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广播剧脚本创作难题

时间:2022-03-15 04:43:30

浅析大学生广播剧脚本创作难题

摘要:广播剧是为适应广播媒介的发展和宣传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广播剧脚本决定了广播剧成败的关键。大学生在进行广播剧脚本创作普遍会面临环境塑造难,声音没层次,无法转场等问题,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宽学生的创作视角和手段,为祖国的广播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广播剧;脚本;语言;音响;环境塑造;层次设置;转场

广播剧是为适应广播媒介的发展和宣传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90年间,广播剧在新媒介带来的强大的压力下蓬勃的发展,以其独有的声音魅力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热爱广播事业的传媒人和喜爱广播节目的听众。创作一部优秀的广播剧作品的基础是一个好的广播剧脚本。广播剧的脚本,既是广播剧制作的基础又决定了广播剧制作的成败。因此广播剧脚本的教学,是广播剧教学的基础。广播剧脚本的学习既是学生对广播剧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那么学生在创作广播剧脚本时都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一、广播剧脚本创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声音塑造环境的困难。目前,学生的大部分生活都被看和听同步进行的视听媒介媒介占据,所以他们很难将熟知的画面世界用单纯的声音来给予诠释。因此,学生更容易接受视听媒介的脚本创作,因为在镜头本里,学生需要考虑的只是如何用画面来表意。而在广播剧的脚本里,学生则需要先用声音去描述画面,并且画面还要表意。因此,许多学生的广播剧脚本中,更加依赖于文字语言的描述,而忽略了音响,音乐的表意功能。这样的广播剧脚本只能让人“听”故事,却没办法使人身临其境。学生无法从广播剧中学习到更多的音乐和音响运用的技巧,更加难以感受到广播剧的魅力。

(二)声音体现层次感的困难。学生在初次创作广播剧的脚本时都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运用声音元素时没有重点,没有层次,无法展现立体时空。这是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对每一环境中声音的层次进行分析。他们在创作时仅仅是将有可能出现在这个时空中的所有声音罗列,无法表现出重点,无法找到更具有时代性,代表性,表意性,对故事的链接有利,促进听众合理想象的声音元素。学生往往很难去分辨声音的层次,让人听上去感觉不到重点,反而被一些原本该铺垫处理的声音分散注意力,从而抓不住故事的脉络,导致“听不懂”。

(三)用声音进行转场的困难广播剧的脚本与镜头本一样,都需要体现出转场。转场是我们能在有限时空内讲述长时间发生在不同时空故事的基础。镜头本的转场设置学生接受时比较容易,因为画面远比声音更加具体形象。学生在创作广播剧的脚本时,很难想象如何用声音进行转场的设置。他们通常采用文字语言的描述方式,这样既生硬又使得脚本变得累赘。那么我们如何解决学生创作广播剧脚本时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呢?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训练学生主动去“听”世界。我们首先要训练学生主动去关注声音,用耳朵去“听”世界,听他们身边的环境,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完成广播剧中对环境的描述。

“听”的训练也应该循序渐进。首先,训练学生对声音的关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去听老师指出的或是要求其他学生发出的特定的有指向性的声音。比如窗外的汽车声,学生的说话声,敲门声等等。这样的训练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方面可以训练发出声音的人找到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的音响。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听的学生对环境的合理想象,让学生主动去关注声音。其次,训练学生用自己关注到的声音去描述一个时空。教师在课堂上指出一些特定的时空,让学生用声音去描述。另外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关注老师提出的特定时空的声音,回课时教师可以提问。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全面地“听”世界。训练学生描述一个时空中所有的声音,为创造真实立体的声音世界做好准备。最后,训练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真实的声音世界。在我们创作广播剧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复制,制作的,只能根据制作的条件,或者声音的筛选达到对某些无法制作的声音代替使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在课堂上,在学生描述完某些特定时空后,教师摘除其中某一种声音,让学生进行思考,找到可以替代的声音。比如,表现抽烟或主人公内心的焦虑可以用几种音响等。在这样一系列“听”的训练过后,学生就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所听到的各种声音上,在创作脚本时,就可以用声音来描述环境。

(二)训练声音的层次设置。针对学生在进行脚本创作时,语言、音乐、音响设置混乱的难题,在完成了学生对声音的观察训练之后,就需要练习学生对各种声音的比例处理了。真实的世界并不是时时都很嘈杂,就算身处在嘈杂之中,也会有让人更加关注的声音和不为人们关注的声音。对现实生活的立体再现,就建立在对声音的层次处理之上。对于声音层次设置的练习主要可以有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着手于特定声音的表意作用练习。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声音都具有很强的表意性,我们为了使广播剧听上去易懂,就需要在每一个表意画面中选出表意的声音,让听众快速度抓住故事的核心脉络。在广播剧的脚本中,应该有表意声音的侧重。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创造“立体”的声音世界。声音之所以可以描述一个真实、立体的时空,源于声音有着音量、声向变动、混响强弱的区别。比如,火车进站和出站,在山谷和在平原人们说话声的区别等等。教师通过课堂上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加细致的关注立体的时空中声音的区别。

(三)用多种形式形成转场。学生在创作广播剧脚本时会面临转场设置困难,不自然,生硬的问题。教师应该拓宽学生的思路,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转场设置。广播剧的转场设置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转场方式就是人声语言转场。也就是以旁白形式的转场,这样的转场显得故事不紧凑,很容易让听众感到反感。用语言的方式转场,可以将旁白转变为对话,这样听众听的比较轻松,故事也会比较紧凑。其次,应该让学生多利用音响来进行转场广播剧中音响转场的基础是学生能清晰地辨别出音响和音乐的区别,理解音响的作用。当学生能很准确地辨识音响之后,再训练他们用特定音响来进行转场。比如:敲门声,走路声,飞机起飞、降落等等。那么如何训练学生创作广播剧时设置合理的转场呢?训练学生的转场意识主要有一下几个步骤:首先,训练学生压缩现实时空。任何优秀的剧本都是时空压缩的成果。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发生在较长时间,不同时空的动作,比如学生从宿舍到教师上课这个过程。让学生说出这个动作都存在什么不同的环境,并从中选出最重要的环境。其次,训练学生用特定音响表现这几个重要环境。学生从宿舍到教室,主要时空是宿舍和教室,他们的链接音响可以是门,可以是闹钟和报告声。经过上面的训练,学生就可以摆脱繁琐地讲故事,着眼于不同时空的自由转换。

总之,大学生只有改变了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多去听世界,才能更好地完成广播剧脚本的创作。一个好的脚本不仅要生动,紧凑还要体现出大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广播剧脚本,不仅关系到广播剧的成败,也关系到祖国未来广播事业的发展。(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

参考书目:

[1]《广播剧编导课程》.朱宝贺董旸.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1)

[2]《广播电视学概论》.黄匡宇.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8)

上一篇:Cimatronit在模具加工编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直臂部分的总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