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时间:2022-03-16 02:46:24

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情况虽然不经常发生,但是前提的准备和防范工作如没有做好,就将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进度等,从而给工程带来隐患。因此,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尤为重要。本文阐明了冬季房屋建筑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和保证措施。

【关键词】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 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若采取的措施不当,会给施工的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极易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出现质量事故,所以房屋建筑工程应尽可能在高于5℃的气温条件下施工。因为其强度增长主要靠水化作用,水结冰时,水化作用停止,而且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促使混凝士结构松散破坏,因此,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 5℃时,应停止施工。当昼夜平均气温在5℃至- 5℃之间,则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方能施工。

一、冬季房屋建筑施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1、温度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

混凝土捣拌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有高的温度,是由本身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组合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而当温度降至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强度也不再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当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由液相变为固相时,体积膨胀约9%,同时产生大约20kN/m的侧压力。这个应力值一般大于混凝土浇筑后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致使混凝土受到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结成冰后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这种冰凌会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同钢筋的粘结力,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气温回升冰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众多的空隙和孔洞,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混凝土应预防早期冻害

由此可见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因素。分析国内外关于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出,新浇灌的混凝土立刻冻结时,有80%以上的水变成冰,液相不足20%,水化反应极其微弱了;当混凝土经过24h 的标准养护后再冻结,只有60%的水变成冰;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50%以上时,即使温度降至﹣ 40℃以下,而含水量也维持在60%以下,还有40%的水未转变为固相,水化作用也能继续进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混凝土在浇灌后有一段养护期,对加速水化作用极为重要,因而应预防早期冻害。当混凝土在受冻前只有1h 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会超过50%;在受冻前得到6h的养护期,强度损失不超过20。

只要混凝土在正温下养护一定时间,使混凝土有一段水化时间,就不怕冻害的影响。混凝土不致受冻害的最低临界强度国内外有许多研究成果,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第7.1.2 条明确规定: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构件为设计的30%,矿渣硅酸盐水泥为设计的40%,但C8级及C8 级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0kgf/cm2。可见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品种和后期增长有一定关系。

二、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钢筋工程

(1)钢筋冷拉

在负温条件下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伸长率随温度降低而减少,在控制应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率不足,因此在负温下冷拉的控制应力应较常温提高,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钢筋负温冷拉时,可以采用控制应力法或控制冷拉率方法。尤其是对于不能分清炉批的热轧钢筋冷拉,不能采用控制冷拉率的方法。

(2)钢筋负温焊接

负温下钢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帮条,搭接,坡口焊)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

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上岗证。

焊接钢筋应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在室外焊接时应保证环境温度不太低;风雪天气时应该采用一定的遮蔽措施。

2、土方工程

施工现场的道路要保持畅通,确保运输车辆及行驶道路均应增设必要的防滑措施。

基础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在冬季施工,如果需要在冬季进行施工,应该制定出详尽的施工计划,配有科学的施工方案,组织好施工管理,力争在短时间内完成施工。

基坑槽内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产生积水,造成由于土壁下部受多次冻融循环而形成塌方。

土方回填之前,应该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

在相邻建筑侧边开挖土方时,要采取对旧建筑物地基土免受冻害的措施。

回填土工作应该是连续进行的,以防止基土或填土层受冻。

3、混凝土工程

(1)基本要求

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加入减水剂,控制坍落度,应该优先选用高效的减水剂。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其中加入早强剂,必要的时候还要加入防冻剂。

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因此在冷却前其结构不能遭受到冲击荷载。

保温层和模板,都应该在混凝土冷却到5 ℃后方可拆除。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进行覆盖,并缓慢的冷却。

(2)混凝土的拌制

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果使用的外加剂为粉剂,则可以按照要求来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如果外加剂为液体,那么使用的时候应该先进行配制成规定的浓度液体。各溶液应该分别放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能混淆。

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能含有冻冰和冰雪。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就不能再使用活性骨料。

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混凝土中可以添加早强剂,掺量应该是符合使用及相关规范的规定的,在添加前应该做好模拟试验,以便核实有关技术,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设计等级。

(3)混凝土的养护

采用的保温材料(草袋,麻袋),应保持干燥。

冬季浇筑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40%。

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4)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该及时清除模板和钢筋上,尤其是新老混凝土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便于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要注意选择运输用的容器,主要从大小、形状及保温措施等几方面研究。

分层浇筑的混凝土时,已浇筑层在未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的温度也不得低于2℃。

4、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砌筑工程

当室外大气温低于-10℃及施工上需要时,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应优先加热水,当不能满足热工计算的温度时,可以用砂子加热,但要注意水温不得超过80℃。

防冻剂的掺量应根据当地气温和实验配合比来进行具体的实施。

操作上应按照“三一”砌筑法砌筑。灰缝应控制在10mm 以内,砖砌体在当日施工完毕后,必须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

(2)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重点

控制好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明确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定时进行温度测量。

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一般不应低于2℃,一旦温度过低,就容易造成新浇混凝土冷却过快的局面。

作好试块的留置工作。根据规范冬期施工试块留置不少于2 组,与结构同条件进行养护,可以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和转入常温养护28 天的混凝土强度。新浇筑的混凝土,应该先做好覆盖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作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保证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冻。

(3)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冬期钢筋施工最主要的是钢筋的焊接,焊接的质量也直接的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在冬季进行焊接,其中的影响因素过多,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当地的施工条件、气温状况进行试焊,试焊的焊件送实验室实验,合格后再进行批量焊接。

焊条或焊剂的质量控制也是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内容。焊剂或焊条在冬期运输、保存过程中极易受潮,影响焊接接头质量。因此,在使用焊条或焊剂时,应该按要求进行对焊条或焊剂烘焙。

三、冬季房屋建筑施工保证措施

1、安全措施

冬季施工工人冷手冻脚,衣服增厚,行动不便,而且经常遭受冰雪天气,往往容易诱发挡墙垮塌、高处坠落、边坡失稳、土方坍塌等事故。这些不利因素都增加了冬季施工难度,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前要制定相应的冬期安全施工措施,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高空作业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并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冬期施工虽不常发生,但如果发生不提前准备和防范,会影响给工程质量、进度,措施不当会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因此,在工程即将进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间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是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的措施。

2、质量措施

在建设工程质量方面,一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二是强化质量通病治理。三是加强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管理。四是认真执行住宅工程分户检验制度。五是稳步推进建筑节能监督工作。严把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关、实施过程关、监督检查关。

参考文献:

[1] 孟有恒. 浅议冬季施工的主要技术质量控制和混凝土的常见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7)

[2] 周夕生, 周吉国. 利用混凝土温度曲线搞好混凝土冬季施工[J]. 科技资讯, 2007,(18)

上一篇:优化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管理方案分析 下一篇:关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创新问题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