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界定分析

时间:2022-03-15 09:30:23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界定分析

摘要:地籍测绘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提性、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作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地藉测绘一方面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本文重点对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界定做了简要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地籍测绘;国土资源管理;服务功能

随着3S测绘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精度地籍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地籍管理做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建立基于3S测绘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将从根本上解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图件数据变更困难等难题,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大大促进地籍管理成果的应用和社会化服务,对国土资源信息的管理、更新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一、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

地政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管理,它只有通过地籍管理,才能真正有效的将资源管理起来。同时,只有通过地籍管理才能将有关的各项土地数据、图件资料和信息收集、储存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因此,地籍管理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实行地籍管理,通过土地登记,使土地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对根本上制止违法用地、保护土地以及巩固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具有重要意义[1]。所以说,地籍管理是保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实行地籍管理,通过土地调查、统计、评价等有关资料,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确确定土地用途以及实行有偿使用国有土地制度提供客观的依据。

当前,我国地籍管理主要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籍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内容。土地调查是地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查清土地的类型、数量、质量、权属、利用状况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三种。土地登记是通过行政和技术手段,对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他项权利进行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过程。通过土地登记,可以依法将上述权利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有效保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土地统计是以数据形式反映出土地的分类、面积、权属、分布状况。目前土地统计是土地管理部门唯一的数据来源。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土地确权和土地纠纷的调处[3]。土地动态监测技术是从高空到地面各种对地球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的总称。它由遥感平台、探测传感器以及信息接受、处理与分析应用等组成,周期性地提供监测对象数据处理和动态情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地藉档案管理则是对于地籍测绘的有关成果及其与社会发展属性相结合的属性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的数据源系统,是实现国土资源综合管理的基础数据服务手段。

二、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

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而地籍测绘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广泛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它是土地利用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要做好地籍测绘管理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好务,就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地籍测绘作为国家重要的地理信息活动,已成为新兴的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伴随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今后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测绘工作的技术优势,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一步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

三、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主要服务功能界定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整治与开发、土地的归属权、土地的纠纷与变更等重要环节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保障。伴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涵盖国土资源调查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地藉信息系统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而地藉测绘是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材料的最为精确和科学的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性、基础性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资源的宏观管理、国防建设、城乡规划等提供可靠保证[3]。综合分析,地藉测会通过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属性进行精确绘制和记录,强化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权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础信息和数据保障作用。具体而言,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如下。

(1)为土地规划审批提供服务

发挥测绘工作的基础性、前期性的特点,为土地规划审批提供包括地籍图在内的一些基础性文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利用城市具体的地形图资料,可以有效地掌握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扩展速度,根据建设用地占农耕用地的情况,分析人口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从而修订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

(2)为土地利用提供服务

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往往以管理区为权属单位进行登记,范围面积较大不利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利用,所以需要利用测绘工作所提供的图文资料来划定权属界线,位置以及面积,进而达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为土地监测提供服务

利用测绘工作所提供的图文资料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实时监控,这样一来,就可以及时地掌握违法用地的具置以及非法占地的面积等等,为依法处理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另外,建立基本农耕用地的信息系统,显示基本农田的位置、面积以及范围,实时监测农耕用地的变迁情况,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基本农田。

(4)为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服务

测绘工作还可以提供精确的地质调查资料以及地形图,同时利用基础测绘成果还可以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为了解地质环境并且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结论和总结

现代多用途地籍以宗地作为空间信息的最小载体,以准确性、现时性为特点,以多用途功能为目标。因此,地籍测绘成果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有丰富的属性描述,有强烈的时态性。借助数学分析理论和技术,对地籍测绘成果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从而准确地判断和描绘某一事物在空间上的分布和运动规律,从而为我国整体的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服务和保障。国土资源部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地籍测绘工作,将其列为部中心工作之一,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从1999年开展,连续12年,每年开展对全国重点地区的遥感监测和地籍测绘,持续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邹岩.GIS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103.DOI:10.3969/j.issn.1673-1328.2011.08.098.

[2] 赵岩,方禹衡,王莎莎等.谈国土资源地籍管理[J].管理学家,2012,(2):43.DOI:10.3969/j.issn.1674-1722.2012.02.033.

[3] 余雷.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2,(24):27-27.

上一篇:探讨现代景观设计的艺术构成与方法 下一篇:试探现代公共建筑中的自然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