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时间:2022-03-15 07:20:49

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新教材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找到新教材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点,做好探究性学习内容。本文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课的教学为案例,阐述了如何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以下为笔者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实施中,对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的思考

1.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和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高级认知能力。

探究性学习要重视引导学生建构不同知识之间、理论与事实之间、新旧经验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例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节内容笔者用了三节课完成,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展示阶段,进入实验室阶段和走向社会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九组(五人一组),给每组分别提出了如下思考提纲:

(1)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与温度息息相关的实例?

(2)根据能量守衡原理,你知道哪些能量相互转化的事实?结合吸热、放热反应,说明原因。

(3)你知道目前我国存在哪些资源浪费的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

(4)为什么说能源的利用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你预计今后人类对能源使用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5)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实验,你能推测设计出类似的化学反应吗?其中有什么规律吗?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我们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的制备选择反应条件有什么启示?怎样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

(7)为什么现在提出要建立节约型社会?

课堂展示阶段:笔者让学生说明问题答案的来源,例如去图书馆、电脑室查找资料;到街上搞社会调查或发放问卷调查表,或随机访问等。学生们经过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对上述9个问题给出的反馈信息主要有:

(1)能量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太阳能、热、电、光、风、势、动、声、机械能等等。与温度有关的实例有:人体的温度是生命的体征之一。人类的呼吸是缓慢氧化,缓慢氧化所放的热量可供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电池短路后温度升高,摩擦生热,酸碱中和,燃烧和爆炸,火山爆发,市售的凉垫,电冰箱,微波炉,在雪上撒盐,使雪融化等等。

(2)根据能量守衡原理,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放出。当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不足的能量将由外界加热得到。

(3)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化石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上。

4和7能源利用率的高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要求是:可再生、无污染。新能源时代会将核能、太阳能、氢能成为主要的能源。在能源的利用上,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建立节约型社会。

5 和6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如:活泼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Na、Zn ),学生提出了在制备NH3的时候,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用固体氢氧化钠溶水放热来代替热源。用冰盐固体对某些反应进行降温等。

2.以教材为载体,以实验为途径,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进入实验室阶段:笔者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认真分析了学生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大胆尝试自己所设计的实验。以下列举的为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学生实验:

第一组:具有明显放热现象的情况:

(1)活泼金属与水、与酸的反应,(Na、Zn、Al)

(2)金属氧化物(CaO、Na2O)与水的反应,NaOH、Ca(OH)2固体溶于水

(3)浓H2SO4的稀释

(4)NaOH和H2SO4的中和

第二组:具有明显吸热现象的情况:

(1)NH4Cl固体溶于水,碳酸钠固体溶于水

(2)把10克NH4Cl固体和20克Ba(OH)2固体混合,迅拌

第三组:吸热、放热现象不明显的情况:

(1)把NaCl溶于水

(2)把一个放热反应的实验和一个吸热反应的实验合在一起做,(如CaO和NH4Cl同时溶于水)。

学生对化学反应中所体现出来的能量变化,兴趣盎然。此时笔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什么规律?让学生得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一般规律。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一切化学反应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进入社会阶段:笔者为学生留了课后思考题并让学生进行课后调查:在雪上撒盐,使雪融化,撒的是什么盐?应用了什么化学原理?除了考虑降低冰点以外,还应考虑什么其他因素?完成课后调查报告。学生们欢天喜地的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他们的调查报告内容主要有:盐的冰点相对低于纯水的冰点,所以在雪上撒盐,会导致雪迅速融化。对于改善雪天路面状况,降低交通事故,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撒的盐是氯化钠(工业用盐),撒盐融雪后患无穷。这种雪堆放到地面,因融雪剂中含有大量氯化钠等化学成分,融化后影响地表土和水,影响树木、草坪等绿化植物正常成长,含有融雪剂的冰雪堆放在绿地和绿化带,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加重,土壤中的盐浓度一旦超过一定含量,就会引起绿色植物脱水,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撒盐后路面的积雪往往变成黑褐色,不但不美观,而且带有融雪剂的雪腐蚀路面,降低道路使用寿命,会对汽车轮胎、桥梁、金属器件甚至行人的鞋子都会产生腐蚀作用。应积极寻找环境友善的融雪新思路和新方法。例如:将粗砂类等物质撒在道路上增加摩擦力;寻求新型的融冰制剂。

总之,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劳动过程,科学探究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会他们亲自动手,在参与过程中亦不断获得快乐,因此在引导学生探究之前对学生讲的始终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探究,我快乐!”

上一篇:立足创新,在课改中成长 下一篇:浅议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