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2-03-12 04:48:22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因犯重婚罪,可能被提起公诉。这是我国部级领导干部中,因婚姻问题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案。(《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2月6日)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破坏我国一夫一妻制婚姻制度,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可以是公诉,也可以是自诉。刑法在规定侵犯人身权利犯罪的时候,对有些犯罪(譬如虐待罪)要求必须是告诉才处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重婚犯罪侵犯夫妻一方的民事权利,所以,一般由受害人提起刑事诉讼。但是否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人们还不得而知。

从理论上来说,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检察机关在立案侦查的时候,应当考虑到受害人的主观愿望。可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司法机关对法律的适用作出扩大解释,把没有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认定为重婚罪,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男女在婚姻关系之外的交往都可能涉嫌犯罪。在现代化大都市,已婚男女为了节省住房开支,在单位附近租房同居,如果发生感情或者,那么,有可能构成犯罪。考虑到本案当事人天各一方,并未长时间生活居住在一起,属于典型的露水姻缘,因而如果认定重婚,显然与法理和情理不合。这种类似于包养情人的做法,在政界和商界并不鲜见。如果追究他们的重婚罪,那么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因此而锒铛入狱。

这一案件产生的最大示范效应是,今后如果与配偶之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万不可动感情,以夫妻的身份粘在一起,否则,司法机关可在两情相悦之时,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

在现代社会,爱情与具有分离的趋势,男女之间的交往总是以追求爱情开始,以满足而告终。如果司法机关介入公民之间的感情领域,根据重婚罪的规定,区分男女之间性关系的性质,那么,不仅增加了司法机关的工作难度,而且浪费了国家宝贵的司法资源。立法者之所以将重婚罪牢牢地限制在婚姻关系之中,目的是为了维护我国的婚姻制度,不能也没有必要利用刑罚的手段维护夫妻之间的感情和性关系。所以,司法机关在追究行为人重婚罪的时候,必须把是否登记结婚作为构成重婚罪的首要条件。如果采用欺骗的手段登记结婚,那么,行为人不仅欺骗了对方的感情,而且也破坏了我国的婚姻登记制度,是一种具有主观恶性的犯罪行为。如果只是私下交往,没有破坏现存的婚姻关系,更没有采取欺骗手段登记结婚,那么,司法机关不应介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坦率地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扩大了我国刑罚的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了办案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如果重婚罪的设立只是为了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那么,今后应该考虑修改刑法,将这一类案件设计成为自诉案件,受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当事人采用欺骗的手段登记结婚,那么不仅侵犯原配的人身权利,而且破坏了婚姻登记管理秩序,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总之,重婚罪的价值取向在于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如果受害人没有提讼,而行为人的行为又不具有明显的社会危害性,那么,司法机关最好不要介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否则,就会违反罪刑相当的原则,也背离了立法者的初衷。

上一篇:应充分评估水上步行街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 下一篇:政府不应助长“自拍影视剧”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