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与宣告死亡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

时间:2022-03-17 09:07:55

论与宣告死亡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

摘要:宣告死亡制度与宣告失踪制度不同,其主要是保护利害关系人的权益,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对它做出较为详细的立法,但却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将主要就有关宣告死亡制度申请人的范围和顺序、被宣告死亡后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做出讨论,希望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典中这些问题能得到更好地解决。

关键词:宣告死亡利害关系人 民事权利能力

宣告死亡制度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一定期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法院宣告该自然人死亡的制度。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因自然人失踪而产生的与其有关的法律关系出于不稳定的状态,以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然而我国有关宣告死亡制度的规定却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有关申请人的顺序和范围问题

根据宣告死亡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必须得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依《贯彻民法通则的意见》第23条、第29条的规定,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是:(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四)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的人;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的,有的不同意申请宣告死亡的,则应当宣告死亡。然而相对于被申请人的利害关系人来说,各自与被申请人的利害关系不同,之间的利益权衡也各不相同,因此各自的申请主张也不同。这就产生不同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那么法律应如何做出裁决?对此,在我国民法学界曾存有两种不同主张:一为“有顺序说”,即利害关系人申请权之行使应设有一定顺序,前一顺序人未申请宣告死亡的,后一顺序人不得申请,但同一顺序不受影响;一为“无顺序说”,即利害关系人均享有同等的申请权,不受前顺序人是否申请或反对申请或申请宣告失踪的影响。而我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采用了“有顺序说”,认定其所列之利害关系人顺序具有优先性和排他性,即如果第一顺序利害关系人(配偶)不提出死亡宣告申请,其他利害关系人无权提出申请;近亲属不提出申请,其他利害关系人无权提出申请。此项解释遭到学界的强烈反响,梁彗星认为,宣告死亡制度之目的不在保护失踪人利益而在保护失踪人之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利害关系人在地位上一律平等,不因其为配偶、子女、父母抑或债权人、债务人而有先后之分。①尹田认为,将失踪人之全体利害关系人视为具有同等地位,均得自行提出宣告死亡之申请,不受其他利害关系人不同意见的阻碍(包括其不同意宣告死亡,也包括仅同意宣告失踪而不同意宣告死亡等),较为妥当。②我个人觉得任何规定都不能太绝对化,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规定,因为现实中确实存在恶意不申请的人,为的是独占财产,避免财产因继承被分割。这就是说法律在尊重原则性规定下,还应该注重灵活性的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宣告死亡制度主要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的目的,充分体现法律的人性化。

二、宣告死亡后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权利能力问题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第9条的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也就是说,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是这里的死亡是否包括宣告死亡,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说明。由于宣告死亡并不完全等同于生理死亡,所以针对宣告死亡制度,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否存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综合学者提出的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权利能力消灭说。这一学说又可以分为完全终止说、绝对终止和相对终止说。二是权利能力存在说,该说认为宣告死亡的法律“效力限于以其原住所地为中心的区域。若受宣告人并未死亡,而在其他地区生存,那么,其在该他地区不但仍然具有权利能力,而且其民事活动也不受影响。”③完全终止说即通说认为,自然人宣告死亡应发生与自然死亡相同的法律效力,被宣告死亡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终止。④我国台湾学者也一般认为,宣告死亡虽然非自然死亡,但应视同自然死亡,即具有使自然人消灭权利能力的效果。⑤绝对终止说是指在宣告某公民死亡时,该公民就已经死亡,即自然死亡在前,宣告死亡在后,在这种情况下,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绝对终止。相对终止说是指被宣告死亡公民原住所地(宣告死亡地)为中心的区域的权利能力终止,而在他生存的区域(生存地)仍然有权利能力。⑥权利能力存在说认为宣告死亡仅发生与自然死亡相似而不相同的法律效果。⑦我个人认为我国法律采取的是区里能力存在说,主要依据是:一是《民法通则》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二是最高法院在《民通意见》第36条第二款规定:“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本人认为这种观点可以解决在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同时兼顾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权利,因为宣告死亡制度只是对自然人死亡的一种推定,在实际情况中也确实存在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然而实际上并没有死亡的事实,若一般地认为自然人被宣告死亡后其权利能力不附存在,那么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的合法利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根据。因此,这也就解决了我国《民法通则》中所规定的被宣告死亡的自然人自己去申请撤销死亡宣告的规定。

三、结论

宣告死亡制度在现实中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法律在有关宣告死亡制度方面却存在诸多规范不明的地方,这就需要在将来制定的民法典加以完善,从而实现宣告死亡制度的法律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彗星,《民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103页.

[2]尹田,《论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北京: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3]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第105页.

[4]魏振瀛,《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5]龙卫球,《民法总论》(第二版),中国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12页.

[6]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112页.

[7]周振想、王作富,《刑法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上一篇:在和谐发展中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下一篇:如何推进我国控辩平等的刑事诉讼制度之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