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绘画创造力

时间:2022-03-12 10:22:57

如何提升小学生的绘画创造力

摘 要:小学美术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升华情感体验,提高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力;教学

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情感的丰富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一节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必须可以使学生从学习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主动动手,大胆思考,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成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都比较强烈,在白纸上写写画画也是他们的天性,但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此时所生的绘画兴趣也只是暂时的,教师应该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化短暂为长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流露情感,尽情想象,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索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年龄和个性特征去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在美术设计应用课上,我让学生以日常生活中的废弃报纸、电线、饮料瓶、纸盒等为道具,结合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废为宝,将废弃物变成工艺品。课堂上我提问:同学们,现在我国塑料污染十分严重,大家都开动脑筋想想,怎样做才能将这些废弃物二次利用呢?这样一来,学生必然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动手实践,这样一来,创造力不就逐渐培养起来了吗?

二、开展绘画类竞赛活动

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放弃传统课堂一口气讲到下课的教学模式;不要只注重教会学生怎样画画,怎样做手工,因为这样只会让学生被动地学习,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而尴尬,学生的创造力更是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另外,大家都知道,鼓励与表扬可以给人动力,所以教师可以针对这点适当地设计一些绘画竞赛类活动,借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造力。这种比赛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需求,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群体意识。

总之,创造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艺术类科目所必备的能力,还是学生在日后工作和学习中的不竭动力。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意义,看清创造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备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锻炼才能拥有的。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合理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处在和谐的美术学习环境中,广阔的创造空间中。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自由想象、开拓创新,并最终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爱华.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2]王玮.巧激学习兴趣,妙提学生素质[J].美术教育研究,2010(04).

[3]耿东宁.创意美术里的童话世界[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3).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一实验小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个性化与生活化教学之间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