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孩子手中的宝贝“玩具”

时间:2022-03-14 09:15:31

不要忽视孩子手中的宝贝“玩具”

你有没有发现,在公园、游乐场、商场、饭店等公众场所,经常能看到一些2~4岁的孩子,他们无论走到哪,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手里总抱着一件物品,即使那物品脏兮兮、破破烂烂,他也紧抱不放,如果谁想从他们手中拿走、夺走,他就会嚎啕大哭。于是,作为父母的你在旁人的注视下会尴尬得不知所措。

在一次亲子教育小组活动的互动环节中,体格健硕的小明父亲迫不及待地发言,讲述了自己的疑惑:他3岁的儿子有一个奇怪的行为,不管是去奶奶家还是外出长途旅游,总要把去年妈妈买给他的生日礼物,一只两倍于他的大棕熊毛绒玩具带在身边。可家里的轿车后排放进大棕熊就没法坐人了,勉强塞进汽车尾箱吧,行李和其他物品又放不下了。父母想了个法子,买回个小棕熊来替换,儿子却正眼不瞧,搂住大棕熊死活不放手,爸妈抓耳挠腮,再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出门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很辛苦的事,但儿子却自得其乐。

小明父亲刚说完,气质优雅的美美妈妈就接着说,我家两岁半的女儿也让我哭笑不得,不管天冷天热,她睡觉时总要抱着一条绒面小方毯,就是去公园玩耍,也要把小方毯带上抱在怀里,一边走嘴里还一边不停地说:“小被窝、小被窝。”你越追着她想拿走毛毯,她越得意地抱紧它,喊得更起劲,还迈开小腿颠颠地往前跑,引起周围的人哈哈大笑,我好没面子啊,都不知道拿她怎么办才好。

衣着朴实的悦悦妈妈附和道,我的女儿也是这样。第一次上幼儿园时我们按照老师的建议,让她选一个熟悉喜欢的玩具带上,她选了一个布娃娃。最初几天她时不时闹点小情绪,老师说这是“分离焦虑”的表现,父母平静对待就好了。 果然一周后她就不哭闹了,但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她都会给布娃娃讲故事,为它穿衣打扮,还不许别人碰它,而她自己却把布娃娃的一条胳膊弄折了。有一次我看布娃娃有些破损污脏了,就缝补洗刷了一下。当我把干净的布娃娃拿给她时,她竟然放声大哭,说这不是她的小宝贝。我赶紧解释:“这就是原来那个小宝贝啊,只是o她的胳膊做了个小手术,洗了个澡,变得漂亮干净了!”可无论我如何解释都无济于事,悦悦就是不肯接受这个布娃娃。最后我只好把缝线拆了,滴上几滴牛奶,悦悦闻到熟悉的味道,才重新接受了它。

在这次活动中,好几个妈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孩子也有类似的情形。“我的女儿无论抱去哪,手上都要抓一把小饭勺。” “我儿子出门前如果拿不到我的那把梳子,就哭闹个不停,死活不走,邻居都逗他:男孩玩女孩的东西,羞、羞!” “我那个小祖宗,每晚一定要抱着我的睡衣才入睡。”

一身职业装扮的小君妈妈一直沉默着,显得心事重重,几次欲言又止,最后她鼓足勇气,谈了自己的顾虑:“我和小君的爸爸离婚已两年了,我在一个企业做主管,经常加班加点,即使回到家,也常常得在电脑上赶写企划书,只好请个钟点工帮打理家务,接送、照顾小君。在我写东西的时候,小君总喜欢蹲在我脚下,抱着我的小腿,抚摸或拉扯我的丝袜玩。最初他还小,我不太在意,只要他不吵不闹就行啦。现在他已经6岁了,我担心再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但是我很难阻止他的行为,赶也赶不走。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恋物癖呀?万一是,我该怎么办呀?”

心理辅导老师收集了大家的问题,认真地做了准备,在下一次小组活动时,跟家长们一一探讨了他们关心的问题。

可以看到,小明、美美、悦悦、小君和其他几个孩子对某些玩具(或物品)的喜爱程度超过了对其它所有玩具的爱,这些玩具在宝宝的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超过了妈妈的地位。这种现象在半岁到6岁的孩子中均可见到,2~4岁的孩子多见些。在心理学上,我们称这样的“玩具”为孩子的“过渡性客体”。有时候家长会觉得,宝宝对这些玩具的爱有些不可理喻,令父母在别人面前很难堪。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过度担心,这种“不可理喻”的爱,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发展非常必要的一个过程,当妈妈不在时,他们更愿意用“过渡性客体”来安抚自己的不安情绪。这些成为“过渡性客体”的玩具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宝宝不能立刻见到妈妈的感情缺失,有令他感到舒适、被安抚的作用,能对抗焦虑、寂寞,且能帮助他安然入睡。宝宝把许多感情都投到了“过渡性客体”玩具上,所以他们不允许他人改变这些玩具,就连清洗也不能。一旦离开或拿走它,宝宝便哭闹、焦躁、摔东西,严重的还会出现失眠、拒食。

什么样的物品可能成为“过渡性客体”玩具呢?对孩子而言,任何玩具、物品都有可能成为“过渡性客体”,但通常是他们非常容易获得的,且常常是柔软的,容易进行各种揉、捏、、摔打和撕扯的,还包括熟悉的声音和味道,这能让宝宝留住母亲的气味,拥有母亲的慰藉。

喜爱“过渡性客体”是宝宝走出孤独的想象世界,进入现实世界前的一个过渡状态,它代表婴儿已从与母亲融为一体的状态,发展至认知母亲是外在且分离的客体的这么一个过渡时期。婴幼儿将“过渡性客体”作为替代物,作为对母亲形象的移植,便能忍受与母亲越来越多的分离。但它又不是母亲所给予的,是宝宝自己发现或创造的,也是他操纵环境并与环境发生创造性关系的起点。他通过控制一个“玩具”而初步形成对外界的掌控感。每个孩子最初想掌控的都是妈妈,若不能和妈妈构建起深厚的紧密联接,就必须转而寻找掌控一个“过渡性客体”,这个“过渡性客体”也可以称为“妈妈的象征”。这种依恋的替代同样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自控,从而拥有更好的情绪适应能力。

“过渡性客体”被孩子深情地搂抱与被无情地支解一样,都是儿童掌控行为的一部分。除非被婴儿改变,否则它不会改变,它是可被掌控的。婴儿通过摆弄这些玩具,可以把疼爱与虐待、好与坏的情感混合投放在同一个“过渡性客体”上,最终,越来越能独处,日益走向独立,个性自行整合,人际关系趋于稳定且灵活、变通。

事实上,当儿童的生活逐渐扩展开,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时,“过渡性客体”玩具就会逐渐失去它的功能,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当他们和同伴交往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顺畅,当他们能够用各种方式来填充空闲时间,当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开始接触、学习社会文化及各种感兴趣的事物,即在六七岁左右,充当“过渡性客体”的那些玩具就逐渐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但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或者情绪上出现强烈不适时,他们可能会再次使用自己的“过渡性客体”玩具,以缓解焦虑和痛苦。在成人世界的文化领域中,这种全能的幻觉也保留在艺术创作、宗教、想象式生活和科学创造工作中。

爸爸妈妈们听到这儿,都纷纷松了一口气:“噢,原来如此,那我们就没必要大惊小怪了。”

但小君的妈妈仍紧皱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我家小君的恋物行为不但没减少,相反越来越严重,真的令我担忧。”

心理辅导老师表达了对小君妈妈的理解,继续补充道: 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 实际上,恋的这个“物”,也是“过渡性客体”,只不过它不是玩具,不易于为周围的人理解接纳。

那小君到底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呢?否,最多能说小君身上存在一种“恋物行为”,并没有达到“癖”的程度。

心理学对恋物癖的解释,是指对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持续迷恋,是成人把自己爱恋的情感固着或退行到幼儿时的恋物期。婴幼儿阶段时,玩具或者毛绒娃娃(妈妈的象征)使他内心得到平静、兴奋和愉悦的感觉,成年以后他还需要使用特殊的物品来抵消各种焦虑不安,以获得愉悦感。恋物癖患者通过抚弄、嗅、咬或玩弄某物来获取性。这里有浓烈的 “性”的色彩,与儿童单纯的恋物―妈妈的象征,是有很大区别的。

当然,恋物行为的利弊也值得家长去考量。重度的恋物行为会使孩子根本无法离开所恋之物,一旦离开,或因意外导致所恋之物损坏无法复原的话,孩子的心理发展将遭遇重大考验甚至创伤。要是父母对孩子某些特殊的恋物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小君妈妈的担忧不无道理。更有甚者,孩子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需要,其恋物行为有可能会发展成恋物癖。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满足其心理需求,这样就可以预防并杜绝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

父母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呢?

一、父母尽量多抽点时间陪伴孩子。睡觉前,妈妈可以讲讲故事,在房间里点一盏小灯,减少孩子自己独睡的恐惧。我们知道,孩子对父母的依恋需要,能保护他们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能让他们避免因独自面对危险情形而出现意外,还能帮助他们在害怕时从妈妈那儿找到安全。这些依恋的需要,不是“过渡性客体”能完全满足的,也不会让孩子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转而求其次,即“恋物”,把某些物品完全作为妈妈的象征或替代品,痴迷其中以求获得惟一的安慰。

二、父母经常抚摸孩子。对皮肤和身体接触的需要就是常说的“皮肤饥渴”。心理学家曾用两个假母猴做代替真母猴的试验,一个是金属丝构成的“金属母猴”,身上挂着奶瓶,另一个是外面裹着一层柔软毛巾的“布母猴”,不挂奶瓶。结果发现,小猴子除了到金倌负锷砩铣阅掏猓大部分时间都在布母猴身上玩耍和睡觉,对布母猴产生了依恋。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身体接触是否舒适决定着孩子是否产生依恋。在婴幼儿阶段,通过舒适的身体接触,孩子得到的不仅是感知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放松。于是,孩子们所“恋”之物都是柔软的毛绒绒的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父母多带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以多带孩子做室外活动,参观各类博物馆、少年宫,多交几个好朋友,或者外出郊游,与大自然广泛接触。适当减少孩子独处的时间,因为孩子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最有可能需要依恋物陪伴。

四、温和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果发现孩子有过度的“恋物行为”,父母可以准备一些更具吸引力的玩具或其他物品来逐步分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睡觉之前,讲讲故事、播放舒缓的音乐,使孩子获得平静以及心灵的安抚,从而减少对特定物品的依恋,这也是不错的转移方式。

切记,不要粗暴地随意处置孩子的心爱之物,不要丢弃、嘲笑,或是不征求孩子意见就把孩子所“恋”之物送给别的小朋友等。父母要做的就是和宝宝一起呵护这些成为“过渡性客体”的玩具,因为它们是宝宝的一部分。爱这些玩具,尊重宝宝对这些玩具的玩法和想法,不着痕迹地引导,润物细无声,就能让孩子在爱和尊重的、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上一篇:LTE无线网基站自启动工作原理及故障处理研究 下一篇:构建医疗保障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