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有益探索

时间:2022-03-17 10:47:38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有益探索

(辽宁省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太和分局,辽宁,锦州,121012)

【摘要】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或者是使用权依法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但是,在我国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中,都还有着诸多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和健全我国的土地流转度。

【关键词】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完善和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化的快迅发展,突显出了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就是我国农业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制度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降低成本。制度在特定的范围内才有规范作用,不具有普遍性。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情况而言,必须要完善我国土地的流转制度,才能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1 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缺乏社会保障和政策引导

在我国,目前的大部分土地流转,相互之间的转让和承包,都处在一个自发和无序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往往都是以简单的协议形式进行承包和转让,甚至于只是一个口头形式的转让和承包。这样,就使得合同的稳定性较差,导致了协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规范,在对未来情况的预测方面也比较难以控制,而且不便于管理,因为双方都不受法律的保护,也为在日后可能引起的纷争埋下了后患。另外,这种形式下的约定,也会导致接包方缺乏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

此外,我国农村的土地社会保障机制并不健全,而土地具有就业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所以就决定了我国农民不可以轻易地离开土地。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结构下,农民虽然在城市打工,但是却很难取得城市户口,因此,我国农民根本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所以,就造成了“粗放田”、“应付田”现象的严重发生。

1.2 农业的风险大,利益低工资,农民负担过重

在农业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过程中,会受到阳光、降雨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农业的投入和产出,这就决定了农业的风险明显地高于其他产业。对于进行小规模农业经营的家民来讲,他们根本无法承受农业风险,再加上,农产品的供需弹性不对称,更加促进了农产品的波动性,进而加大了农业市场的风险性。

1.3 土地的承载负担过重,农民没有收益

对于农业这个产业来讲,是一个受气候影响较大、周期性长,见效又慢的弱质产业,而且利益较低。所以,就严重导致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严重现象。这就是近年来,农民不愿意承包土地的根本原因。

1.4 土地流转受到土地流转价格低廉的严重制约

我国虽然采取一些措施给予土地有偿流转,可是由于土地流转的价格极低,导致我国许多地方不仅出现了抛荒撂田的严重现象,甚至于一些农民倒贴费用,甩掉土地。其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由于我国土地的流转范围太狭窄,也没有顺畅的流转渠道。还有我国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没有信息中介服务,没有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土地的流转仅仅局限于村内,无法实现跨区域的流转,所以成交率很低。其次就是由于农民打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农民种地的收入,所以对于他们来讲,种地根本不合算;然后就是没有可以为之服务的中介机构。因为在土地流转中所涉及到的主体比较多,如承包主体、所有权主体以使用主体等,这些主体素质不统一,不了解转让的程序,所以必须要有完善的中介机构为之服务。

2 关于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

2.1 健全和完善与土地流转制度相互配套的法律制度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土地流转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所以,在我们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之相配套的一些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且,这也是保证我国农民权益受到法律保护的重要途径。据有关专家研究,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制度环境包括户籍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首先要加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由于我国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我国的农民根本无法脱离土地,因为他们一旦离开了土地,就没有了安全感和也无法增强我国农民的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所以,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必须要加强我国城乡统一就业、医疗、教育以及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当前情况下,解决养老问题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健,此外,社会保障体系还应该以医保为核心,教育为基础,做出进一步的完善,确保我国农民均可以享受到应有的公民权益。

其次是加强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基础就是完善和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可以真正体现 我国农民意志的执行机制、决策参与机制以及监督机制。比如,在村民民主选举村委会成员时,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使村民明确村委会的主要职责。

还有就是要健全我国的户籍制度。我国的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基础是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并有稳定工作和收入,也就是说,农民只有在非农产业的条件下获得的稳定收入超过了自己所承包土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才会把土地投放到流转市场。所以,就要先把完善户籍制度作为突破口,并且消除户籍制度对农民劳动力转移的阻碍,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当前,我国已经有不少发达的省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比如说山东、浙江以及广东等。

2.2 构建风险防范机制

土地承担着我国农民生活保障的功能作用。特别是我国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和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程度不高,再加上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就导致了我国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失地并且失业,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存问题。所以,我国一定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土地风险防范机制,确 保农民的生存问题和农民权益。

首先就是对土地合同管理的加强以及土地流转规范性文本的完善。在土地流转的合同中,不仅要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起止日期、土地流转的期限以及土地流转的面积,还要规定流转土地的用途、价格和双方当事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等,并且要在合同中体现由于市场变化和国家政策所导致的风险的承担。另外就是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合同书、土地流转申请书等的统一编制。

其次对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我国土地流转程序的规范要本着“依法、有偿、自愿”的基础原则,来制订相应的规范程序。对于涉及人员较多而且是全村性的土地流转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商讨决定,而对于土地流转面积较大、期限较长的要在公证处公正。

还有就是对土地流转项目评估论证的加强。比如说,对于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的使用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的项目,就要评估该项目自身的价值、以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并且要解除合同之后的资金问题。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而土地对于农民来讲,是其生存的命根。因此,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土地流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且,我国经济社会要想全面发展,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总之,我们在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制度的过程中,要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规范土地的产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确保当前农业发展的局势稳定;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防范农业风险,使得农民的收入和效益得到增加,进而,增加国民经济,加快我国农业建设。

参考文献

[1]管仲三.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之考量[J].合作与经济科技,2010(2)

[2]王拉娥.制约我国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J].河北农业科技经济论从,2011(5)

[3]陈锡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N].人民日报,2010(12)

[4]李管仲.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的保护 [J].合作与经济科技,2010(2)

上一篇:浅谈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消火栓的设置 下一篇: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分析\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