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时间:2022-03-12 08:15:31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居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们民族的心灵和文化归宿又在何方?这是摆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道时代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传递了我们今天常常提到的一种文化困惑,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王石在美国留学时发出了感悟,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就不知道我们到哪里去。而同志关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论述,则给了这道问题一个明确的答案。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不忘本来,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母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每个中国人无法割断的精神血脉。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中华传统道德,在今天看来尽管确有陈腐甚至糟粕的成分,但从总体上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传统道德的精华,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恒久价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追求;“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在各个时代都闪耀着伟大的理性与人格的光辉。在今天,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立足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开辟未来,离不开对优秀传统美德的传承创新。民族复兴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如果完全脱离了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灵魂和价值归依。历史上的大国崛起,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通过抛弃本国的道德文化,换来前进道路上的“轻装前进”,相反,多数国家在传播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时可谓“不遗余力”。现实地看,中华儒家文化和儒家道德伦理,与经济发展及国家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看如何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取其精华善加利用。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快速发展已有明证。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开辟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就必须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其得到新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脚下踏空,复兴之翼就飞不起来。挖空历史,必然掉入自己布下的大坑。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批判曾是那样的坚决彻底,毁坏是那样的狂热惨烈。结果导致了今天的“文化断层”和“道德滑坡”。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多,有些人身上充满戾气;个别人无知无畏、肆意妄为,因为他们“什么都不信”。在一些外国人眼中,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已经被破坏。现在,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相称,连韩国这样的小国,文化产品出口,也包含自身道德和价值观念的输出,都已经把我们抛在身后。如果我们只是经济发展上去了,在道德和文化上立不住,我们的复兴就可能只是机器的咆哮,物质的盛宴,而不是能够把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推之于世界的巨人崛起。

新儒家代表人物唐君毅先生曾提出“保守”民族文化的口号。“此所谓保守,是本于我们所依根以存在者这深度强度的自觉。”“而我若为华夏子孙,则虽海枯石烂,亦不忘其本,由是而我之生命存在之意义与价值,即与数千载之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古今圣贤,如血肉之不可分。”在这里,“保守”并非贬义,而是一种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主体自觉。在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时候,特别是其中精华的时候,我们不妨来一点这样的“保守”精神,少一些决绝与抛弃,多一份坚守与传承。

上一篇:好公司: A股最赚钱公司100强 下一篇:4月份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