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揽下的“棘手”活儿

时间:2022-03-18 04:14:23

2006年以前,河南省洛宁省还从来没有人养过鸭子,现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养鸭大县,年饲养肉鸭500多万只。

2005年底,河南省洛宁县畜牧局局长刘炳超听说了一个消息,北京一家公司要在洛阳市投资2000万元,建一个肉鸭屠宰企业。这让他很兴奋,因为这对于农产品加工项目来说是个大项目。虽然当时洛宁县还没有养鸭子的,但是错过这个机会太可惜,刘炳超决定大胆尝试一回。他多次找到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邀请对方到洛宁县考察,并承诺如果他们在洛宁县投资,政府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将给予优惠政策。

虽然有些担心,但这家公司最终还是被洛宁县的招商引资力度和热情打动了。经过考察,2006年12月他们在洛宁县投资建起了豫西地区最大的肉鸭屠宰加工企业,日屠宰量2万只。加工企业承诺统一发放鸭苗、饲料,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县里也开始发动农户养殖,并提供养殖贷款。

既然不愁卖不出去,一些农户便试着养起了鸭子。长水乡长水村的陈根晓便投资了一万多元建起了养鸭棚。上万元的投资对于陈根晓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她和老伴为了照看好鸭子,把床都搬到了养殖棚里。42天后,到了加工企业下发鸭苗时规定的收购时间,可技术员到她家看过之后说,她的鸭子不够5.5斤,不合格。其他养殖户也出现了重量不够的情况,双方便发生了冲突。

鸭子没收走,养殖户们只能继续养,因为多养了四五天,成本高,最后基本不赚钱。而加工企业也很为难,如果降格收了鸭子,他们根本没法使用,因为他们冬天专门生产分割鸭。

在冬天市场上,分割鸭的价格平均在9500元一吨,比整鸭每吨贵500元左右。因为利润高,所以加工企业不做整鸭,而是生产分割鸭。分割鸭价格高,要求也高,低于5.5斤的鸭子就不能分割,否则产品规格就不达标。

加工企业的技术员到农户家里查看之后,找到了鸭子不合格的原因:温度忽高忽低,控制不好,致使鸭子生长缓慢,消耗饲料量大,料肉比提高。

事实上,正因为在冬天,养殖棚内的温度不好控制,市场上大鸭子少,分割鸭价格才会高。当时洛宁县的农户是用煤火炉子加温,升温慢,降温快。有位技术员提出了解决办法:模仿北方的火炕来加温。

用火炕来加温,保温效果好,建一个炕只要300元。在技术员的宣传发动下,陈根晓建起火炕养了第二批鸭子,42天后出栏重理全部达标,1250只鸭子赚了3200多元钱。

看到养鸭子真能赚钱,原本观望的一些农户也跟着养了起来。可2007年7月,农户们发现,由于夏天温度太高,鸭子采食量小,又达不到重量标准了。和冬天一样,因为温度不好控制,夏天市场上大鸭子也少,分割鸭价高,洛宁县的加工企业此时专门生产分割鸭。

洛宁县是沙兰杨种植大县,全县种植面积有20万亩,于是县畜牧局想出了用杨树遮阳降温的方法,号召农户有树的把养鸭棚搬到树下,没树的要在养殖棚边种树。

有些养殖户便尝试着把养鸭棚搬迁到了杨树林里。有了杨树林遮阳,养殖棚里温度凉爽,鸭子采食量增加,生长速度也快,出栏时鸭子重量大大超过了标准,这让养殖户们非常高兴。看到杨树降温真管用,没有树林的农户也专门种起了沙兰杨。

现在洛宁县的加工企业把鸭子卖到了郑州、上海、武汉等地,因为销路好、卖价高,鸭子的收购价也平稳,一直都在10元钱一公斤。农户能赚到钱,积极性也更高了。现在洛宁县养鸭户发展到500多户,年饲养肉鸭500多万只,产值1.25亿元。

点评:洛宁县能把养鸭业做大,刘炳超功不可没。如果当初他因为洛宁没有人养鸭而放弃去争取投资,说不定现在的养殖户们还在为致富无门而发愁。可以看出,政府在引导农民致富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还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上一篇:鱼与猪可以兼得 下一篇:长寿村里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