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方法的研究

时间:2022-03-14 11:13:36

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方法的研究

摘要:

本文对GB/T 8433―1998、AATCC 162―2002、JIS L0884―1996三个标准的耐氯化水色牢度测试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有效氯浓度影响色牢度等级的规律性。

关键词:色牢度;氯化水;有效氯

Abstract: This paper compared three testing methods for textile color fastness to chlorinated water in GB/T8433-1998、AATCC 162―2002 and JIS L0884―1996, and summarized the regularity of influence for color fastness to concentration of available chlorine.

Key words: Color fastness; Chlorinated water; Available chlorine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断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我国的纺织服装产品出口,这要求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国内外标准,寻找优势和差距,建立和完善我们的标准体系,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产品出口。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纺织品服装主要贸易国家(美国、日本等)的标准,仔细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产品标准的试验方法、考核项目及其指标的设置,研究了国外一些大采购商的客户标准的要求和检测机构技术指南,比较得出了各个国家的标准间存在的差异,找到适合各种纺织材料耐自来水和游泳池水消毒剂的测试方法,以便在测试操作过程中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以及消费者。

耐氯化水色牢度是纺织品色牢度检验当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自来水里和游泳池水里为起到消毒作用而使用了氯化漂白剂,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是测定各类纺织品的颜色耐消毒自来水和游泳池水的色牢度。在长期的测试过程中发现, 一些经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在经过多次自来水洗涤后,其颜色发生了变化,导致棉织物外观大打折扣。这是由于自来水中含有有效氯(目前绝大多数的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或含氯化合物消毒)。

大多数国内外的标准中都明确了纺织品对耐游泳池水中有效氯的色牢度测试方法,而对于纺织品耐自来水中有效氯(即低浓度)的色牢度测试方法却很少,为了能更好地有效控制纺织产品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三种测试方法的比较,以及数据分析,找出各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找出更适合于纺织品耐自来水(即低浓度)有效氯色牢度的检测条件,以进一步填补国内标准中对耐自来水有效氯色牢度试验方法的空白。

1原理及分析

耐氯化水色牢度是纺织品试样在规定的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下用给定浓度的含氯稀溶液处理,评定干燥后试样的变色程度。

目前各国标准中纺织品耐氯化水色牢度的检测方法各有不同,在国标GB/T 8433―1998中规定了三种不同的测试条件,有效氯浓度20 mg/L主要用于浴衣和毛巾等辅料;有效氯浓度50 mg/L和100 mg/L主要用于游泳衣;AATCC 162―2002标准中只有一种测试条件即5 mg/L用于测试染色、印花或其他各类有色纺织纱线和织物的耐氯化游泳池水的色牢度。日本 JIS L0884―1996标准中规定了四种测试条件,但是依据各社基准只采用两种测试条件,即有效氯浓度10mg/L和20mg/L;有效氯浓度10mg/L主要用于一般衣料的测试,20mg/L主要用于泳衣的测试。在日本各社基准中,把10mg/L耐氯化水色牢度作为一般衣料对耐自来水和游泳池水中消毒剂色牢度的一项控制指标 ,此标准中的有效氯浓度10mg/L相对于自来水中有效氯浓度要偏高,所以日本各社在控制此项指标时降低对测试条件中的有效氯浓度,即5mg/L的测试方法牢度等级4(或者3~4)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指标,在日本检测机构中对于JIS L0884―1996标准中一般衣料可根据客户要求直接采用有效氯浓度5mg/L进行测试。

2测试条件及试验结果

选择材料分别对国标GB/T 8433―199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氯化水色牢度》中的测试条件20 mg/Lp50 mg/L和100 mg/L,美国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标准AATCC 162―2002 耐水色牢度:氯化游泳池水和日本标准工业协会标准JIS L0884―1996中的方法A和方法B以及常用的5mg/L共7种方法进行试验,试验条件见表1,结果见表2,并对三种方法的试验及对试验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

3结果分析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国标准进行测试,有效氯的浓度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决定因素,而pH值、温度、浴比、时间的不同对结果影响不明显。就表2中的一般面料而言,有效氯浓度等同,则色牢度结果相同,随着有效氯浓度的规律性增加,色牢度等级呈规律性下降。同样对于游泳衣面料而言,完全可以忽略各国方法上的差异,明显可以看到有效氯浓度从5 mg/L、20 mg/L、50 mg/L、100 mg/L递增,色牢度等级逐步降低。

4结论

(1)在各国标准中有效氯浓度是被测试面料色牢度等级的决定性因素。

(2)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现行的耐氯化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中有效氯浓度与国际相关标准偏离较大。因此,需要对我国各地的游泳池水有效氯的浓度在保证人体安全条件下允许的最小浓度进行进一步的水样抽样调研,以制定与实际游泳池用水相近的标准。

(3)笔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用纯棉弹力灯芯条面料在自来水下冲洗一个小时,在自然状态下晾干,用灰卡判定变色程度为3~4级。这个试验给我们一个启发:对于一般面料而言,是否需要有一个低浓度有效氯的测试条件分析,进而融入到纺织服装的产品标准中,对耐低浓度有效氯色牢度的指标进行控制,即对GB/T 8433―1998进行修订。

(作者单位:青岛纺织纤维检验所)

上一篇:新型医用抗菌制服 下一篇:针织物顶破强力测试方法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