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材料丰富幼儿的自助餐式户外活动

时间:2022-03-14 12:43:56

优化材料丰富幼儿的自助餐式户外活动

摘 要: 从结构性角度而言,幼儿活动材料主要有“高结构、低结构、非结构”三种类型。“自助餐式户外活动”中材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支柱,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结构的材料,根据材料结构特点巧妙摆放,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适度调整,确保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幼儿快乐智慧地成长。

关键词: 材料 自助餐式户外活动 结构

“自助餐式户外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材料、内容及形式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愉快的感受。材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重要物质支柱,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还能有效激发幼儿活动动机和创意,引起幼儿联想和相关行为。

一、对材料结构性的认识

“自助餐式户外活动”中材料的结构性决定幼儿探索行为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华爱华老师在其研究领域提到:从结构性角度而言,主要有“高结构、低结构、非结构”三种材料类型。“高结构”材料玩法单一,指具有显性的教学目标,具有特定性探索的材料。“低结构”材料玩法多样,指具有隐性的教学目标,具有多样性探索与表现的材料。“非结构”材料无玩法限制,指价值实现具有不确定性的材料。材料的结构性程度对支持幼儿“自助餐式户外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二、本地户外活动材料的现状

材料的结构程度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而且取决于教师对材料的认识和使用。分析本地幼儿园现状,由于教师对材料结构性缺乏深入思考,在活动材料投放中存在诸多片面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结构的“自由化”。

许多教师片面认为,“自助餐式户外锻炼”时,材料尽可以随意自由,因此,教师往往会盲目投放一些材料,而未深入思考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户外活动的需要等。

(二)材料结构的“作业化”。

与上述“自由化”现象刚好相反,一些教师往往会花大精力制作一些外观精美、目标单一、玩法局限的高结构材料,这显然违背“自助餐式户外活动”的本质特征。

(三)材料结构的“形式化”。

日常活动中,我们会看到一些老师投放的材料品种丰富、形式多样,但仔细推敲,材料投放杂乱无章,并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或经验需求。

三、“自助餐式户外活动”材料优化策略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提到:要“最大限度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盒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那么,怎样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并获得发展呢?如何将目标物化在材料中促进幼儿个性化成长呢?

(一)活动前:关注需求,解读材料,适度改变。

1.让材料走在发展之前。

维果斯基指出,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认为材料应该走在幼儿发展前面。如我们向家长发出通知,请他们一起搜集活动材料或提供有合适边角料的厂家的信息,幼儿园将搜集的废旧材料存放到“材料间”,根据活动需要随时添置。

2.让材料为幼儿而改变。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当幼儿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时,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收集相关材料,但往往多渠道收集来的材料其结构性程度是随意的、多样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孩子的年龄特征,在筛选中适度改变、优化材料的结构性,使材料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如一名家长捐赠了许多长木板,材质很好,但边角有点糙且偏长,为了确保幼儿活动安全,我们将其进行打磨处理,再根据幼儿活动需要切割成若干长短不一的板块。

3.让材料玩出无痕的学习。

在自助餐式户外活动中,材料的暗示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教师的提示、指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思考点应更多地集中如何让多元目标隐藏在材料当中。尽可能拓展材料玩法,让材料多一点启发、多一点暗示,激发幼儿创意活动。

(二)活动中:巧妙摆放,目标隐藏,互补组合。

1.从空间上,进行不同结构材料的巧妙摆放。

补贴结构性的材料,如何在空间场地上呈现,无形中会推进幼儿活动发展。材料的呈现应让幼儿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无视觉障碍。如一开始,我们将材料按照结构高低分别摆放在场地四角,结果孩子们活动时基本以附近材料为主,很大程度上限制活动的创意性。后来我们将所有材料一线摆开投放在场地中间,每次活动孩子们总能目的明确地找寻自己想要的材料,活动形式随之丰富许多。

2.从组合上,让不同结构程度的材料互补组合。

不同结构的材料组合摆放,能诱发幼儿的不同行为。如可以进行高结构和低结构材料的组合摆放、高结构材料与高结构材料的组合摆放、低结构材料与低结构材料的组合摆放等,以此促进幼儿活动变化。

3.从数量上,按需要投放不同结构性程度的材料。

在材料投放上,许多老师认为“材料越多越好”,其实这往往会造成“注意分散、难以深入”的弊端。如一天只有两个班在玩,但材料与以往相同,结果出现很多孩子不停地取材料,然后守着一堆材料转来转去,无从下手。可见,投放材料数量上,应考虑材料结构与幼儿人数、兴趣等需求。

(三)活动后:适度流动,逐步调整,推进活动。

1.让不同结构程度的材料适度流动。

一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根据对幼儿活动情况的观察与判断,适度流动各类材料的交换组合,如可以在相对固定材料空间的基础上交换部分材料的投放位置。

2.新旧材料存在的比例需逐步调整。

在反复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会有所减弱,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持新旧材料的适当动态比例,使幼儿保持适度的新奇,激发良好行为动机。一方面,留下部分原有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材料,持续发现、探索,另一方面,可及时呈现新的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

四、由材料结构优化而想到的几点思考

(一)能力决定奇迹。

在“自助餐式户外活动”中,能否发挥材料多样多变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的自主能力与水平,这些能力包括“选择材料的能力、判断材料玩法的能力、协商合作的能力、创新拓展的能力”等,因此,日常保教工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二)蹲下决定视野。

教师选择材料时一定要从孩子视角看待,站在孩子角度不断思考“这些材料是否合适?如何将多元价值隐藏在材料中?如何组合不同结构性的材料?”等等问题,只有有一双孩子的眼睛,有孩子的视野,教师提供的材料才会适合孩子。

(三)观察决定行为。

蒙台梭利曾提到“不教的教育”,这个不教的教育就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不教”不等于放任,而是教育的“隐身”。由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感知运动性决定其有效学习是做中学,由于幼儿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活动往往处于无意识和盲目状态中,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谨慎介入与指导,适时适度发挥好“支点”作用。

(四)规则决定自主。

在“自助餐式户外活动”中,教师应处理好“自主”与“规则”。恰当的规则是“自助餐式户外活动”高质量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减少玩法上的规则限制,而只需要考虑一些整理材料的规则等。因此,掌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度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发挥活动“自由、自主、自发、愉悦”的精神。

材料优化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基于对幼儿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提供合适的材料,基于对幼儿观察基础上调整材料,是幼儿有效开展“自助餐式户外活动”的重要保证,走进孩子,让孩子在多结构材料中玩出快乐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刘馨,编著.学前儿童体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9.

[3]李国良,主编.幼儿园活动材料的投放.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8.

[4]郑艺,著.幼儿快乐运动教学探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效果的... 下一篇:巧抓切入点 妙设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