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

时间:2022-03-12 06:33:16

如何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的智力和创新意识,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环节。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因素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均要求学生平等地完成同样数量、同样难做的作业,于是往往出现两种现象:一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感觉题目机械简单,形式乏味;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感觉承受不了,于是作业拖拉、抄袭等现象不断发生,久而久之,各类学生对数学作业都失去兴趣,学习成绩无法提高。我认为,为使作业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的目的,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和重点,充分考虑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既切切实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又使各类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度、多层次的作业,既要规定必须完成的部分,同时又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参照别人成功的经验,我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型: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识;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拓展题,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规定:A类题人人必做,B类和C类可以自主选择,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实践证明:这种“作业超市”的形式,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的同时,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激发和增强,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颖、有趣。针对学生喜欢听神话故事的特点,在学习了“我们去植树”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听说花果山将要建成世界闻名的旅游风景区。唐僧决定带领三个徒弟一起去花果山参加植树造林,他们打算在花果山到水帘洞的大道两旁种上雪松,唐僧给三个徒弟这样一个题目:从花果山到水帘洞共长580米,每10米栽一颗雪松,共需多少棵雪松?八戒的算式是:580÷10×2=116(棵);沙僧的算式是:580÷10×2+1=117(棵);孙悟空的算式是:580÷10×2+2=118(棵),到底谁的算式对呢?

这种寓知识于故事之中,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情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对这类题型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凡遇到此类问题,学生都能很正确地解答。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应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为学生所喜爱,同时也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学习“年、月、日”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个与自己生活、学习相关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后,我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对学校校园进行测量,并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平面图。在学完平面图之后,要求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用七巧板拼出了正方形、梯形等。用折叠的办法判断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许多抽象、枯燥的数学符号变成了易于接受的感性认识,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创新性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型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促进学生思维发散,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大胆创新。

如在学习“百分率应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六年级(3)班有学生48人,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10元的书,书店规定:凡一次性购50本或50本以上者可给予打9折优惠,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出了四种方案:(1)每个学生单独购买,全班共付10×48=48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50本,全班共付:10×90%×50=450(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付30元;(3)多买的2本书再按9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10×90%×50-10×90%×2=432(元);(4)多买的2本书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10×90%×50-10×2=430(元)。通过比较,发现后两者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类开放性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从中发现最有效果的解决问题方法。这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应确立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作业观,把学生从过多的作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上一篇: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对普通高校足球课程“竞赛教学”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