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研究型数学教师的反思对象

时间:2022-03-15 04:11:14

浅议研究型数学教师的反思对象

摘 要: 研究型数学教师是时展的需要,反思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普遍存在的,反思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和教育规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目的是使教育理念或思想更加合理,教育实践更加完善。

关键词: 研究型数学教师 反思对象 自己 教育规律 数学

研究型数学教师是指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及娴熟的教学技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教师。研究型教师是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能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反思是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思维品质。研究型数学教师就要从数学本身的特点出发,寻求适合当代的数学教学,使学生终身受益。研究型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是自己、他人、教育内容及教育规律,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认识学生。教育内容主要是数学知识和知识网络或者说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也可以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教师反思的目的是对自己、自己的教学实践及与此相关的活动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与理性的把握,发现其中的意义。研究型数学教师对反思对象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自己的认识

19世纪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认为:“一个人要想了解自己,如同不转身就想看到身后的东西一样困难。”对自己的认识是基于持久而深刻地反省自己,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基于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型教师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和风格,与他们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密切相关。在形成自己的风格、认识自己的过程中,他们要不断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过程是一个分析、理解他人的过程。我们学习他人,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学习他人最本质的东西: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艺术等。但把他人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时候,要客观地、一分为二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教育风格是怎样形成的、自己最习惯的东西是什么,把自己分析透,因为自己的事情自己最了解。这样就会对自己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弱项,怎么弥补,哪里是自己的强项,如何发扬,知道怎么去努力。

心理学家往往从反思自己、研究自己开始,英国心理学家E.J.德恩利做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实验:他以24小时为单位,在每一次蜂鸣器随机响起的时候,将自己此时此刻的所想所为如实地记录下来。德恩利积累了很多记录,结果他惊奇地发现,空想或做白日梦竟然占据了自己清醒时间的11%。认识自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他人,会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人类认识他人是基于对自己的认识之上。教师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深刻认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

“如果你想纠正你的学生的弱点,你就应该把你自己的弱点暴露给他看,就应当让它在你的身上发现他所体验到的斗争,使他照你的榜样学会自己控制自己”(卢梭语)。教师深刻地认识自己,把自己的弱点、优点一并展示给学生,这样就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可以模仿的资源。

研究型教师深刻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研究型教师的成长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关注教学过程的教学;理论的提升,体现了教师逐渐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的发展过程。

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教师要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宽容、友善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研究型教师对学习、工作的投入,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教育直觉,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思想。

我听周先生的立体几何课,印象很深。我记得他说过,韦达定理不能这么教,教韦达定理,有10种解法、10种应用。他说这不是“教韦达定理”,而是“玩韦达定理”,成游戏了。教数学不能是玩数字游戏,教数学根本是教孩子们聪明,是一种思维训练,这是数学的真谛。现在有些数学的定义我不敢否定,打一个问号,比如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这是从数学的研究对象来讲的,它是研究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这些都没有突出数学的本质。比如,字母表示数之后,就不是原来的东西了,a是什么?a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它就是教给人们怎么去思考问题,抽象以后就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了。他说不应当“玩韦达定理”,而应当“教韦达定理”,通过学习韦达定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我觉得非常深刻。教同样的内容,教师所持的教育理念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了趋向合理的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有的研究型教师在总结自己以前经验的时候,认为以前的研究像狗熊掰棒子,每节课做研究,作课后记,就过去了。从积累的角度看,像“水碱”一样越积越厚,是有道理的一面。但是不如一个阶段有一个题目,做“有题”的研究。因此,他们主张:第一,要学习,做一名学习型的老师;第二,要研究,边干边琢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总在琢磨,谁都能教好;第三,琢磨要有“题”,没“题”的琢磨也在成长,但是进步的就比有“题”的慢。围绕一个中心来学习和研究,就会进步比较快。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自己的认识,这样习得的知识就不是散乱、零碎的,而是有一定的结构,成为一个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纳新知识,对原有知识结构不断解构、重构,就会使知识结构合理化、最优化,就会提高实践效率,改善实践效果。

三、对数学的认识

研究型教师对数学的认识源于对数学的深入思考。从数学哲学角度看,数学不应该被静态地看成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汇聚,是与人类活动和价值观念无关的、无可怀疑的真理的集合,而应被看成是变化的、可错的,和其他知识一样都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

研究型教师对实际的经验具有精明敏锐的洞察力,懂得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无意义的,对关键性的因素或信息印象深刻并能储存起来,把新得到的信息与先前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并把它们转变为清晰的观念,这种思维的习惯使他们的反思达到了较深的水平。我们访谈的老师都曾经有大量做数学题目的经历,他们把这些数学题有意义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头脑,把握其中的关键因素与深层次的联系,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观。但是这种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思考、来积累,这种积累会产生巨大的后期效应。

“扪心自问”及“吾日三省吾身”,无不诠释同一个真谛:学会反思。研究型数学教师不仅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而且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学境界更进一层。

参考文献:

[1]陆有铨.时代呼唤研究型教师.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

[2]张乃达.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中学数学,2003,(1).

[3]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研究型数学教师特征分析 下一篇:新课改后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