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反思

时间:2022-03-10 11:06:42

后危机时代的金融反思

《汇丰帝国》

作 者:刘诗平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在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种反思和审视显得尤为必要。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刘诗平的《汇丰帝国》一书,将全球最大金融机构之一的汇丰集团近150年发展历程,放在中国大历史的背景下生动演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审视“后危机时代”金融业发展方式的全新视角。

一部汇丰发展史,就是银行业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史。汇丰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洗礼下仍保持世界银行第一品牌的地位也有力地证明,即便在“后危机时代”,其发展路径仍未过时,其成功经验仍可借鉴。

汇丰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二。一是全球化。汇丰控股的前身,是1865年成立于香港和上海两地的汇丰银行,成立不久就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展开业务和网络布局,并初步形成一家国际化银行的经营格局。100多年来,汇丰先在亚太地区建立基地,继以战略收购进入美国、欧洲发达市场,以及巴西、阿根廷等新兴市场实现海外扩张,最后通过做深做实目标市场核心业务加以巩固,其国际化发展路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形成遍布全球的国际化金融服务网络,确立其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坚实地位。二是综合化。汇丰很早就认识到收入来源单一的风险,始终将综合化经营作为其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在汇丰,既有个人金融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为个人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又有公司银行、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以及私人银行,向全球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

高度的全球化和稳健的多元化,使得汇丰的发展路径始终契合全球经济金融市场大势,始终迎合全球金融客户不断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当然也使得汇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对于处在“后危机时代”谋求转型发展的中国金融业,汇丰的发展历程可资借鉴。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变革之门已悄然开启,在这场危机中整体表现出色的中国银行业正伫立在变革的门前。如何学习和借鉴汇丰等国际大型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这场全球金融变革,已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无可回避的课题。

人才始终是金融业竞争的一个焦点。国内银行业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应建立视野更宽广的职位体系和薪酬评估体系,以及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快培养能够开拓财富管理业务、担当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重任的人才,加快引进战略性紧缺人才。

在这里,笔者试着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故事,一个每每与中国重大事件相连的英资银行的成长故事;同时讲述了一个成功者的故事,一个幸运地在香港土壤里发芽,在“日不落帝国”庇护下成长,在汇丰大班苦心经营下发展壮大的成功者的故事。历史的光束可以照亮未来的路。也许,汇丰145年的成长故事,会使我们有所思、有所得。

(作者为交通银行董事长)

上一篇:我们不在乎长期? 下一篇:期货公司资产管理国外经验借鉴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