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护者接受鼻饲培训对居家老年鼻饲患者鼻饲效果的研究

时间:2022-03-11 09:12:45

照护者接受鼻饲培训对居家老年鼻饲患者鼻饲效果的研究

【摘 要】目的:照护者接受鼻饲培训后对长期居家老年鼻饲患者鼻饲效果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09年3月一2012年8月的43例老年鼻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由护士鼻饲,出院前一周护士培训照护者,考核合格后,患者出院回家由照护者鼻饲,护士予以上门指导或电话指导,一个月后,观察老年鼻饲患者在医院和家里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照护者鼻饲能力情况、3个月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老年鼻饲患者住院和居家鼻饲并发症、营养状况、照护者鼻饲能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照护者;老年;鼻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19-02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就我国而言,卫生资源紧缺,患者不能长期住院,另一方面,大多数患者无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长期住院。由于各种病因不能经口进食而由胃管供给营养的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存在,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2].本研究对出院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照护者进行鼻饲专项专业指导,观察居家老年鼻饲患者鼻饲的效果包括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照护者的鼻饲能力情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照护者入选标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应急观察表达能力,年龄30-55岁,以女性为主,研究期间照护者固定。患者入选标准:年龄60岁以上,疾病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除需鼻饲外均符合出院条件,家里备家用吸痰器和氧气枕应急用。排除标准:患者或家属不愿意或者配合欠佳者、照护者培训不合格者、观察期内非鼻饲引起的疾病复发者。

1.2 方法

.照护者的培训:患者出院前一周,由护士对照护者进行鼻饲专项培训,内容包括患者鼻饲的理由、鼻饲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防止误吸及误吸时的紧急处置、鼻饲液的合理配置及营养搭配、如何防止便秘和腹泻、如何防止滑管和堵管等、如何吸氧及吸氧注意事项、如何记录等。培训合格后患者出院回家,由照护者在家里鼻饲。第一周由护士上门查看照护者的鼻饲能力并予以适时指导,后三周电话随访,必要时上门指导。鼻饲管滑脱、堵管需重置时由护士上门安置。

1.3 评价指标:一月后,住院和居家鼻饲并发症比较见表1,根据人体测量学比较患者住院和居家营养状况见表2,照护者在医院和家里的鼻饲能力比较见表3。

1.4 统计学方法: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鼻饲并发症和照护者鼻饲能力比较采用卡方(X2)比较,营养状况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样本均数t检验。均以(P

2 结果

老年鼻饲患者住院和居家鼻饲并发症、营养状况、照护者鼻饲能力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鼻饲即鼻饲法,就是将导管通过鼻腔插入患者胃中,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脑卒中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补给,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康复期较长,患者需要长期留置鼻饲管,出院后管道护理问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和照顾者[3]。我国是众多老龄化国家之一,由于我国老年福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仍不健全,所以有相当部分的老年鼻饲患者均在家中由家庭照顾者进行照顾[4]。因此对照顾者进行鼻饲能力专项培训在目前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下显得很有必要。

3.2 院外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照顾者存在受教育程度低、非亲属占很大比例、照顾时间长短不一,普遍未经过相关卫生知识培训等问题。由于照顾者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更易发生鼻饲并发症[5]。鉴于此,本研究对鼻饲照护者进行选择和培训后,居家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与住院期间相比,鼻饲并发症较住院无增加,提高了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安全性。

3.3照护者除了掌握鼻饲操作能力外,还需要了解营养方面的知识,正确掌握鼻饲液的配置方法,包括食物的种类,营养素的搭配等,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出院前一周营养护士对照护者进行营养配方的培训,照护者掌握鼻饲液的正确配制方法后方能进行家庭鼻饲。患者出院后,营养护士每周进行家访或电话询问鼻饲液配置是否正确,不正确者上门指导。由表2可见,从人体测量学角度评价老年鼻饲患者居家鼻饲1个月后与住院期间营养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照护者接受鼻饲培训后能够保证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营养需求。

3.4 老年患者鼻饲的发生率高,具有长期性。在其他疾病均处于稳定期或恢复期具备出院条件时,仅仅因为鼻饲而长期住在医院中,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首先从卫生经济学方面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其次,长期住院,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用,最后,患者不能回归家庭,难以享受到家的温暖,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变,负面情绪改变可能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再次引发感染等形成恶性循环,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居家鼻饲为此类患者回归家庭提供一条较好的途径。

3.4 随着照护者鼻饲时间的延长,表3表明照护者鼻饲能力较住院期间培训时比较,其鼻饲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见照护者接受鼻饲专项培训后,能够胜任居家老年鼻饲患者的喂养,为鼻饲患者回归家庭提供了可能。

3.5照护者经过培训可以进行家庭鼻饲,但是毕竟缺乏系统的医学知识,居家鼻饲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比如严重并发症窒息时缺乏医护人员专业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因护士对照护者培训及上门或电话指导到位,没有出现鼻饲严重鼻饲并发症。但目前医院护士编制不足,难以做到长期对每位居家鼻饲患者进行上门指导。因此,我国加快发展社区护理,显得尤为紧迫。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6],我国社区护理现状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处于起步阶段,模式单一。同时我国护理服务一直重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较为薄弱,居民接触社区护理机会少,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没有上门更换胃管服务,病人要换管,必须回医院更换或专业人员上门更换[7],而且照护者常常忘记更换胃管的时间,增加鼻饲并发症的风险。如果社区护理发展好,可为居家鼻饲患者建立鼻饲档案,纳入社区护理监管,可避免鼻饲老人长期住在医院,让老人尽量能享受家庭的温暖,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做一个健康的鼻饲老人,大大提高居家鼻饲老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化前珍主编.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费益君,家庭老年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286-288.

[3] 王艳萍,杨希真,董伯素,护士家庭跟进服务提高脑卒中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J].护理杂志,2012.29(8):5-7

[4] 徐永能,卢少萍,申铁梅,等,护理干预对家庭老年鼻饲病人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64。

[5] 费益君,罗建勤,方秀莲,等,家庭随访指导老年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45-147.

[6] 方玉桂,扬玩华.我国内地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8):503-504.

[7] 费益君,何丽芳,方秀莲.家庭老年鼻饲病人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165-169.

上一篇:15例脊柱转移瘤影像及临床分析 下一篇:体育生活化中的步行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