的数字或图形,开始愿意到黑板上板演的人基本上没有。我见这种情况,不急不躁,并没有大声斥责,而是面带笑容,鼓励了一番,慢慢地,又有几只小手举起来了,到后来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我叫了一个中等生上来,这孩子一面思考,一面担心地看着我,凭我对这学生的了解,我知道他此时缺少了一种自信,于是我向他投去了信任和鼓励的微笑,使这个学生信心倍增,结果设计出一组有规律并且漂亮的图形。

思考: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师生之间不应该是被动的,服从的关系,而是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慈祥、温和。从而让学生在尊敬老师的同时,更愿意快乐地听老师讲课,与老师共同学习知识。

(二)一次耐心地倾听

在《圆的认识》的新课教学时,我在课堂中让学生:

1、先尝试自己画圆,并介绍画圆的方法。

2、再画一个比刚才的圆更小的圆我们可以怎么做?(学生说,师示范)

3、每个人画一个比刚才更大的圆。

4、如果我们想画一个圆与刚才的两个圆的位置不一样,该怎么画?

5、小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圆的位置由圆心决定。

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我只是一个倾听者。

思考:此时教师的倾听目的是为了把握每一次可能让学生进步的“能”。 课堂小结,教师以“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反思课上的学习行为,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直延续到了课的终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做一名忠实地倾听者。

(三)一点自由的时间

在《倍的认识》公开教学时,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具,其中一些是黑白色的围棋子,在课前五分钟的时候我让组长分发学具,可是发完了学具,教室里却乱成了一团,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玩棋子的世界里,一点也没顾及此时的铃声,怎么办呢?此时学生不琢磨一翻是不会规规距距坐好的,就算硬让孩子们端正坐好,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还是很难从材料转移到教学当中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放手给孩子几分钟的自由时间,可以玩弄桌上的棋子……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新鲜感过去了,教室里渐渐静了下来,于是我就让孩子们收起棋子,并把它装进杯子里放在课桌的左上角,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思考:由于低段孩子,活泼好动,充满好奇,所以课堂上难免被学具中的棋子所诱惑,我在后面的教学之所以顺利进行,我想这跟前面的大度,满足孩子的欲望是分不开的。教育中的许多细节往往会被人所忽视,听多了课,你就会发现,好的数学教师很注意教学中细节的设计,课往往上得很成功。曾说过:“关心小事,成就大事”。这里,我想说:“注重细节,关系成败。

(四)一次心灵的碰撞

记得曾经班里有一位小女孩,平时活动、游戏时是一个挺开朗,又敢于表现自己的孩子。惟独到公开课和集体活动中时,就会表现得很安静,即便是说话声音也很小。这样每次我都用眼神与她交流,进行一次次心灵地碰撞。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都会用小眼睛时不时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你觉得我做的好吗?”这时我就会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象是在说:“不错!这样就对了!”孩子收到这样的信息,表现得就更为出色。等她回答完后,又用探询的眼神看着我:“我表现得怎么样?”我会面带笑容,用力地点点头,看着她:“就是这样!真棒!”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在我鼓励、肯定的眼神中得到了对她自己的自信心,在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进步。

思考:课堂上老师经常用“你真棒”、“你非常聪明”、“你真了不起”,这样的表扬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用久了是没有多大效果的。例如一个简单的问题,优秀生回答对了,老师最好的表扬语他都会表现无所谓,所以无须表扬;而对于学困生,即使他只回答了一半,老师也要大力表扬一番。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对于表扬的期待与反应也不相同。所以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所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非常重要。

(五)一份灵动的作业

许多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出现这三种情况:1、作业的内容单调,计算唱主角,相同题型的反复操练。2、布置作业一刀切,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都完成。3、作业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总是在写呀、算呀,而不是在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在这里,我认为老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操作实践性作业:例如孩子们学习了人民币之后,老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放学后用一张100元去调换10元,20元和50元三种钞票(可以用学具袋里的纸币),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调换法,请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记下来。

例如孩子们学习 “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回家剪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并在剪下来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调查统计性作业:例如学习了“时间”之后,让孩子们观察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并能制作一张学习时间安排表。

例如孩子学习了“统计”之后,让学生去统计半小时内,马路上各种车辆行驶的情况, 并能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一张简单的“车辆行驶统计表”

思考:只要我们教师引导有方,孩子们完成这类作业的兴趣与效果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些有趣的作业中,我们的孩子求真、求实,回归生活的“大课堂”。孩子们经过自己的调查研究、计算比较、分析概括,既学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而且富有生活的时代气息。

“柔性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它因学生的不同而变,因老师而变,因环境而变……柔性课堂如润物细无声般化入学生心田,在学生心里滋生发展,最后达到花重锦官城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提倡的大教无痕。

上一篇: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探讨 下一篇:注重讨论方法 提高历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