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探讨

时间:2022-03-17 10:15:18

8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探讨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措施和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病例,经我院采取适当的抢救治疗,并采取适当的抢救护理措施,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后,64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稳定,20例患者仍需留在重症病房进行监护和抢救治疗,2例患者的在围术期死亡。结论 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并结合针对性的抢救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量,减小死亡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快速有效的抢救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机体内缺血、缺氧环境,以及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并发症,在临床上获得显著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不能及时的补充液体从而出现休克的症状,同时失血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孕产妇死亡。引起产妇休克的原因较多,产妇休克不仅与大量出血有关,同时与出血速度也有关系,所以在休克早期应及时的给予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和补充液体,并积极的寻找病因[1]。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加,对于这方面病情的处理,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是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中还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护理体会。先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治疗和抢救护理措施,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26.5±3.8)岁,顺产产后出血患者的25例,行剖宫产手术后出血患者的34例,妊娠腔出血11例,子宫内翻出血7例,异位妊娠导致破裂出血6例,胎盘早剥3例;平均出血量分布为(2534.9±598.5)ml。

1.2方法

1.2.1对症处理 首先将患者的头部抬高,与身体呈15°夹角,并且保持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倾斜,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如果发现口腔哟分泌物或异物应立即清除,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能够进行正常的呼吸[2]。

1.2.2立即吸入氧气 患者出现缺血,会导致患者机体呈现缺氧的状况,采取吸氧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在吸氧期间要严格观察吸氧量和患者的病情,通常吸氧浓度40%,吸氧流量控制在4~6 L/min,从而确保氧气吸入的有效性和通畅性。

1.2.3补充血容量 尽快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液和补充血量。临床上也可以采取直接输液、输血处理,保证患者的重要器官供血充足[3]。可以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来控制输液的速度。通常使用的液体为:0.9%氯化钠溶液、右旋糖酐和全血等,右旋糖酐用量不超过1000ml/d为最佳。

1.3抢救护理

1.3.1入院的护理措施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①要积极的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的熟悉陌生的环境,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的采取护理措施。②详细的询问患者的病情,并作好记录。然后对患者的进行相关的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意识、呼吸等情况,从而做到对病情的正确判断。③向医师汇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检查结果,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患者的应该抬高头部和下肢,减少、预防患者的心肺功能的损伤,增加回血量,确保患者脑、肝、肾等器官都能保持正常的血液供应[4]。

1.3.2实施抢救护理 及时的建立静脉通路,实施静脉输血,选择滴注血管为大隐静脉或正中静脉。如果出现血管输血困难,可以在锁骨或内静脉进行注射补液。至少需要两条静脉通道,一条为主要的静脉注射渠道,使用生理盐水静脉注射辅助输血,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容量,同时也可以使血浆的渗透压增加,避免或减少血管和微血管发生血凝现象。如果患者处于十分危急的情况,可以选择其他血制品输入。(血蛋白、血浆、白蛋白)另一条静脉通路作为抢救药物的输入血管。要仔细的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血量、心率等情况,采取实时监测,如果发现情况,应针对性的采取及时的抢救。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畅通,避免出现缺氧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对于严重的患者的,为了帮助患者的呼吸,可以选择插管的方式进行输氧,防止出现窒息的情况。

1.3.3常规性的护理 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详细的记录。特别是患者的意识和每天的尿量情况,可以间接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其中尿量可以有效的反映患者的组织灌流情况,如果尿量减半,可能预示着患者的会出现休克,尿来你个减少至30 ml/h时说明患者的肾血流灌流严重不足,应立即进行补液和输血。在补液。输血后,效果不明显时,应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测。整个治疗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1.3.4心理护理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十分危急的情况,病情变化快,容易发生恶化,可能还会伴有疼痛、失血等状况。由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恐惧、紧张、担心等心理,不主动配合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缓解其不良的心里情绪,帮助患者的树立自信心,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确保抢救护理的有效进行。

1.3.5出院护理 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康复效果良好,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出院时,为了使患者更好的恢复,要进行家庭护理教育指导,使家属与患者的充分了解家庭护理的重要性,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再次发生。特别是高危产妇,经严格执行危险因素的控制,预防外伤即高血压引起的大出血。并且要嘱咐患者及时的来医院复诊[5]。

2结果

经过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后,64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稳定,20例患者仍需留在重症病房进行监护和抢救治疗,2例患者的在围术期死亡,见表1。

由此可以显示,86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抢救护理后,8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7.6%,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32%,治愈率与死亡率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失血性休克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必须进行正确的抢救和护理,才能确保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在抢救护理中,我们要沉着冷静应对,对症处理,及时的给予患者的吸氧措施,并合理的对患者的实施补液和输血。如果要采取手术,要做好手术钱的各项准备工作,术中更应该自己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发展,术后对患者的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始终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的通畅,确保正常的呼吸。

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多沟通,缓解患者的不良心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实现主动积极的接受治疗,使护理和治疗工作顺利的开展。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治愈率将会越来越高。今后我们还要不断的研究和总结经验,更好的应对临床急救的问题,并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最大化的保证抢救的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袁小芳.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8(3):84-85.

[2]卞朝华,尤艳,李东姝.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60-163.

[3]李仙梅.颈外静脉穿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院,2008,8(6):60-61.

[4]赖琼.妇产科失血性休克91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0,1(7):232-233.

[5]盖俊英.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6):102-103.

上一篇:博物馆展陈设计特点及空间布局 下一篇: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