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习场 交往大练兵

时间:2022-03-18 12:22:13

生活实习场 交往大练兵

【摘要】生活实习场是给幼儿提供一个促进交往、具有探究性的区域,是幼儿通过经验得到丰富的创造性;是幼儿进行合作中得到学习的情景;是班级活动区角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从我们的观察发现,幼儿对于模仿很有兴趣,但是在这当中我们也发现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有了一些问题,有的幼儿不愿意和其他幼儿交往、有的幼儿对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所局限等等。因此我们在研究的目标引领,我们通过幼儿在“饮品坊”中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活动;以“真”环境,提供主动交往的场所;用“实”体验,提高实际交往的技巧。通过观察、分析的方法,创设一个具有实际性的区域,能充分了解幼儿使用“饮品坊”各种效果的行动研究法,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途径方法与教师指导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饮品坊”;同伴交往;真实性

一、生活实习场创设的可行性

生活实习场是给幼儿提供一个促进交往、具有探究性的区域,是幼儿通过经验得到丰富的创造性;是幼儿进行合作中得到学习的情景;是班级活动区角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从我们的观察发现,幼儿对于模仿很有兴趣,同时这也就给我们的区域活动和同伴交往相结合带来了一个共性。

1.贴近生活基于经验

我们将生活中的场景“搬至”到我们的幼儿园中,创设一个基于生活经验背景下、真实性的区域游戏。由于我们班里的幼儿多数的家庭环境都处于做生意中,所以他们耳濡目染的买卖和生活经验比较足,这就对于我们创设“饮品坊”这个区域有一定的基础。

2.模仿活动满足兴趣

对于中班幼儿最有兴趣之一的活动就是模仿游戏,模仿大人社会的活动,模仿同伴间的东西和活动,正因为有了这一些的模仿才能使幼儿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有一定的成长,也满足了他们的兴趣。

3.自主交往主动学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在生活实习场中幼儿间交往是自由、活动是自主的,他们可以随意的想去任何地方,可以和任何的同伴进行交往,甚至超出自己班级的同伴进行交往,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到别人身上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二、“饮品坊”实习场实施情况

(一)“真”环境,提供主动交往的场所

“饮品坊”的设置起源于幼儿的生活环境给予他们的前期经验,在幼儿的兴趣中达到我们所要的同伴交往。在以往幼儿间的同伴交往是一种语言式的交往,如“**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你能和我做朋友吗?”等等,作为教育理念全新老师,我们更应该把自利交还给幼儿,让他们从扮演角色和模仿中进行交往,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要为这个区域提供相应真实、可操作性的材料,适当的引导幼儿去进行游戏,以满足幼儿的交往情感。

1.“拟真”氛围的创设

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将教室一大块区域创设为“饮品坊”,其中有幼儿特别喜欢的买卖氛围,有幼儿能坐下来吃的座位,并且在背景环境中播放舒缓的音乐,尽量将成人的环境模拟到幼儿园中来。

2.“真实”材料的提供

“饮品坊”顾名思义就是与喝的东西相结合,我们在区域中投放水壶、饼干、牛奶、围裙等,既能方便幼儿在晨间点心的时候进行,又能让幼儿有角色扮演的真实感。当在“小伢儿生活馆”中,我们主要以各种水果为主,因此投放的材料就有所不同,有榨汁机、时令水果、西餐刀、砧板、口罩等,同样是为了在真实的材料中,幼儿能安全的进行活动。

(二)“实”体验,提高实际交往的技巧

“饮品坊”是一个社会缩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真实或仿真型的社会生活场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实践操作和同伴互动的过程中获得交往经验、交往技巧以及情感体验。感受到为别人服务的不同意义所在,感受到在服务他人的时候前应该做些什么准备等等。让幼儿能在一个“工作”的过程里感受一种交往的快乐。

1.自荐上岗

晨间班级区域活动中,从开始教师指定人员当服务员到现在幼儿自荐当服务员,比如有的幼儿会在自荐中说出自己在某个工作岗位中有工作过,可以更好的做好服务工作等。这也包括个别幼儿从不敢当服务员到现在踊跃参加,幼儿从开始不敢和同伴“卖”到现在能主动进行“叫卖”。这一切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出幼儿在变化。

2.岗前培训

创设初期在幼儿进行游戏前,教师会亲自指导“工作人员”他所工作的任务怎么做,其中包括榨汁机的使用、刀怎么切水果、怎么当好一个服务员等,同时在平时也让幼儿从视频或者实际生活中去观察服务员是怎么进行工作,并加入家长的加入参与,使幼儿能了解到更详细的服务员的工作。到现在幼儿的岗前培训都是由幼儿自己来培训,如已经工作好的幼儿将自己手头的工作交给下一任工作人员前要对工作进行交接并培训工作任务。

3.买卖服务

现在幼儿在我们的“饮品坊”实习场中扮演服务员表现很大方,能在活动的时候主动叫来同伴喝牛奶,让他“买”饼干,而且会请顾客排队、定出优惠价格。而其他幼儿也都积极参与到顾客角色中去,每天全班幼儿都会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喝好牛奶。

(三)“新”形式,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

1.以大带小,扩大交往面

在“小伢儿生活馆”中的“饮品坊”是面对全园的幼儿参与,而且来来往往的人也是不固定,这当中有服务员的参与,顾客的参与,有的幼儿的需要和别的班一起进行工作,也就使我们的同伴交往从班级的层面扩大到了园级的层面。在这当中涉及了小年龄的幼儿如何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我们采用了以大带小的形式,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游玩中,小年龄的幼儿始终由中大班的孩子来带着游戏,这当中不仅仅能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还能使幼儿有照顾小弟弟妹妹的感觉,更大的促进幼儿的交往范围。

2.细化流程,自主营业

这个时候的“饮品坊”的形式就是以水果为主,当中有榨果汁、切水果、有卖水果的服务员等等,我们的整流程就是

这些形式幼儿从不熟悉到现在能掌握熟练了,整个活动开始都是由幼儿自主进行营业,自己招聘、自己工作、自己培训他人等等,当中切水果的幼儿会和服务员默契的配合活动进行,也能很熟练的对自己的工作认识到位。这些自主锻炼了幼儿对于在交往过程自己的方式和形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饮品坊”初步形成的成效

(一)幼儿交往能力明显提高了

1.激发交往的主动性

通过“饮品坊”实习场的开展幼儿从班级到园区,从个人到带小班的小朋友,这当中加入了很多的交往因素,也就培养了幼儿在和不同人的交往是怎样的,如碰到胆子小的小朋友,可以主动进行询问;碰到工作的时候,可以指导小朋友进行工作。现在可以见到幼儿在面对别班幼儿的时候不会胆怯,而是会主动上前交流,锻炼了幼儿在交往中的主动的一面。

2.积累交往的经验

“饮品坊”这个实习场,作为幼儿熟悉的生活经历,往往能满足幼儿的现实需要,容易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更加投入和专注,更愿意探索和体验,更容易获得相关经验。不管是是榨果汁和工具,还是切水果、收银都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作为一种动手操作活动,既有一定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创造空间,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幼儿相互合作,需要经常协商、沟通和交流,游戏中的买卖环节可以看出幼儿的交往和模仿是可以相互学习的,这些都不是老师去教,也就是一个平台让幼儿自己去展现,帮助幼儿积累更多的交往经验。

3.提升交往的技巧

“饮品坊”筹备及开业的过程当中,大多数工作都是由幼儿独立思考、讨论完成,老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起引导作用。无论是搜集材料还是学习技能,都是幼儿不断在产生疑问、讨论想法和寻求方法的过程当中学会每一步。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及服务员之间的交流。他们在服务时学会大胆的与老师及其他成人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流利的表达,把幼儿推向前面,让他们自己去独立面对不一样的人,在于不同的人游戏中幼儿懂的了交往的经验,帮助幼儿了解不同人的交往形式,使日后幼儿有技巧的进行同伴交往。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提升了

1.教师理论的提升―― 对幼儿交往特点的把握

要了解幼儿的交往特点首先是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的支撑,才能有效的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交往方式,在理论当中我们结合实习场,从中教师能够很好观察到每个幼儿的交往行为,让幼儿在游戏中,教师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可以从中指导不同幼儿对于交往时候的表现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行为教师有了不同的引导方式。

2.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对幼儿交往事件的敏感性

观察是教师在幼儿游戏时需要具备的能力,我们通过实习场活动的进行和发展,教师能随时把握活动中的交往事件,从而捕捉、挖掘事件中新的火花,及时对幼儿的交往事件进行观察、分析,对需要帮助的幼儿随时提供交往的建议,帮助幼儿解决困难。鼓励支持幼儿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3.教师分析能力的提高――对幼儿交往个体的引导

实习场是幼儿自主随机进行的一个区域活动,同时也是一个让教师成长的环节,能很好的都教师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可以帮助教师去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利用幼儿的自主性,对于出现交往需要帮助的幼儿,根据他的自身特点,适时进行引导,这比集体活动的时候要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主编 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年3月第1版.

上一篇:浅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 下一篇:浅析新课改下小学德育工作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