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常立志\立长志――试论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

时间:2022-03-11 11:06:29

立志\常立志\立长志――试论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简言之就是在对个体基本条件的分析基础上,确定个体奋斗目标并努力加以实践的过程。可以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是对自己职业路线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文章也立足于这种理念,希望通过对如何立志,常立志和立长志的相互关系及其运用等问题的探讨,来揭示如何在动态的自我发展过程中正确把握职业规划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立志 职业目标确定 动态性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060-02

自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与其相关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综合各方观点,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被认为是针对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职业目标,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的动态性过程。简言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立志的过程,一个努力去达到期望目标的过程。那么,如果我们把大学生对职业的愿景比喻成一次长途旅行,目的地就可以被看作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但这个目标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它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就象是中转站。我们不能完全预测到抵达旅途下一站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因为抵达站点的方式和路径有很多种选择,同样个体一生的职业之旅也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通过在不同阶段对自身的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不断的纠正和完善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

一、西方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发展较早,也较为成熟,基本已经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例如,美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职业介绍与就业辅导中心”;加拿大的“学生顾问处”、“就业办公室”;澳大利亚的“就业服务中心”;日本的“就职科”、“就职指导部”等等。虽然称谓不一,但实质上都是高校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它们对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好的就业发挥了充分的作用。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剧以及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使得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就应运而生,并且在经过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之后,进入成熟和完善阶段。美国社会当时的情况,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状况有类似性,所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首先对美国就业指导发展历程进行简单的了解。第一阶段(1908-1942),就业指导理论的初建时期。其代表是1908年,美国教授帕森斯(Parsons)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他首次提出“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这一术语,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1939年,威廉姆逊在其基础上提出就业指导应包括分析、综合、诊断、预后、咨询、追踪六个步骤。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特点是对个体的就业指导带有明显的教导意义。第二阶段(1942-1951),重视个体发展的时期。其代表是1942年罗杰斯出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特点是不再提出直接的建议,而是强调个体自我发现的能力,充分尊重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第三阶段(1951-1971),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时期。其代表是1951年金斯伯格的《职业选择》,将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三个时期;1957年舒伯出版的《职业生涯心理学》,则首次使用了职业生涯这一概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个体终生经历所有职位的完整过程,并为职业生涯发展列出了12项基本命题和5个发展时期(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是就业指导完成了由表态向动态的转变。第四阶段(1971年至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职业生涯辅导理论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比如,罗伊(Roe)的人格理论、鲍丁(Bording)的心理动力理论、霍兰德(Holland)的类型论等等。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是对个体一生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的重视,强调就业指导在不同阶段中应不断完善,强调个性化和本土化。

纵观美国就业指导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理论虽然产生于实践,但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反馈检验。就业指导理论的发展由简单的直接建议,到尊重个体的个性,再到生涯辅导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最后到强调就业指导贯穿个体一生的全过程。这就说明,我们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就业指导理论的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再结合中国当下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化创新。而我国在2000年全面实行自主择业制度后,各高校虽然相继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但却流于形式或仅仅是应急性的,只在学生临近毕业时,才组织一些就业信息服务、就业专题讲座、就业专场招聘等等活动,这些急功近利的作法,只看重就业率,而忽视了就业率背后隐藏的就业技能培养。

二、职业目标确定的动态性分析

那么,我们了解西方职业规划的成功经验和发展历程,就是为了少走弯路,能更有效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教育。由前述我们已经知道,职业生涯规划简单的说就是对职业目标的探索过程。那么什么是职业目标?笔者认为,职业目标是从个体的兴趣出发,结合其优劣势,从而希望达到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兴趣,兴趣是效率的保证,不仅体现在即将从事的职业中,更体现在能否高效率实施职业目标方案的过程中;二是自身优劣势,这是指我们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扬长避短,从而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三是指职业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职业虽然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个体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往往会影响到其生活品质、生活情绪、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因此对生活状态的追求,实际上就是以个体职业追求为基础的。

法国人巴斯德说:“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很好的诠释了工作目标和立志的关系,因此我们把职业目标确定简言之就是立志。既然人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立志就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亘古至今,但凡有雄才大略之人,无一不志存高远。较之于普通人如我们,从小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长大了想做什么?人在涉世之初,并不完全能够理解立志的意义,更多的是梦想,随着知识结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我们才有了志的概念。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少年时便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人贵有志,少年时期确定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虽然这个过程充满了坎坷和挫折,因为有志,便可以勇于承受,顽强拼博。但我们所说的立志,更多是指立“大志”,一种远期的所期望达到的生活状态。人们常说“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就是指的这个意思,“立长志”要求我们坚定一个目标,契而不舍。在这个层面上,“立长志”等同于“大志”或“立志”。但志向越大并非越好,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主客观条件有优有劣,如果我们不依据自身能力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那么,我们就需要把立志看做一个长期过程,由一个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依据自身能力的变化,知识结构的积累,客观环境的限制进行阶段性目标的确定。也就是说把“大志”分解为“小志”,一步步的去完成可行性目标。笔者所指的“常立志”意即于此。当然“常立志”不是对“立长志”的大幅更改,动摇“立志”的基础,更不是经常性的对志向进行变化,而是根据条件的变化进行小幅度的调整。有位法学专业学生小李,受其从事律师工作的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律师。可当进入大学初始,他发现社会虽然对法律工作者的需求很大,但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进入到这一行业。通过一番调查,原来是入行门槛较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而且参加司法考试要求具备本科文凭,这就使得刚出校门的法律专业学生面临无法就业的局面。思考再三,还在上大一的小李决定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把考研做为自己的短期目标,而研究生期间再积极准备司法考试。这就是动态性,对目标的不断调整必须建立在对自己兴趣和行业背景熟悉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捷径。

那么处理好“立长志”和“常立志”的关系,就要弄清楚“立长志”属人生观、价值观的确定,是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的基础,基础不能变。“常立志”是自己在实践职业目标规划时,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客观实际不断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在面临多种选择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最佳方案。掌握好这一动态性原则,才能更好的完成职业目标的确定。

三、职业目标确定的实践运用

1.兴趣是职业目标确定的效率基础。研究表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职业兴趣相吻合,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能长时间地保持高效率的工作而不疲劳;反之,在这方面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感到厌倦和疲劳。

我们对于某种事物或者某样东西的痴迷,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引发探索,再由探索引向成功,而成功的喜悦又促使我们不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使成功形成一种习惯。由此可见,我们对职业目标的选择,必须以兴趣为基础,才能产生高效率的成果,这也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有明确的兴趣作为指引,也可以对在校学生将来所从事行业的工作态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不要把兴趣当作职业兴趣,比如:你可以很喜欢小孩子,但你可能不愿意去做一个幼儿园老师。职业兴趣是建立在对工作的熟悉程度、舒适度、满意度以及个人能力之上的。

2.选择是职业目标确定的方向重点。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决定,从穿衣、吃饭,到恋爱、结婚等。有时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让自己少则一时不快,多则悔恨终身,所以很容易觉得更多选择要比更少好。但是更多的选择导致你花费大量时间权衡利弊,同时也增加了你犯错误的机率。还有就是会感到不满足于自己的选择,害怕错过一个更好的机会。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迷倒了不少女人。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喜欢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婚姻和不结婚的好处与坏处分别罗列出来,才发现,好坏均等,真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抉择而无法取舍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对女人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她,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两年后,哲学家抑郁成疾。死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了一段对人生的注解――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选择的矛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体现,但它对有些人的影响更大。那些希望结果更好的人,会在作出决定之前分析所有可能性并找到最好的那个。其实,如果你愿意选择第一个能满足自己要求的选项就很好。即便它不一定是最好的,却依然会让你高兴。这就是选择,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早立志,早决断,想做的事情应该趁早去做。

3.实践是职业目标确定的必要积累。我国高校一般把专业实践环节安排在大四,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即将离开学校时,才能接触到本专业的相关职业信息,这常常使大学生感觉到可能并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又无法重新选择,不少人开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逃避就业的情况,甚至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就业。所以,一是大学生不要坐等学校的统一安排,应该早早地去接触本专业的行业状况;二是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后,及时开展相关职业背景介绍、参观相关行业工作环境等活动,使大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职业内容,然后依自身的兴趣及特点,进行专业选择和调整。

那么对于即将走出校门,或者是已经大二大三的同学们来说,专业与兴趣相背离怎么办?其实,专业无贵贱、学校无高低,专业学习,更多的是给大学生们形成一个思维框架,一种学习能力,一种生存技巧。走出校门,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或者重新消化。那么对现在的专业不感兴趣时,要努力发掘自己的其他优势,比如沟通、写作、语言、社交、计算机等等能力,让这些特长与爱好进行踏实的积累之后,再加上你的专业知识基础,就会在走出校门之后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

4.坚持是职业目标确定的成败关键。曾国藩说过:“志、识、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学河伯观海,如井蛙窥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这个“恒”字便是坚持,有志易,坚持难。关于持之以恒,曾氏本人也言行一致。他曾经嗜好吸水烟,后来他要戒绝,但也不太容易,他对其弟说:“自戒潮烟以来,心神仿徨几若无主。遇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斧沉舟之势,诅有济哉?”曾国藩硬是凭借坚忍的毅力将烟戒绝,不能不说是坚持的结果。

坚持是实现一切志向的关键,可以说,事业的成功就是坚持的结果。但我们所指的坚持,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坚持,而是具有理性的坚持。比如我们所说的“常立志”,这是短期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其所掌握的资料多,把握也较大,这种情况下,就要有恒心,不达目的决不停止。那么“立长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间会发生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不知路如何走的情况下,要多思考分析,在坚持中不断的多方向探索,收集相关的感性材料,克服盲目性,但大方向不能变,我们的“立长志”不能变,目标调整的动态性只是为了我们少走弯路,有恒心有智慧才能找到成功的路径。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对自己职业目标不断探索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立志是基础,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有志者无不成之事”。“立长志”是方向,奋斗的决心和终极目标不可轻易动摇。而“常立志”是智慧,要求我们根据现实条件的不断变化,而对短期目标的调整和修正,以期更有效、更快捷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

参考文献:

1.牟海萍.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历史嬗变.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雷乐耕,立志论.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3)

3.辛举,宋科暖,于瑞平,论立志.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杭州 310035)

(责编:吕尚)

上一篇:六西格玛与ISO9000的整合研究 下一篇: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