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课堂之我见

时间:2022-03-15 12:01:21

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课堂之我见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而不是强迫接受,对此构建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态课堂则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提出了语文教学生态课堂构建的设想与方法。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让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基础教育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原则。坚持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必须努力建构语文教学的生态课堂,必须让学生处于自主阅读的课堂中。要优质高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性的互动、互动型的合作去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一般的语文课堂可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生态型的课堂则能更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发现,在生态型的语文课堂中我们的学生是那样的主动积极,那样的思维活跃,且颇具思维品质和质量。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要想让学生在生态课堂中尽情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来丰富其精神世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语文课程的性质去进行实践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的,是人文性的,还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人们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即使当今的新的课程标准已界定其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但笔者认为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我们这些等闲之辈所能从理论的角度去说明清楚、说具体、说明白的,可以其现在所提出的人文化与工具性的统一去实践课堂教学不会错,不会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所以应遵循此规律,在平时的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中注意充分把握语文教材篇目中具有的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教育性,注意充分把握语文教材篇目中所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和生动性。实践证明,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必须赖于语文教材这个有效的载体,这既能从教材内容的价值可见一斑,又可从编者的意图乃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寻找到答案。所以教材篇目中的阶级情、事业情、师生情、兄弟情、母子情乃至于人与自然的环境情等诸多的情怀因素及出自于人文大家之手的语言魅力的因素都成为笔者打造生态课堂语文课堂的基础。要构建生态课堂必须让学生去感受到课堂的魅力,而语文的魅力又必须建筑在语言魅力的基础上。

二、语文以生态课堂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发展去践行

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当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语文生态课堂建构的唯一标准,教师充其量只能是生态课堂构建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不可否认教师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构建生态课堂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的发展,以学生的现有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语文教材篇目的角度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及学生掌握教材篇目的语言魅力和人文情怀都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引导学生发现教材内容的语言魅力和人文情怀上做好文章,对于语言教师首先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其字字值千金的价值,对于人文情怀教师要善于引诱学生清楚作品的价值所在。但对初中学生而言,不是语文没有美,而是学生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为作者所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这些都依赖学生去品读,研读和体验,只有真正进入角色去思去解,才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通过读看到作品中文字的分量,谋篇布局的质量,饱蘸作者的主观情感,真的不是“看戏淌眼泪替古人而愁”,而是读文淌眼泪替古人担忧。应当说真正达到这样的境界,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必须紧密围绕教学媒体进行优化整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要积极开发,合理运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可是纵观语文教学课堂,不少人充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但倾向性的问题则令人不能相信这些新的教学方式的达成度,因为我们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体验性的实践;因为我们忽略了传统媒体的作用,过多的是学生和多媒体的互动;因为我们重视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利用,但利用的合理性值得怀疑,所以语文教学课堂虽然呈现出诸多的热闹,看似十分精彩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的不利于生态课堂构建的弊端。因此,新的课程方式不是完全摒弃一切传统教学方式,譬如教学文学作品时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还是尤其重要的,靠看电教媒体是不能够传达作者的情意的。教师在朗读时除去有声语言能够发挥诱人的魅力外,一些体态语言亦能发挥其诱人的魅力,笔者认为,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极力追求的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必须是创造性地优化整合教学媒体,必须是通过优化媒体的整合去推进教学流程,让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在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方面达到应有的效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钟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3、005.

[3]曹津源.曹津源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如何搞好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让多媒体为初中音乐教学制造附加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