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林外史》中真名士

时间:2022-03-17 07:02:41

摘 要:《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而《儒林外史》为学人所关注和熟知的多为吴敬梓所讽刺的假儒士和假名士,如周进、范进等,对文中的真名士形象有所忽视。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褒性人物形象,从而更加全面地解构小说的内容,分析其主旨和导向,窥探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义。

关键词:吴敬梓;《儒林外史》;真名士;杜少卿

《儒林外史》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人物形象,最以范进、周进等假儒士假名士为人所乐道。而小说中的正面形象,真儒士与真名士则少受重视。今对文中的真名士、作者的自况人物杜少卿略论一二,以窥文章主旨意图。

杜仪,字少卿,金和跋:“书中杜少卿乃先生自况。”这个观点也被历来的研究者所接受,书中杜少卿的一些事件能在吴敬梓的生平事迹中找到对应。但他们又不完全相同,杜少卿在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程度上比现实中的吴敬梓更为彻底。他出身于诗礼世家,“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但是他却有着慷概大义,乐善好施,广结朋友的性格。看淡功名富贵,不专注于科举仕途,“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出身于儒学,却又奉尊道家名士风度,向往魏晋名士潇洒自然、飘逸超脱的生活,他清楚自身的矛盾,但在封建末世并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是他对儒家名教的反抗,也导致了他的迷茫。

杜少卿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却敢于冲破传统礼教的束缚,他的放任自由、超逸恣意的精神让他迥异于儒士。小说中的少卿说《诗》,是一个重要的细节。《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书目,历代都有儒士说解,而杜少卿并不是一位儒士,也可以说是一位偏向于自我意识自觉、向往道家飘逸超脱的儒士,他的说解,自是和传统不同。他的《诗说》大胆的反对朱熹,提倡个性解放,宣传自己怡然自乐、鄙弃功名富贵的思想,如他对《女曰鸡鸣》“夫妻和谐,不慕名利”的解释就显示了他超脱飘逸的人生追求。他对《诗经》的独特见解,展现了道家对《诗经》的解读,显示了他的反抗礼教的精神。

杜少卿有着进步的女性观,他并没有奉行传统儒家轻视女性的观点,而是十分尊重女性,并且肯定人们之间的感情。这主要表现在两件事上,一是携妻游览姚园:“竟携着妻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光天化日之下,做出这种有伤风雅、违背礼教的事情,令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但这也正是他性格中的真我率性使然。这件事“作者以反笔为颂的达到一石双鸟的效果:既颂扬了奇人,又讽刺了庸众”。另一件是沈琼枝逃避盐商的事,当大家都不以为意的时候,他却有着公平的判断,不轻视,知道实情后,更是赞扬。他认为沈琼枝是“可敬”极了,并且出谋献策,大施援手。这也表现了杜少卿的与众不同的女性观,以及他的超脱礼教的名士精神。

杜少卿代表的是封建末世的觉醒者形象。他反抗儒家传统礼教的束缚,倡导女性解放,个性自由;他反对害人至深的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讲究文由心生,重视传统继承;他蔑视功名富贵,追求自我的人格独立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在那个时代,在封建礼教绝对统治下,他不可能延续自己的反抗,更不能找到出路,他终究会埋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他精神的苦闷和迷茫,也决定了他黯然退场的必然。

杜少卿矛盾的复杂性格决定他的一生必然是充满迷茫的。他有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并不能坚持反抗。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不能传统制度,亦不能以释道来作为最终归宿。他厌弃仕途科举,又没有自己明确的理想。在他父亲死后,他广结朋友,散尽家财,这是他的本性使然,也多少有点赌气之举。他特立独行的举动被人们当做反面教材,但此时的他并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儒家的传统思想时刻影响约束着他,使他不能跳出这个苑囿。移家秦淮河后,这一束缚有所减弱,他的自我觉醒意识有所增强,但也只能寄托于大祭泰伯祠的活动来反抗封建末世的科举八股,他的反抗始终是迂回的侧面的,他并不能找到来解决这种弊端的有效方法,这是他复杂性格下的必然,也是封建时代下的悲剧。

从杜少卿的复杂性格上,可以体现出吴敬梓的精神信仰,也可得知《儒林外史》一书并非以反对儒家为目的。它是以功名富贵为主线,在儒家救世而不可得的困境下,寻求道家的解脱。它是未认识到封建儒家的局限性和落后性,这也决定了他终究不能走上彻底反抗封建制度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清)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儒林外史会评会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清)吴敬梓著.儒林外史[M].长沙:岳麓书社,1988.

[3](清)吴敬梓著,李汉秋辑校.吴敬梓诗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4]陈美林著.吴敬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何泽翰著.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李汉秋著.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李汉秋编.儒林外史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陈美林著.儒林外史人物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9]金开诚主编.吴敬梓与[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10]郭因.知识分子的痛史―评[J].读书,1982(3).

[11]朱靖.中魏晋遗风管窥[J].读书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14(4).

[12]李汉秋.《里的儒道互补[J].文学遗产,1998(1).

[13]杨柳婵.《浅析中的真假名士[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6).

上一篇:浅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救赎”的象征... 下一篇: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看权正生童话作品对儿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