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与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实践

时间:2022-03-15 09:19:43

“差异教学”与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运用“差异教学”理论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是从传统的“物理教学”向新型的“物理教育”转变的切入点,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发掘学生潜能.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浅述通过习题设计有效的进行“差异教学”的做法及体会.

1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习题教学及解题训练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从一定程度上说,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一个个问题,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在习题教学中,习题设计是物理教师的首要工作.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设计灵活多样、层次各异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实现“保底不封顶”的评价目标,是有效实施差异教学的重要一环.

2 “差异教学”的理论思想与其独特之处

什么是差异教学?中外学者对此做出过多方面的研究.我国的学者华国栋先生认为,“差异教学”的实质,即在班级教学中,有效利用和照顾学生的差异,在教学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法策略、过程、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美国学者汤姆林森在其《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一书中指出:“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差异教学不同于个别化教学,它的重点在于如何解决在班级集体教学中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问题.差异教学也不同于分层教学,它除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以外,还包括:情感、态度、习惯、知识准备等多方面的因素,力图采用全方位的整体策略,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和照顾差异.差异教学的整体思想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思想一致,它为课程改革增添了一个新亮点,但这一思想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3 “差异教学”在习题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3.1 以“知识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准备水平的差异

所谓“阶梯型问题”就是以某一个问题做为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或与其它问题沟通联系,引申出新问题.反映到实际教学中就是人们常见的“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

学生学习准备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知识,但班级中还会有一些学生缺乏解决问题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以“知识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准备水平的差异,就是将解决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做为问题一一提出,尽可能浅显,一点一点启发,为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做好解决问题的知识铺垫.

例 如图1所示,已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斜面的底端沿斜面上滑,斜面的倾角为θ,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

该题的解决需要具备:动能定理,重力做功,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知识.

为照顾学生知识准备水平的差异,可在此题前顺序设计以下问题:

(1)已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通过光滑水平面上的某点,对物体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恒力F,则物体再次通过该点时的速率是多少?

(2)已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落回抛出点时的速率为多少?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多少?

(3)已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通过动摩擦因数为μ的光滑水平面上的某点,对物体施加一个反方向的恒力F,则物体再次通过该点时的速率是多少?

在这些问题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就能掌握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基本知识,使得问题的解决水到渠成.

3.2 以“条件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

学生的认知风格,对学习影响很大.每一种认知风格及其变式,都会导致学习结果在速度和精确性方面以及品质方面产生差异.以“条件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就是在学生练习的知识点相同的前提下,将解题的条件设计成不同层次,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条件的问题.

例 (阶梯一级)如图2,一根轻绳的一端与一小球相连,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 图中a、b分别表示小球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若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则球通过最低点的速率为多少?

(阶梯二级)如图3,质量为m的小球从斜面上高为H处自由下滑,后进入半径为R的竖直圆形轨道,不计摩擦,则H至少为多少才能使球m运动到轨道顶端.

两个题目均用到一个隐含条件,物体通过最高点的速率最少是 ,但是第一题,是学生们熟悉的一种形式,而第二题的情景则是多数学生不熟悉的.对于反应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直接给予第二题要求解答,而对于反应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可以采用递进的方式,先给出第一题,再给出第二题.

3.3 以“能力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

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仅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也影响其学习的质量.智力水平高的学生,一般形成学习定势速度快,容易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易于自行纠正错误和验证答案,较多地使用逻辑推理,其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较能持久.可见,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以“能力阶梯型”习题为载体,照顾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就是利用某一问题,纵向串联衍生出一组既独立又有联系的题目,形成一条较长的知识链,发展学生智力.

例 A、B两个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Q和+9Q,在真空中相距为l,若A和B固定,引入第三个小球C.要使C平衡,则C应放在何处?Qc=?电性如何?

解答此题后,根据所涉及的重点知识可以进行如下变换和引申,以开阔思维:

阶梯一:若A、B电荷电分别为+Q和-9Q,其它条件不变,结果如何?

阶梯二:若A、B电荷量分别为+Q和+9Q,而A和B都不固定,要使A、B、C都平衡,结果如何?

阶梯三:若A、B电荷量分别为+Q和-9Q,而A和B都不固定,要使A、B、C都平衡,结果如何?

这种通过对习题的引申扩展或条件变换,使之变为更多、更有新意的问题,不但可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不循常规,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例 如图4所示,把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左端放一质量为m(m

通过对该题的五个设问,使一道题包容了力学的所有重点知识.

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智力水平如何,都能在这样的问题中得到智力的发展.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学生智力间的差距,但我们应该尽最努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当然,学生广泛的差异会给“差异教学”的实施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可以说,差异教学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会,我们呼吁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差异教学”的实践中来,使“差异教学”更加成熟和完善.

上一篇:高一物理纠错本的建立和使用 下一篇:浅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