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社会矛盾呈现四大特征

时间:2022-03-18 08:00:06

现阶段社会矛盾呈现四大特征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呈现以下趋向,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一,社会矛盾问题呈现出一种“并发症”的状态。别的国家和地区同等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在中国几乎一应俱全,同时中国还出现了不少别的国家和地区同等发展阶段所不曾有或不多见的矛盾问题,如强行征地拆迁问题、“农民工”问题、买断工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等等。

其二,社会矛盾问题的连带性很强、波及面十分广泛。这些社会矛盾问题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叠加,从而使得社会矛盾问题从总体上看更加复杂化;而且在某个特定的条件下,原本属于个案化的社会矛盾问题有时会演变为整体化的社会矛盾问题。

其三,特别集中在与基本民生密切相关的部位。虽说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种类全、数量大,但这些社会矛盾问题各自对于社会整体的影响度及影响面是不一样的。大量社会调查几乎都一致地显示出这样一种情况,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部位,比如就业难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社会保障滞后问题等等,而被人们比喻成“新的三座大山”亦即“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更是对工薪阶层、农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产生了十分广泛的不利影响。

其四,劳资纠纷和矛盾迅速上于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农业人口比重迅速降低,被劳动关系覆盖的人口在迅速增多,于是劳动关系所影响的社会面也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中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劳动关系双方在解决相互间矛盾时,往往是无章可循,“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就必然地会引发种种劳动纠纷和矛盾。从1997年到2006年,全国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迅速增多,每年的增幅在20%以上。2008年,当期立案的劳动争议案件比上年增长98%。

社会矛盾问题如若解决得不好,则会对中国发展的全局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就一般情形而言,一个社会的矛盾问题越多,社会就越加不稳定、越加动荡,严重者甚至存在着很大的社会倾覆的可能性,从而使发展失去必要的前提条件。如果我们观察―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状况就会发现,凡是基尼系数过高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都存在着社会不稳定甚至是社会动荡的情况。其二,使发展进程变形走样。社会矛盾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化解,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之间必然会产生大量隔阂和不信任的因素,进而影响到社会共识的形成。在这样的情形下’各种目标迥异的行为取向不可避免地会曲解误读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比如,贫富差距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愈演愈烈,民生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势必会使为数众多的贫困者和少数富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难以形成共识,从而使政治体制改革陷入某种“夹生饭”的状态。

显然,我们不能回避而应当积极主动有效地应对并化解社会矛盾问题。就此而言,应当从标本兼治两个方面着手。从治本的角度看,应当特别注重从源头上着眼,也就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所提及的那样,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问题、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

(摘自2010年11月16日《济南日报》该报评论员文章)

上一篇:“十二五”海洋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下一篇:CPI分层编制更加符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