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小儿腹泻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03 10:33:42

40例小儿腹泻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小儿腹泻患者护理活动,并总结小儿腹泻的护理经验,为临床小儿腹泻护理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优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总有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小儿腹泻;优质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1-010-02

腹泻是常见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由多种病原菌和多因素引起的腹泻和电解质絮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小儿腹泻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大和大便形状改变;因婴幼儿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活性较低,从而致使婴幼儿消化和代谢出现障碍引发腹泻。腹泻受外界影响较大,如气候、温度、饮食等,腹泻在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如何通过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实现腹泻患儿治愈率的提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非常关键。笔者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呈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且大便性状为蛋花汤状和稀水状,且部分患者伴有发烧、呕吐症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8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42±0.97)岁;体重11-25kg,平均体重为(14.73±2.67)kg;病程为1-4天,平均病程为(1.65±0.42)天。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为(3.67±1.09)岁;体重11-22kg,平均体重为(16.02±3.21)kg;病程为1-4天,平均病程为(1.82±0.39)天。观察组一般资料(如性别组成、年龄、病程、患病程度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治疗和护理干预,如退烧、止泻、营养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按照患者病情发展做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优质的综合性护理。患者病情观察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高温患者采取技术降温措施,一般采取物理降温。观察并记录患者大便次数、大便形状,并通过观察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尿量等确定患者脱水程度,轻中度脱水患者可通过口服ORS补液,重度脱水患者需静脉滴注,滴注要先先补盐后补糖;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年龄教授喂养方法,给予病患者易消化、高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需母乳喂养的患者,母体应尽量少食油腻食物,喂养前喝适量温水,鼓励患者多喝水,防止缺水和水电解质失衡,对于呕吐严重患者,应采取静脉滴注且做禁食处理;隔离护理。对于感染性腹泻患者要加强隔离工作,如餐具、衣物等专人使用,且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杀菌。护理人员护理实施前,应洗净双手以避免较差传染,而患者饭前便后必须使用肥皂或消毒液清洗双手;并发症护理。患者大便后选择软纸擦屁股,并用温水清洗周围,保持清洁和干燥性。如发生红臀,及时用药膏擦抹周围皮肤,降低局部刺激,避免并发症严重化;心理护理。小儿患者腹泻食欲不振、烦躁,加之静脉滴注所带来疼痛,患者多出现焦急、忧虑和恐惧心理,不愿主动配合治疗。应加大心理护理力度,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向家属讲解疾病知识、预防、营养补充方式。

1.3疗效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患者治疗2-3天,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形状恢复正常,小儿身体恢复健康;有效:经过2-3天治疗,患者临床病症好转,但并未完全消失,仍需继续开展治疗;无效:患者治疗2-3天后,病情未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全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疗效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95.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研究复方苷草酸苷在治疗慢性荨麻疹中的药物经... 下一篇:做一个勇于担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