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3-13 11:52:51

[摘要] 目的 观察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方法 选择80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取俯卧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碎石所需的时间、清石率以及碎石率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碎石率可达100%,清石率高达95%,平均手术时间为(10±6) min;对照组碎石率为95%,清石率为80%,平均手术时间为(19±7) min。两种治疗方法的碎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清石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清石率较高,碎石时间较短。

[关键词] 腰肋悬空;仰卧位;肾镜;输尿管上段结石

[中图分类号] R69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50-02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种对肾结石以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进行治疗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术一般采取俯卧或者仰卧这两种[1]。其中,俯卧位的优点为术野较为广阔、并发症比较少以及器械操作的空间比较大,通常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采用的标准,然而俯卧位会明显地干扰到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对于合并出现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干扰特别明显。2009年9月~2010年2月本院应用潘铁军等学者设计的腰肋悬空仰卧位对肾和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可靠且安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9月~201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3~73岁。将这8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麻醉方式选择腰硬联合方案,取截石位,将输尿管导管在膀胱镜下置入患侧输尿管内;患者取仰卧位,并使用气囊或者是水袋将患侧肩部与臀部轻轻垫高,从而悬空,方便术野清晰,随后再行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术进行治疗,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案,麻醉后于患侧置入导管,患者需采取俯卧位,穿刺点选择肋下,于穿刺成功后,使用扩张器建立皮肾通道,再行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碎石处理。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碎石所需的时间、清石率以及碎石率等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碎石率可达100%,清石率高达95%,平均手术时间为(10±6) min;对照组碎石率为95%,清石率为80%,平均手术时间为(19±7) min。两种治疗方法的碎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清石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详见表1。

3 讨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这种疾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体外冲击波碎石,然而对于患者梗阻的时间比较长以及直径相对比较大的结石,在临床上往往会采用腹腔镜下的输尿管切开取石或者是开放性的输尿管切开取石。输尿管镜治疗这种类型的结石具有着较多的不确定性[2],如手术中进镜相对比较困难或者在手术过程中结石发生移位等;另一方面,腹腔镜切开取石及开放手术取石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损伤。有学者使用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这种方式对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这种疾病进行治疗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与分析了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如果手术选取的正确,对于手术的成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俯卧位一直作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标准的,然而其仍有着较多的缺点,如患者在麻醉状态之下的转换相对比较繁琐及费力;对于患者的呼吸、循环的功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3],尤其是体形比较肥胖、体质相对较差、年龄较大或者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可能会引发麻醉的相关问题、受压部位受到损伤以及颈椎的损伤等情况。近些年来,经皮肾镜手术的相关技术、碎石工具以及内镜设备不断更新和改进[4],另一方面,对于其所选取手术的研究同样从没有停止过。腰肋悬空仰卧位同时具备着俯卧位以及传统的仰卧位所具有的优点。它具有较传统仰卧位患者的耐受性好、舒适性佳以及对心肺功能产生的影响小等特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压、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全部保持平稳,手术之后对患者动脉血气进行的分析与手术之前相比均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5]。这种在手术过程中操作的幅度和空间相似于俯卧位,较为容易延伸到各肾盏,和传统的仰卧位比较能够提高清石率。

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以下优点:(1)使患者的腰肋部保持悬空,能够使进行穿刺的区域显著的增大,达到和俯卧位较为相似的穿刺区域,为穿刺各组的肾盏提供了便利,也不会对建立双通道以及多通道产生影响。(2)在对这种进行摆放时应该使患者的肢体尽可能的与手术床的边缘相靠近,相互结合建立起腰桥,保持患者的身体呈现为折,患者腰肋部的皮肤以及肌肉较为紧绷,使穿刺的路径有所缩短[6]。(3)这种能够使患者的肾脏向其肋下方移位,没有对各组肾盏(其中包含上组肾盏)进行的穿刺产生明显的限制。(4)通过胶布V型对胸腹壁以及骨盆进行固定,在对患者的进行牢固固定,同时对腹壁进一步压紧。既可以使穿刺径路缩短,又能够使肾脏的活动度减小,有助于穿刺。(5)患者采用这种患侧下肢的髋关节保持外旋以及膝关节屈曲,这种较为舒适。(6)患者的面部以及胸腹部不存在受压的风险,尤其是合并有心肺疾病以及年龄较大的患者也较容易与这种相适应。(7)一旦遇到手术过程中的大出血等状况需要进行紧急的开放手术处理的时候,只要对稍加改换,就能够直接开腹,赢得了手术抢救的时间。(8)对生命体征进行的观察较为容易,有助于发现问题以及及时进行抢救,或者及时地对麻醉方式进行更改。

[参考文献]

[1] 叶章群.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M]//那彦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3-177.

[2] Basiri A,Mohammadi Sichani M. Supin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is it really effectiv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J]. Urol J,2009,6(2):73-77.

[3] 潘铁军,彭健,叶章群,等. “腰肋悬空仰卧位”的建立及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临床研究[J]. 临床外科杂志,2010,18(4):619-621.

[4] Miano R,Scoffone C,De Nunzio,et al. Position:prone or supine is the issue of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J]. J Endourol,2010,24(11):931-938.

[5] De la Rosette JJ,Tsakiris P,Ferrandino MN,et al. Beyond prone position i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a comprehensive review[J]. European Urology,2008,54(6):1262-1269.

[6] 潘铁军,张加桥,李功成,等. 腰肋悬空仰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研究[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1,32(1):11-13.

(收稿日期:2012-08-30 本文编辑:陈 俊)

上一篇:别嘌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分... 下一篇:HPLC法测定维A酸的平衡溶解度及表观油水分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