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之道”

时间:2022-03-14 11:01:56

摘 要: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家之首,是我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论著中隐藏着丰富的写作思想,这些写作思想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前人主要研究了韩愈所提倡的写作方法、写作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挖掘了在作文之前,韩愈有关“写作主体”培养的方法,希望从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韩愈;写作主体;写作理论

韩愈曾提到自己“生七岁而读书,十三而能文,二十五而擢第于春官,以文名于四方”。(《与凤翔邢尚书书》)在漫长的读写实践中,韩愈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写作理论。

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可见写作的关键是写作主体的思想意识活动。在《答李诩书》一文中韩愈将写作主体的培养作为整个写作过程中必须贯彻的内容,他要求作者必须“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己矣。”“行之乎仁义之途”说的是写作主体的道德修养问题,“游之乎诗书之源”说的是写作主体的阅读积累问题。

一、注重写作主体道德修养的提高

韩愈十分重视写作主体的道德修养,始终把学习儒家仁义之道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根本。在《答李翊书》中,韩愈赞扬李翊文辞甚高,谦虚而恭敬,并且提出:“道德之归也有日,况其外之文乎?”从这里可以看出,韩愈将道德修养放在文章写作的首位,认为道德修养是文章的根本,文章只是道德修养的表现形式。

在向李翊传授了为文、立言之道后,韩愈还说道:“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在《答尉迟生书》中韩愈也说过类似的话:“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无论是《答李翊书》中的“根”“膏”,还是《答尉迟生书》中的“慎其实”实际上都是指道德修养。韩愈认为写作主体在道德修养上必须肯下功夫,并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至于古之立言者”。

道德修养提高后,写作主体的写作动机、写作目的都会发生改变,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写作主体往往会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而具有了兼济苍生的使命感,具有怜悯弱者的同情心,具有正直方正的人格,遇不平则鸣,想不说话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啊!何需在作文时挖空心思、拼凑语言呢?写作动机、目的的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它不仅会影响作者的写作兴趣、态度,还会影响作文的用词、质量等。

二、注重写作主体的阅读积累

“读书以为学,缵言以为文”(《送陈秀才彤序》)。读书就是要学以致用,把书中的语言有机地串联起来就成了文章。韩愈将读书与写作联系起来,读书就是为了为文,因此读书是写作的基础。

韩愈认为学习作文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韩愈提到了这个过程:“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沈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由于无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困厄悲愁”,因此他“究穷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研究他人的为文之道,最后“奋发乎文章”。可见要写好文章首先要致力于为文之初的阅读积累。

1.广泛阅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在阅读积累方面,韩愈首先提倡广泛阅读,“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他曾经在与侯继的书信中写道:“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答侯继书》)除此之外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韩愈无不得意地说自己“凡自唐虞已来,编简所存,大之为河海,高之为山岳,明之为日月,幽之为鬼神,纤之为珠玑华实,变之为雷霆风雨,奇辞奥旨,靡不通达。”韩愈的一生高倡儒道、排斥佛老,但也多次与僧人交往,《与孟尚书书》中被贬袁州的韩愈与大颠僧人讨论佛教仪礼。司马温公书心经后曰:“世称韩文公不喜佛,尝排之。予观其与孟尚书论大颠云:‘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乃知公于书无所不观。盖尝遍观佛书,取其精粹而排其糟粕耳,不然何以知不为事物侵乱为学佛者所先耶?”韩愈虽排斥佛老,但司马光认为他采用“取其精粹而排其糟粕”的方法遍观佛书,不然怎么知道学佛的人首先不能被事物所侵乱呢?韩愈提倡儒家道统,但也不完全排斥诸子百家之说,相反的,在讲“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的同时,又说“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进学解》),认为“百氏杂家,尚有可取”(《读仪礼》)。可见韩愈对读物采取“俱收并蓄,待用无遗”的态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兼融墨、名、法、道等诸家思想,从而使他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为他的写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读物选择标准:“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

从古至今书籍种类广泛、数量众多,为了提高阅读效率,韩愈的阅读并非广泛而无目的,因此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他对读物又有一定的选择:“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治不敢存”(《答李翊书》),“其所读皆圣贤之书,扬墨释老之学无所入其心”(《上宰相书》)。这里看似存在一组矛盾,既然韩愈提倡要广泛阅读,为什么又“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扬墨释老之学无所入其心”呢?其实这里选择“三代两汉之书”主要是清除齐梁以来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文风,选择“圣贤之书”主要是用来排抵佛老思想,复兴儒学。所以韩愈虽然主张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但他的阅读是建立在文质兼美的文章之上。

然而,如何才能保证选择的文章都“文质兼美”呢?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出了自己阅读古书的心得:“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在开始学习作文时,先专心致志地阅读三代两汉之书,等到读得如痴如醉,将书中的思想融会贯通之后坚持“惟陈言之务去”的原则,“取于心而著于手”发表自己的感想,坚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3.如何从书中汲取知识:“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

当阅读了大量经典著作后,如何从这些著作中汲取清流作为自己的创作之源呢?针对这一点韩愈坚持“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批于百家之编”(《进学解》),“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意”(《上襄阳于相公书》),即读书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脑勤。不仅要大声阅读背诵,还要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其中《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和《读墨子》就是韩愈留下的几篇典型的读书笔记。《读荀》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鹖冠子》出自《汉书·艺文志》属于先秦道家及兵家著作,韩愈读它的感受是“余三读其辞而悲之”(《读鹖冠子》)。《读仪礼》则认为“于是掇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学者可观焉”。最后得出“百氏杂家尚有可取”(《读仪礼》)。虽然韩愈反对“扬墨释老之学”,但是在《读墨子》中仍然大胆得出“儒墨同是尧舜,同非桀纣,通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的结论。读书时勤于做笔记,有利于巩固所读内容,及时记下自己瞬间即逝的阅读感受,有助于锻炼作者的写作思维,加深理解。

写作主体是写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将写作主体培养好,使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写作时才能道理明确、材料充实,文章语言流畅、从容不迫。韩愈将提高道德修养和读好书作为写作水平的基础,值得后人借鉴。

参考文献:

[1]徐振宗.汉语写作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2.

[2]马其昶,马茂元.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2.

[3]韩愈.韩愈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2.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5]郑国民.谈韩愈的阅读理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4(5).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上一篇:初中思品教学中激励学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青少年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