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渚的崂山情结及其崂山诗赏析

时间:2022-03-16 12:08:08

摘 要:崂山偏处海隅,历来虽不乏高人韵士吟诵歌咏,但像黄公渚这样以数百首诗、词、文,专写崂山之美的文人,恐怕至今还是第一个。惜世人对其知之甚少,而其崂山诗词,由于刊印版本极少,且其中一些字迹模糊不可辨认,进行具体解析的就更寥寥无几了。本文重在对黄公渚的生平与其崂山情结进行介绍,并结合具体诗篇赏析其崂山诗词。

关键词:黄公渚 崂山 崂山诗词 明霞洞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093-02

两千多年来,崂山的秀美风光、晴岚幽壑吸引了许多高人韵士为之流连吟咏。黄公渚酷爱崂山山水之美,多次登临游览,对景写生达至上百幅。其所作辞章也多写崂山,有《劳山集》传世。因崂山曾名辅唐山,他自号辅唐山民。本文简要介绍一下黄公渚生平,通过赏析黄先生的部分崂山诗词,使读者了解一下黄先生与崂山的不解情缘。

1 黄公渚生平及崂山情结

黄孝纾(1900―1964)字公渚、士,号(音工)庵,厂,别号霜腴、辅唐山民、灌园客、沤社词客、天茶翁。福建闽侯(今温州市)人。画家、诗人、词人、学者、教授,其在诗词、文章、绘画、古文献学、版本目录学、金石学、文物鉴定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享誉学林。清帝逊位后,黄孝纾随父寓居青岛。自幼受家庭熏陶,服习庭训,少治经学,喜考据,精训诂,善书画,有“岭南才子”之誉。20年代受著名藏书家刘承干之聘,于上海著名藏书楼“嘉喜堂”工作,同时在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兼任教职。其间从古典文学大师陈三立等人受业,学习古典诗词,并得到词学大师况周颐的指点。与陈三立、朱祖谋、潘飞声、夏敬观、吴昌硕等老一辈诗人词家雅集,以诗酒相酬唱。1930年与夏敬观等在上海结成沤社①,活跃于文坛。1934年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并担任过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在北京以教书为生。1946年又返青岛山东大学任教。黄先生绘画笔力刚健,力透纸背,诗、书、画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曾与南北知名画家潘天寿、俞剑华、王雪涛、李苦禅等共同举办过画展,颇受好评。在当年青岛画坛被尊为第一人。著有《楚词选》《欧阳修文集选注》《欧阳修诗词选译》《黄山谷诗选注》《陈后山诗选注》《庵文稿》《金石文选》和诗词集《劳山集》等。

黄公渚对崂山感情极深。他熟读过前人的《崂山志》等资料,在青岛居住期间,黄公渚先生每年都要数次去崂山游览,探幽访古,多次以崂山为题材作画吟诗。著名诗人、画家夏敬观先生这样评价黄公渚先生的诗画:“在昔日摩诘,画中常有诗;非惟画则然,于诗亦有之。画与诗诉和,诗待画发挥;即诗而即画,相依勿相离。庵工诗者,人称为黄师;不知其画妙,乃亦其诗奇。”《劳山集》一书则是他歌咏礼赞崂山的文学创作集,该书主要描写崂山的自然美景,分为诗、词、文三部分。各部前皆有题词,题词作者有叶恭绰、瞿宣颖、龙元亮、许宝衡、夏仁虎、王希琴、朱西溪、吴则虞等著名词人和学者。正文系据作者手稿影印。篇后有黄云眉、张伯驹等人的评语。据书末王泽潞跋,本书有文13篇,诗137首,词135首。②

2 黄公渚崂山诗词赏析

千百年来,模山范水的词作并非没有,可是象黄公渚先生这样以百余首词作集中表现一山水之神韵的词人是很少见的。几乎崂山上所有的胜景都被诗人吟咏颂赞过。在众景胜之中,尤喜明霞洞、南九水、崂顶三处,数次登临,用不同的文学体裁记载不同的登临心境。现择取专写“明霞洞”景点的诗词进行赏析:

明霞洞

明霞洞外接天风,

岩幌千寻倚碧穹。

安得打包留信宿,

坐看朝旭破鸿蒙。

明霞洞位于昆仑山南边的玄武峰下,是一个天然石洞,海拔650余米。该洞为巨石崩落叠架而成,原是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洞巅“明霞洞”三字,相传为邱处机所书。明霞洞高大宽敞,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明隆庆年间(1567―1572)重修时又建“三清殿”一座。清康熙年间,曾毁于雷火。清末建“观音殿”一座。明霞洞现存主要建筑“斗母宫”,建于元代,经历代修整,保存完好。宫西,清末所建观音殿,已毁于山洪坍石。遗址附近的黄杨、玉兰、紫薇等古木,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明霞洞前石筑平崖台,平整宽阔,三峰环列,前对大海,周围松若虬龙,风光旖旎,是观景佳处。朝旭晚霞,在此眺望,变幻无穷。“明霞散绮”是崂山胜景之一。

本诗在明霞洞中观赏崂山风景,触景生情,以诗抒怀,诗意绵绵,含蓄而丰富;诗情澎湃,辽阔而致远。展示了诗人伟大的气魄与胸怀。全诗押“一东”韵。一二句纪实写明霞洞风景。诗的首句:“明霞洞外接天风”,“接”在此可以理解为接纳,连接。明霞洞直接能够承接天边云际呼啸而来的风,足见其高;第二句:“岩幌千寻倚碧穹”,幌,本意为帷幔,窗帘。这里和岩字用在一起,可以想象明霞洞四周的山岩连绵叠嶂,就像是用岩石围成的幌子一样。寻为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倍寻为常。千寻是虚指,形容岩石之高。“倚”字用得极好,高达千寻的峦嶂仿佛斜倚着碧蓝色的天空,山峰与天空浑然一体。这种壮观浑然的奇景都邀入诗人的胸中,可见诗人心胸的豪迈开阔。美景奇景尽收眼底,尽邀入怀,诗人的情感在一瞬间得到升华。诗的三四句抒感,“安得打包留信宿,坐看朝旭破鸿蒙”,作者在明霞洞远望千寻岩幌,想着如果能打点行囊在明霞洞里留宿,次日就可以坐看旭日冲破鸿蒙云气冉冉东升。留宿一夜为“宿”,再宿为“信”,“旭”指的是初升的阳光。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元气就叫作鸿蒙。一个“破”字,把旭日东升的气势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破”,就是立,穿破刺破,脱颖而出,是一个新的出现。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正是战乱纷争,政局一片混沌不明的时代,而诗人希望能在这种纷乱政局之中找寻出路。这种冲破一切的力量,那种“以天为盖地为庐”的随意和潇洒,那种可以囊括宇宙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此刻都寄予在这向上的冲破云雾的旭日中去了。

同样写明霞洞,下面两首记游词,说的又是不一样的情肠:

一萼红

壬申暮春偕瓠厂弟③登明霞洞观海

石关阴,有细桃一树,娇小不胜簪。芒属冲云,笋舆穿岭,薄暮人意冥沈。碧山悄,松萝无极,渐梵唱,催起绕枝禽,青豆房拢,丹参(青)洞府,两度凭临。飘渺隐娥珠阙,怕蓬山鸟使,颠倒初心。海外云来,中两地书,还怜残曲相寻,羁思共,灵潮朝暮,送春归,难买万黄金。刻意参天寻碑,不恨山深。[4]

壬申(1932)年暮春时分诗人偕同友人一起登临明霞洞,主题是观海。

芒属是一种植物,属于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笋舆即竹舆,竹轿。《汉书・严助传》有“舆轿而领”,颜师古注引臣瓒曰:“今竹舆车也,江表作竹舆以行是也。”冥:昏暗。沈:沉重。松萝:地衣门松萝属植物的总称,植物体树枝状,灰白或灰绿色,常悬垂于高山针叶林枝干间。梵唱:佛家诵经的声音。青豆房:南朝梁简文帝《与慧琰法师书》有“辩论青豆之房,遣惑赤华之舍。”从此以青豆房代指僧房。丹参洞:道家练丹参之地。隐娥珠:道家《云笈七签》卷二十三明星辰部一记载:“月中青帝夫人,讳隐娥珠,字芬艳婴。衣青华琼锦帔,翠龙凤飞羽裙。”因此,用隐娥珠代指月中青帝夫人。蓬山鸟使:李商隐《无题》诗中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句子,蓬山就是蓬莱山,道家认为此为神仙居住地。鸟使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信使,这里指的是爱情信使。颠倒初心:《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卷第四)有:“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心不颠倒者。以一心不乱。故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初心”是“初发心”,开始修行学佛就称为“初心”,在修行学佛的过程中要不断保住此心,才能站得住,站得长,不被境界考验而退转。两地书:指身居两地的夫妻或恋人间的书信往来。万黄金: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这里用“难买万黄金”来展现春光归去的仓促,时光易逝,而人对此却无能为力。参天寻碑:黄公渚在此句后记有,道旁有参天摩崖。

“石关阴,有细桃一树,娇小不胜簪。”词人从桃花起意,细小树枝上不胜簪的“娇小”的桃花,给全诗奠定了清冷悄寂的基调。“芒属冲云,笋舆穿岭,薄暮人意冥沈。”芒属直冲云霄,是写景,写出芒属之高。诗人乘坐笋舆穿山度岭,是行为。夜幕低垂,已近傍晚,与此呼应的是诗人的心情也变得昏暗沉重起来。“薄暮人意冥沈”是心情。“碧山悄,松萝无极,渐梵唱,催起绕枝禽”碧山静悄悄的,依稀可以看见无边无际的松萝,渐渐梵音响起,惊起了准备择枝栖息而绕树的禽鸟,写听觉,以动写静。“青豆房拢,丹参洞府,两度凭临。”再次登临青豆房,丹青洞,“青、丹”颜色明朗,互相照应,佛道结合,点出崂山历史文化气息。词作到此,都是纪实,从作者的视觉,听觉,感觉来写薄暮中的明霞洞景色。词作的下半部分是虚写,“飘渺隐娥珠阙,怕蓬山鸟使,颠倒初心”飘渺中仿佛看到传说中的青帝夫人的宫阙。诗人揣摩青帝夫人的心思,说其总担心蓬山的青鸟不到,爱的“初心”不能持久。“海外云来,中两地书,还怜残曲相寻,羁思共,灵潮朝暮,送春归,难买万黄金。刻意参天寻碑,不恨山深。”两地书信往来,寻觅旧时残曲。共一剖羁思愁绪,朝朝暮暮,潮起潮落,送走又一个春天。时光易逝,光阴难买。看却只有参天的石碑,不怨恨山深荒僻,言尽而意无穷。诗人的思绪就明霞洞的景色散发开来,蓬山,鸟使,给词作添就一番神话色彩。青帝夫人被塑造成典型的思妇形象,而诗人把离别的思念哀怨写足,词意婉曲,表达了缠绵真挚,深沉绵邈的情思,有唐代李义山爱情诗缠绵蕴藉的特色。

多丽

明霞洞记游邀弟同作。

望昆仑,群峰插汉嶙峋,启岩扃,琳宫绀字,明霞洞古栖真。翠云流,长松作队;绿天窈,修竹迎人。道盘空,山门依,清凉世界鸟俱驯。访洞天,种桃人去,梦影隔前尘。空留得,笼纱题字,蜗篆苔文。

危阑,宝珠如画,山光襟袖相亲,断虹雨,一绳雁字,馀霞撒,千片鱼鳞,锺籁沉沉,佛灯隐隐,上清宫阙近天阍。昏鸦没,沧溟无极,横岭带斜曛。归途晚,峨峨眉月,送我飙轮。[4]

以“望昆仑”开篇,原因是明霞洞位于昆仑山腰。扃:门闩。琳宫:道观。绀:深青带红的颜色。窈:深远,昏暗。:石阶。:山峰山顶。笼沙:诗钟中的一格。蜗篆:蜗牛爬行时留下的涎液痕迹,屈曲如篆文,故称。宋毛滂《玉楼春・仆前年当重九》词:“泥银四壁盘蜗篆,明月一庭秋满院。”即是如此。:同“俯”俯看。宝珠:山名。阍:门。沧溟:高原幽深的天空。曛:日落时的余光。飙轮:御风而行的神车,在此比喻飞驰的舟车。

登临明霞洞,远望昆仑山峰,群峰嶙峋,高耸入云。这是写明霞洞四周景色。接下来,词人想象一双大手将石门打开,看到里面的道观和石碑上的题字,然后点出明霞洞曾经有道家真人栖息在此(名道孙紫阳曾潜修于此)。浓重的人文气息和道家仙气弥漫字里行间。“翠云流,长松作队;绿天窈,修竹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将松树,竹林写活,仿佛是迎接人们的到来,让人顿感亲切。而“长、修”练字的运用,将松竹之美点出。这两句对仗精工,色彩艳丽,自有一股清新惬意扑鼻而来。无怪乎路瓠厂评价此诗:“浑雅浏亮,神超象外。”[4]“道盘空,山门依”也是工整的对仗,石板堆砌的街道,盘空而上,山门就在山的顶峰,这自是一番清凉世界,连山上翩飞的鸟儿,都好像是人工驯养过一样,向行人亲近。这番景色,定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因此,诗人寻访洞天,追慕武陵源,却发现种桃的人已经不再,仿佛前尘的梦影。如今,只留下笼纱题字,画符苔文。词的上半阙由今及古,由实入虚,由眼前景追忆过去人文,然虚实结合,古今转换自然,浑然一体。龙元亮题词中说道《劳山集》词作“富艳精工”,在这首词中集中体现出来。

追慕桃源的美梦既醒,词人在危阑上俯看群山,宝珠如画,山光水色浑融,似襟袖相亲。“断虹雨,一绳雁字”是化用沈昆词:“奈一绳雁影,斜飞点点,又成心字。”大雁成行隔断虹雨,落日馀霞散开,仿佛撒下千片鱼鳞。“锺籁沉沉,佛灯隐隐”,对仗工整,薄暮时分,佛寺(华严寺)里传来沉沉钟声,大山深处,依稀看见几点佛灯。“上清宫阙近天阍”上清宫坐落在崂山东南部、太清宫西北。词人说其接近天门,足见其高。昏鸦归飞,逐渐隐没在无边无际的幽深的沧溟里。落日的余光映照在横岭之上。因为留恋山光水色,归途已晚,唯有峨峨眉月,伴送我坐上飞驰的舟车。下半阙写的是黄昏时分明霞洞的景色,“明霞散绮”自古以来就是崂山一景,在词人笔下,更是美不胜收。整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美丽的风景让词人心情舒畅,流连往返,那一番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词人自己仿佛也融入了这亲切的山水之间,仿佛前世就是此地的种桃人。

窥一斑见全豹,通过以上对黄公渚专咏“明霞洞”的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体会到黄公渚深厚的崂山情结。崂山偏处海隅,但黄孝纾先生对其一往情深,以数百首诗、词、文专咏其胜迹幽奥,写崂山之灵气精神,不仅是前无古人,而且至今也无来者。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四清运动“中,黄公渚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1964年以64岁高龄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即自缢身亡。崂山如有知,当痛惋世间少一知音。

参考文献

[1] 山东方志目录[Z].

[2] 陈柱.四十年来吾国之文学略谈[M].上海:年交通大学出版,1936.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M].世界书局出版,1936.

[4] 黄公渚.劳山集[Z].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0038,影印本.

[5] 黄公渚.厂文稿[Z].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726.影印本.

注释

① 传统的词学中人有结社填词的雅举,三十年代尤盛。如北京的聊园词社、趣园词社,天津的须社,上海的沤社、午社、声社,南京的如社等等。上海的沤社每月一会,参与者有朱祖谋、潘飞声、林葆恒、杨铁夫、冒广生、叶恭绰、陈方恪、龙榆生等29人,前后集会20次,填词284阙,直到1931年朱祖谋去世,才告一段落.

② 刘怀荣.黄孝纾生平、创作与学术成就略述[J].文史哲,2008(4):90.

③ 瓠厂,弟:其人不得而知,大概是黄公渚的朋友.

上一篇:浅谈情商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痖弦诗歌的精神追求及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