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本教育”为理念,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时间:2022-03-14 05:57:07

以“生本教育”为理念,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用“生本教育”为理念来指导,从实验入手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生本;实验;自主探究

面对当前素质教育呼声越来越高,全国各地都积极地探索课改。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西峡的“三疑三探”,杜郎口的“展示自我”,学习洋思的“先学后教”。无论是哪种模式,他们都有一个核心,就是以“生”为“本”。而在物理教学中最能体现“生本”理念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而物理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充分利用实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就成为每个物理老师喜欢利用的方法。同时,“实验”也更能体现“生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实验的特点和优点,对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课改经验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以“生本”为理念,实验前置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提出来的。它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的理念,就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学能力,所以,在课前要布置关于新课的作业,让学生习作,被称作前置作业。如果在前置作业中加入实验或探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温度计》的前置作业中,可以增加自制温度计环节;在《汽化和液化》的前置作业中,则可以加入“观察水沸腾的现象”;在《杠杆》的前置作业中,我会布置“观察吃饭时如何使用筷子的?”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可以动手操作,使预习更加具有趣味性。设计前置作业中的实验应该注意的是:(1)控制数量。由于实验较为费时,而学生在课外的时间比较有限。所以,实验探究性的题目数量最好选取一个代表本节课的就可以了,最好不超过两个。(2)取材容易。由于前置作业中的实验是学生在家独立完成的,所以探究的器材必须是学生能很容易找的,最好是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

二、课堂以实验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1.让学生参与到演示实验中去

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就像到剧院里看表演,老师不仅是导演更是演员,而学生只是观众,这样的实验,学生缺乏对知识深入引导和研讨,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和亲自探索知识。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自己去做演员,自己去探索,经过分析、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则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电与热》中的焦耳定律实验。由于实验器材较少难以分组,但我没有直接演示,而是先引导学生将实验的原理弄清楚,再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出实验时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等。最后让每小组抽一个同学参与到实验中,他们有的组装器材,有的设计表格,有的读温度计,有的计时,有的记录数据分工合作。这样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演示实验中。

2.学生在分组实验中,学会自主探究

(1)能分组的绝不演示。演示实验只能让少数参与并体现到实验中带来乐趣。但绝大多数同学还只是一个观众。分组实验才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因而我将传统的演示尽数地改成了分组实验。

(2)不限制实验器材。在《影响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如果只是指导学生按教材的安排进行实验,那么实验目的单一,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在课前我没过多地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而是让学生从周围身边去找一些常见的物体,如,钢尺、乒乓球等。这些常见物体不但能顺利地帮助学生完成实验,而且还会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3)不规定实验步骤。为了给学生一个更加自主的空间,进行实验时,没有要求学生先看实验步骤,而是按自己的喜好去进行实验,只是最后由老师加以指导和点拨。

(4)不统一实验的结果。在实验后,不统一实验的结果,让学生从多个方向、多个角度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出非常开放性的实验结论。

三、增加课外实验与探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课外探究要完全依靠学生,更能体现“生本”的内涵。课外,学生如鱼得水,可以玩自己上课想玩而又不敢玩的东西。因而,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虽然前置作业有一些探究的东西,但那毕竟太少而且过于浅显。

总之,以“生本教育”为理念,以实验为平台,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轻松、愉快中得到提高,犹如鱼儿在浩瀚的大海之中,鸟儿在广阔的蓝天之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合.学术论文谋篇与发表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廖伯琴.初中版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物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雷洪,王伟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物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措施 下一篇: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