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单导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时间:2022-03-17 10:22:14

活动单导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摘 要:“活动单导学”语文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本文讲述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操作方式。

关键词:活动;模式;自主

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活动单导学”有三个核心:一是“活动”即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二是“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媒介;三是“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总结评价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依据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好活动单

设计好一份活动单是“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关键。“活动单”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是抓手,是拐棍,所以首先要拥有一份好的活动单,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何为“好”的活动单呢?我觉得务必关注到最基本的两点:一,凸显教参规定的重点难点,凸显大纲规定的总体目标;二,契合学生实际,能激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可操作性强。

我执教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期望学生能对“外祖母”的形象及作者对“外祖母”的感情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份活动单:(1)自主预习——挑选出有一定难度的字、词,识记文学常识;(2)读出爱——走进文本,整体感知(用一两个词语说出高尔基的朋友给你留下的深刻的印象;结合文章内容,自选角度探究“我”对“外祖母”的爱);(3)读懂爱——精读课文,深入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外祖母”的方法,探究表现了人物什么特征,赏析你最欣赏的几处描写语句)(4)深化爱——再读课文,体会影响(找出文中最能让你感觉到“外祖母”确实是作者“童年的朋友”的语句,说说她对作者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投入“活动”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优美的示范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配乐读、分角色朗读、即兴表演等方式都是简单而有效的。创设情境的实质是以课文为媒介,唤醒学生的想象联想,从而抵达文字背后的精神和灵魂,真正触摸到作者的心跳。这样的“活动”才是对文本的投入,否则“活动”得再热闹都是浮华的表面作秀。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执教《与朱元思书》时,可以这样来引导学生披情入文、读文出境。

1.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总体上感知文本。

2.老师示范读,读出精品骈文的节奏美,读出文中绮丽的山川之美,读出吴均高洁的志趣美。

3.让学生反复朗读“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遥想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

4.教师适当渲染,让学生对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山水奇异的富春江风光很是神往和陶醉。

我想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对文中那优美的山水画面必定有了深切的体验,而有了这深切的体验再感悟文章的情和理就水到渠成了,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三、巧设疑问,及时把握“活动”进程

教师对于“活动”的节奏快慢、时间长短、深度广度应该具有总体把握和及时调控能力。

当学生纠缠于不必要的环节停滞不前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巧妙过渡到下一环节;当学生拘泥于某一层面目光短浅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心智;当学生对某个重要环节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提醒学生重新审视。

四、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展示“活动”成果

交流展示是“活动单导学”的重要步骤,交流展示过程是知识与知识的分享、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会摩擦出智慧的火花。

如在对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中,交流展示鲁迅先生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决定不再学医的原因时,学生表现精彩。

生1:作者经历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备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从文的决心。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生2:我要补充。我觉得他刚才说得不全面,“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特别是后一个事件是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鲁迅在东京看到的“清国留学生”的丑行也是促使他决定弃医从文的一个因素。

我想学生的自主发现比教师的“填鸭”更容易理解、接受知识。

五、巩固拓展,引导学生延伸“活动”时空

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结束,因为“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课外拓展阅读的引导是必要的。事实上,这样做又能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课内课外相互关联,相得益彰。

如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2005年山东省青岛市中等学校学业水平测试中欧阳斌的《生命的暗示》。课文学好后,适时补充这两篇材料,必能加深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感悟。

实践表明,“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探究 下一篇:上信息技术课之前、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