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词 陶冶高尚情操

时间:2022-03-18 09:32:40

鉴赏古典诗词 陶冶高尚情操

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知识的传达,能力的传授,经验的总结,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除了常抓不懈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在新时期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意志的锤炼,深刻感受亲情、友情的珍贵,正确认识爱情的理性调控等方面的教育。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古人云:“灭其国必先去其史”。可见悠远的历史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对民族文化认识愈深,理解愈精,就会对祖国的感情愈发深厚。古典诗词中对山河壮美的描写,对古人报国之志的颂扬可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我在讲王维的《汉江临眺》时,让学生这样来鉴赏,感受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展开联想,想象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佳句来?学生想到“江水的浩淼,水气的蒸腾,山色的飘渺,画面意境宽广、博大,山河壮丽而又秀美。可见作者心情的愉悦,心胸的宽广。没有对祖国山河的喜爱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我就此马上引导,苏辙讲过“文者气之所形”,只有热爱祖国,心胸开阔,精彩的文章才会悄然而至,才会充乎其心而见其文啊!抒发古人报国之志的文章作用更大,例如,南宋诗人陆游、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其中的爱国情悲壮而又强烈。国家危亡,君主懦弱,但志士之心不死,报国之志满怀。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报国”。辛弃疾“隐居上饶”却“梦回沙场”。这一个个鲜活的事迹,冲荡着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

二、锤炼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

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历史人物的精妙理论、典型事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战胜自我、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让学生认识到自强、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如,讲朱熹的《观书有感》,让学生注意其写作技巧的同时,更要留意其内在的哲理。其诗深入到描写对象灵魂的深处,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两句的鉴赏中,使学生深深认识到人生是一个不断奋斗、求新的过程,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去战胜前进路上的坎坷。“源头活水”四个字深深埋入学生的心中,学生真正领悟到朱熹的才华,诗篇的精妙。历史人物的典型事例的教育作用就更为直接了,学生通过比照可自觉的汲取古人闪耀的精神力量。如,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讲到他自己的学习条件的艰苦,学习的勤奋,这些都与今天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他在文末总结道:“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一句话就仿佛敲响了警钟,响亮而又及时,让学生认识到“业精于勤”的古训。

三、感受亲情、友情的珍贵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爱国情感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人间亲情、友情的教育。人都是有感情的,亲情与友情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但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因为只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才能填平两代人之间的“沟壑”,相互交流思想,学生才能体会到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只有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各种矛盾,学生们才能在一个友好融洽的气氛中学习。如,在教孟郊的《游子吟》时,我引导学生这样鉴赏:诗中刻画了什么样的场面?抒发了什么感情?由于学生多是住校生,都经历了离开父母的独立生活,他们都深刻体会到母亲对子女的疼爱、牵挂。而孩子却难以回报母亲的深恩。并且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场景,如:临行的叮嘱、电话中的问寒问暖、天气变冷时送来的棉衣。这样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母亲的平凡与伟大,自觉产生亲近母亲、报答母亲的欲望。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我教育他们要正视身边的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取长补短,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要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明则无友”的古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遵循“求同存异”这一原则,才能更好的相处。

四、正确认识爱情,理性调控自我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在不同学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是一个不可逃避,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是采取压制的手段,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所有教学机会,从理性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文章有很多,并且被渲染的更加清纯靓丽,令人向往,所以适当引导就非常必要了。如,我在讲《关雎》一文的时候,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在诗词的理解和背诵上收效很快。但我意识到在这高涨的学习热情背后,隐藏着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学生已经长大了,不在是是非不辨的孩子,他们也许在以“君子”“淑女”自比,他们思想中“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观念已经萌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这纯洁的爱情给主人公带来的有乐有苦的感受,理解“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伤心。主人公是一位青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初中生正处于发奋学习的黄金时期,应当把握大好时光,早日成材。

上一篇:中学常用文言虚词的特点及用法探析 下一篇:语文教学中利用校外资源转变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