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时间:2022-03-13 02:58:01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摘要: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资产总量在国有企业居首位,财务风险控制对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当前,电力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进一步深化,为电力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利益格局日益复杂,也使电力企业经营及财务风险不断加大。防范和控制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已成为电力企业现实而紧迫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与控制

电力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有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性风险、自然风险、经营性风险等,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一、电力企业外部财务风险防范

1、政策性风险的应对

电力企业作为国家骨干企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贯彻国家方针政策方面责无旁贷。对于政策性风险电力企业虽然无法左右,但可以积极应对,争取政策倾斜。在高负债还贷压力日增的情况下,争取优惠贷款利率政策。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高耗能产业巨大用电需求面前,争取国家电价政策,以减少高耗能产业以电价的方式将其较高的财务风险转移给电力企业。

2、采用风险转移法,将自然风险通过保险这一有效手段化解

目前电力设备面临外力损害的现象较为普遍,诸如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缴纳保费的方式,达到控制风险损失成本的目的,将特定时期的风险分解,减少资金暂时性短缺影响正常经营,将风险转移,减少因风险损失的发生而导致的财务困难,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电力企业内部财务风险防范

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就是由于企业内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的存在,企业外部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内部财务风险可以采用有效的经营管理使之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研究探讨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对企业风险控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且有其鲜明行业特点的电力企业来说,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应着力针对内部经营管理层面的风险来制定对策。

1、加强企业稳健发展动力是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主要手段

企业发展讲求“攻守平衡”、“攻有序,守有节”。 “增收节支”、“开源节流”都是把“增收”和“开源”放在首位。同样,企业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也是为了企业的稳健发展。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价值或财富的创造,企业财富积累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战略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过程。企业只有处理好短期利润增长和长期财富积累的关系,才能迅速有效地防范控制风险。因此,要制定合乎逻辑的增长趋势,对业绩成果应考虑其合理性。企业收益分配必须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着重倾斜于培养企业稳健发展动力这一方面,同时兼顾各出资方的利益,制定出合理的分配政策,达到各方面的有效均衡。

2、积极研究创新融资手段,拓宽融资渠道,筹措资金,控制筹资风险

电力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新建和设备更新改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现阶段电力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这对电力企业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电力企业一方面要理顺融资理财的外部环境,争取各方面的政策优惠,一方面要优化融资理财的内部环境,同时要逐渐扩大融资途径,可以采取剥离优良资产上市融资,或者剥离不良资产,通过“债转股”方式,将银行对电力企业的债权转变为阶段性的股权。

3、积极开拓电力营销市场,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2005年12月国家电监会《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和《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三个文件的出台,构建了电力市场的政策框架,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进入实施阶段。电力企业可以探索电力期货市场开发前景,利用市场竞价模式为电力商品提供一种新的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工具,同时也将为电力企业多方位融资提供了新的渠道。

4、充分利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果,为企业决策提供保证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为实现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高度集中管理、控制和优化资源配置,迅速地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提供了技术操作平台。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具有先进企业资源管理理念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准确及时地反映各方面的动态信息,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使财务预算适时动态调整,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优化企业决策。

5、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方面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应着重从“人、事、钱、物”四方面考量,作为执行人员其个人职业道德和素养最为重要,企业必须强化对人的管理和监督。作为“事”,合法的财务收支活动必须纳入企业的计划管理,不合理的开支将会给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的风险。作为“钱、物”,应该给企业带来充分的利用和最大的效能。

6、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还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控制电价机制风险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但目前企业成本不实、会计信息的失真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主要表现在资本性支出和费用类支出的混淆,主业和辅业费用成本界限不清及虚增关联交易。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导致错误的宏观或微观的经济决策。特别对于电价机制来说影响更大,而电价的高低决定着财务风险的大小。

7、借助全面预算管理搭桥,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继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预算各明细指标的控制,可以有效地监控经营管理,实施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控制,通过对资金的重点控制,可以控制现金流量,发挥整个企业资金的作用,有效利用资金,实现资源整合,减少财务费用,降低财务风险。

8、探索电费回收管理新方式,积极控制电费回收风险

电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用户欠交电费问题。积极探索电费回收的新型管理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风险转移方法,将困扰电力企业的外欠电费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利用相关业务进行风险转移。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探索解决电力企业外欠电费问题的有效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折扣或其他方式将外欠电费转移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风险担保等综合。借此企业可以收回帐款,加快现金流动,其实质在于债权的转让。

9、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全员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缺少了文化就会缺少凝聚力,就难以在市场谋发展。电力企业要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要求,建立能够体现“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精神的企业文化,努力在员工中培育企业精神,锻炼企业灵魂,让员工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落实企业理念,促进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和稳定发展,着力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全员风险防范意识。

三、小结

总之,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之中。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及财务人员必须提高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效规避风险,确保企业稳健经营、健康发展。

上一篇: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