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念人”到“现实人”

时间:2022-03-13 12:48:16

从“理念人”到“现实人”

[摘要]对人之本质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学术生涯始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马克思对人之本质的理解也在不断发生这变化。文章通过对马克思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本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人类学笔记》中关于人本质的比较,对马克思在人之本质上的认识之变化进行了梳理,并指出这种变化是与马克思的研究旨趣的转向存在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类学笔记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8-0052-02

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是纵贯马克思整个学术生涯的重要主题之一,马克思在许多作品中对人的本质究竟为何的问题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则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中提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不过,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绝非一蹴而就。马克思分别于学术生涯早期和晚期所著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人类学笔记》可为我们反映他在对人之本质认识上的变化过程。《手稿》所讨论的人的异化、私有制问题都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分析息息相关,不过在《手稿》中所讨论的“人”仍然是一种理念性的构建。到了《人类学笔记》那里,马克思却从以摩尔根为代表的一批人类学家的著作出发对人类早期社会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论证,并由此对人的本质展开论述。在本文中,笔者也将通过对于这两本著作的分析与比较,来进一步发掘这两个不同角度之间的差别与内在联系。

一、“自由自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之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以对费尔巴哈等哲学家们对于人的本质研究的批判和吸收为基础的。费尔巴哈在对于人的本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类本质”的观点:所谓“类本质”即“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做对象”的意识。在《手稿》中马克思也借用了“类本质”这一概念,提出了“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论断。不过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的内涵已与费尔巴哈所提出的“类本质”有着极大的不同。在马克思看来,“类”是指人实现自己本质的同时,对于人自身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社会本质所进行的改造。与费尔巴哈强调作为集体的“类本质”不同,马克思认为个人也同样属于“类本质”所描述的范畴。更重要的是,通过引进劳动的概念,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在他看来,“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马克思这种对“类本质”的论述方法已不再将拘泥于费尔巴哈等人从人的共同性中探讨人的本质的研究路径。也正是在这一突破的基础上,马克思最终提出了自己的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人的本质为自由自觉的活动。

在马克思看来,正是因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才使对象化的劳动成为了确认人自身的本质的关键。基于这一论断,马克思进而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考察,并指出私有制所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是使本应该对于外在世界进行改造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异化成了维持生存的方式,进而丧失了作为人的本质的特征。因此人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劳动与动物为了自身生存进行的活动没有区别。可以说,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考察最终导向了他对于“异化”问题的研究,并最终让马克思提出了私有制并非是人类天性的产物,而且也最终会走向灭亡的看法,不过《手稿》中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探讨带有着很强的逻辑推演的意味。在《手稿》中的“人”只是基于理念性的人,明显缺少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实证性支持。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仍是从哲学思辨上来思考人的本质,而没有做到将人放在历史与实践中进行探索。直到系统研习了人类学对原始社会形态的研究后,马克思才真正得以站在历史的视角上考察人的本质问题。

二、从原始社会探究人的本质――马克思晚年时期的人类学研究

马克思对人类学研究是指是其晚年(1879-1882年)时期对摩尔根、柯瓦列夫斯基、梅恩、拉伯克、菲尔等人类学家的著作所写下的一系列详尽的读书笔记,通常学者们将这批读书笔记统称为“人类学笔记”。马克思在晚年会转向人类学领域的研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马克思晚年时期欧洲的学术界对“东方社会”的研究的发展让他认识到“东方社会”中的社会发展路径同西方社会发展路径的差异。其次,人类学对于“东方社会”的研究又为马克思提供了翔实、丰富的材料,从而使他能够不再局限于学理上的思辨,从“现实的人”的角度来探索人的本质。

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在其提出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人类学学者们在所谓前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田野调查中积累下来的材料对原始社会存在状态、私有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在对原始社会形态的考察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充实了他对于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认识。在他看来,原始社会时期存在着一个没有阶级、家庭的公有制性质的社会,这意味着私有制并非是一开始就有的制度。“人类社会的原始群状态,没有婚姻和家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共同生活和相同的营生”。在马克思看来,亚细亚生产方式保存了许多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的生产方式特征,。因此,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关的原始社会人类历史的考察与分析,马克思以实证性的材料证明自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论断,即私有制社会之前的存在一个未被异化的“真正的人的社会”。

在私有制的产生过程的分析上,马克思借鉴的是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对于私有制起源的研究。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将财产关系作为他对私有制起源分析的切入点。在摩尔根看来,财产是人类的生产力进步的一个必然产物。随着物质生产技术的进步,剩余产品也势必将不断积累,而这也必然在氏族社会里产生如何进行分配这些剩余物的问题。可以看到,在《人类学笔记》中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一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出现的制度。通过对于私有制的起源的论证,马克思也证明了亚当・斯密等学者提出的“私有制是符合人的天性”之论断的错误。因为私有制以及财产观念本身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产物,其也都经历了一个由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它们在未来也必会消亡。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中对人类早期社会的私有制起源以及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时人的存在状态的分析,实际上也是对《手稿》中思路的一种发展。正是通过对原始社会形态的分析,马克思对其早年间对原始社会时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推测进行了历史的论证。由此马克思才得以将他在《手稿》所提出的“理念人”置于现实的历史环境中去探讨,最终使之变为了“现实人”。这也使得马克思对于人的考察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脱离,转向了一种以实践为基准的视域,这也最终扩展了他对于人的本质的研究。

三、从研究取向的转变看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解的变化

《手稿》和《人类学笔记》分别是马克思学术生涯早期和晚期的重要作品,而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究可以说是贯穿于这两部著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在对人之本质的认识上的不断深入,及其在研究方法上的转向。通过这两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从“理念人”到“现实人”的变化过程。

由对《手稿》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其学术生涯早期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究受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思辨研究方法影响较深。在继承了这些哲学家们对于人的本质的论述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确定了人类“自由自决的活动”的本质。当然,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运用的主要还是逻辑上的推理,因此在手稿中的“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于理念当中的“人”。这种对理念意义上的“人”的论述究竟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只能在实证的考察后才能得知。《人类学笔记》便是马克思将“理念人”置于具体历史环境中的尝试。通过对原始社会发展过程的论证,马克思成功的升华了自己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通过借助摩尔根等人类学家们的研究成果,马克思对古代东方社会发展进行了细致分析。由此马克思也得以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考察人的对象化劳动及其自我实现过程。通过这些实证研究,马克思才真正做到了以实践作为切入口来考察自己在《手稿》中所的“理念人”,并成功的将其转化为存在于实践及历史意义上的,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现实人。

参考文献:

[1]卡尔・马克思.科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其解体的原因、进程和结果》一书摘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3.

[2]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0.

[4]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9.

[5]路易斯・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7.

上一篇:CM是ICM的所属吗? 下一篇:高职《建筑工程列项与算量》课程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