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时间:2022-03-13 09:03:26

40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摘要] 目的 观察与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40例研究对象且对其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结论 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与治疗分析至关重要。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观察; 体会

[中图分类号] R322.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51-01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有增无减的态势。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症状不典型,因此常常导致误诊率居高不下,从而延缓了治疗时机。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加强了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1月-2011年2月在本院选取符合《内科学》[2]有关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患者共计40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辅助检查得以证实,同时对存在以下情况者给予排除:①癌性溃疡、复合性溃疡和合并存在活动性出血者;②存在消化道其他疾病以及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的其他全身性疾病者;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④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执行者。同时回顾性观察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相关资料显示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18岁-75岁、平均(55.66±1.20)岁,病程为4个月-3年、平均(23.00±10.00)个月。同时所有患者或是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方法

回顾性观察与分析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病历资料,同时参考《内科学》[2]及临床试验设计要求,设计《40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表》,并且由专人对其表中内容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详细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等。

1.3 治疗方法

首先改变以往诸如吸烟、酗酒、过饱或睡前进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减少或是避免食用诸如浓茶、咖啡等能够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食物;其次针对夜间症状显著者或是咽喉部存在症状者给予床头抬高20cm处理、肥胖者给予相应减轻体重;另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H2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抗酸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黏膜保护剂,三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一个疗程;以上治疗措施无效时则给予介入和手术等治疗进行处理。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2]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参考《内科学》进行评定,即①临床显效:治疗后患者主要反流症状、食管外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缓解,内镜检查提示食管胃黏膜恢复正常;②有效:主要反流症状及食管外症状改善,体征缓解,内镜检查显示食管胃黏膜病变好转;③无效:患者临床表现和以往无任何变化。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观察到的全部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同组中多个构成比比较的x2检验。p

2 结果

2.1 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表现观察结果:反酸烧心34例、占85.00%,食物反流33例、占82.50%,胸痛31例、占77.50%,呃逆23例、占57.50%,咽喉不适14例、占35.00%,咳嗽4例、占10.00%,上腹压痛39例、占97.50%。

2.2 40例患者胃食管反流病分类:反流性食管炎27例、占67.50%,非糜烂性反流病12例、占30.00%,Barrett食管病1例、占2.50%。其中以反流性食管炎所占比例最高,x2=21.92、p

2.3 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显效31例、占77.50%,有效8例、占20.00%,无效1例、占2.50%,总有效为39例、占97.50%。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x2=31.21、p

3 体会

胃食管反流病[3]是指胃内容物或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咽喉,乃至到达呼吸道等部位,临床上将该病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Barrett食管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比如从本次观察的相关数据可知4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仅存在着烧心、恶心等胃部不适外,还存在诸如胸痛、咳嗽等呼吸系统相关症状且所占比例较高,因此给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增加了一定难度,进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巨大影响。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不仅要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同时还应结合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全面考虑给予最终结论,例如内镜检查、病理情况、食管24小时pH监测和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等;另外如果患者临床表现十分典型、但是内镜检查显示为阴性,这样便提醒临床医师对于该病的诊断应慎重,同时进行下一步的相关检查;而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更应提高警惕,需结合更加全面的临床资料进行诊断,从而降低误诊率的发生。

其次一旦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即应给予相应分型进行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例如按照该病的治疗原则应给予H2受体拮抗剂、促胃肠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以及黏膜保护剂等的联合疗法,从而达到抑酸、减轻反流、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保护黏膜的目的,例如本次我们按照此种原则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7.50%,说明本次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总而言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多样,因此加强对该病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研究不仅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对促进患者康复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旭东,王萍,卞立群,等.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8,13(1):22-23.

[2]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50-360.

[3] 田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344):11-12.

上一篇:临床应用中药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 下一篇:宫角妊娠30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