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浙西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表现形态

时间:2022-03-09 09:35:00

略论浙西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表现形态

摘 要: 孝文化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益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传承和保护。本文对浙西传统文化中孝文化的表现形态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浙西传统文化 孝文化 表现形式

孝文化指在孝敬父母的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系统。《文化学辞典》对“孝文化”的阐述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被古代百姓所普遍接受。”中国“孝文化”是在华厦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的思想观念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层的大力倡导,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不仅影响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而且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

衢州,古称姑蔑、大末、信安,唐初因境内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孕育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一处处史迹,一件件文物,一个个名人在述说着衢州六千年的历史文明,“孝文化”活生生地存在其中。根据浙西衢州的历史痕迹和平日工作的接触,“地名”、“牌坊”、“祠庙”、“戏曲”、“雕刻”与“口头传说”等均对“孝文化”进行了有力的阐述与表现。

一、有关“孝地名”文化的表现形态

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古地名“孝悌里”,位于城市北面衢江南岸。作为古地名,忠实地记载一则千年以前的“孝悌”故事和相关“孝悌”文化遗存。“孝悌里”于《明一统志》中载:“在府城北五里,宋赵宅,赵丧继母与弟赵拊结庐守墓三年,足不出庐。”县令榜其孝悌,南宋文学家楼钥题书“忠孝之家”,因此沙湾村又称“孝悌里”。但孝悌里作为村庄地名已鲜为人知,仅在历史文献中能查阅。

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地名“孝悌里”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素材。

以地名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全国各地也有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例如:山西省“孝义”县,以县人郑兴孝孝义得名。湖北省有“孝感”县,以南朝孝子董黯立为县名。浙江省湖州原有“孝丰”县,相传孝丰历代多孝子故名,并县后称孝丰镇。金华市有“孝顺”镇,相传古时有许姓孝子孝顺父母得名。江西省东乡县东有“孝岗”镇,源自孝子岗地名。四川德阳市有“孝泉”镇,以东汉孝子姜诗家居园中泉池“孝感跃鲤”诏名“孝感泉”得名。此外还有广州“光孝路”、“光孝寺”;徽州“慈孝里”;南京“孝陵”等以“孝”命(得)名的地名,作为地名标识在留存。每一处地名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的一种形态。

二、有关“孝牌坊”文化的表现形态

衢州北门外赵故里沙湾村“孝悌里”牌坊,又称“忠孝之家”牌楼。旧志按:其地在今城北,名书院。上仅住村民十余户,无复有赵氏子孙居之,牌坊已圮,然残碑、断碣略犹有存者。此牌坊为四柱三门五楼青石牌楼(坊),原立于沙湾村书院自然村口。坊额为正面书“忠孝”,背面书“忠孝之家”。最早坊额为苏公(东坡)所书,因时间久远字迹已模糊不清。到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衢州知府林明伦出北郊过“孝悌里”时,有感并书“忠孝”,额序:“衢州孝悌里宋清献。”此坊虽已残圯,但其内涵和孝悌精神尚存,是孝道文化传播的遗址。

以牌坊(牌楼)形态表现“孝”文化的在大江南北,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安徽黄山歙县为例有:“慈孝里”牌坊(在富竭乡棠越村);“黄氏节孝坊”(在郑村乡郑村);“旌孝坊”(在潭渡乡);“双节孝坊”(在许村乡环泉村);“章氏节孝坊”(在北岸乡青林凹村);“节孝坊”(在定潭乡);“汪氏节孝坊”(在溪头乡蓝田村);“宋享遐妻节孝坊”(在上丰乡潜口村);“方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吴氏节孝坊”(在富竭乡稠墅村)等,不胜枚举。

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宣传效果的手段。作为古代城市雕塑的牌坊,立于街头渡口,时时刻刻地向过往行人传播“孝”道德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由于对以牌坊(楼)传播“孝”文化的愚昧无知,使各地古牌坊被大量拆毁破坏。牌坊虽然消失殆尽,成为“隐性“孝”文化遗产”,但其历史文化内涵仍然存在。

牌坊俗称牌楼,又称坊表。古人言可为坊,行可为表,坊表名义见于《礼经》。宋以后乃用以表扬人物,而揭橥之名曰“牌坊”。每一处“孝”牌坊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孝”文化典故,牌坊也是传播、记录“孝”文化一种形态。作为城市雕塑“牌坊”是以一种高贵形态出现的点缀建筑,且具有传统儒家智慧和道德的文化内涵。

三、有关“祠庙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以祠庙传播“孝悌”文化最典型的是“周王庙”,全称周宣灵王庙,亦称周孝子祠,在浙江境内(钱塘江流域)较多。衢州周王庙,位于城内下营街,南宋时为周雄而立,系浙江和江西各地周王庙的祖庙,供奉周王漆布金身。据志书记载:周雄系新城县人(今富阳新登),宋淳熙戊申(1188)三月初四日生。幼时随父到衢行商,与衍圣公孔文远同学,相交甚密。嘉定初,周雄24岁时,因母病祷于婺源之五显圣王庙。归舟至衢,闻母死讯,即仰天捶胸一恸而绝,其尸僵立舟中不仆,衢人异之。南宗孔氏家庙衍圣公孔文远感其诚孝,为其捐款漆身塑像立庙以祀。由此可见,周王庙始建于宋嘉定四年(1211)。

“周孝子祠”庙内雕刻有二十四孝图。内涵是传承中国的孝悌文化,孝在传统文化中排在第二,即忠、孝、节、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成为基本道德观念之一,也是“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孟子《离娄上》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词。所谓不孝的三种情况指:(1)对父母的过错曲意顺从,使父母陷于“不义”;(2)家中贫困,父母年老,子女不供养父母;(3)不娶妻,没有儿子,断绝子嗣。传统的“孝”以血缘“亲亲”关系为纽带,以个体家庭经济为基础。“周孝子祠”用最简单明了的孝悌文化,对广大百姓民众宣传尊重、供养长辈,“人道”之行为准则:亲亲、长长、尊尊的自律规范。

以祠庙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以祠庙为中心,使广大民众接受“孝悌”文化的教育(熏陶)。

四、有关“戏曲孝悌”文化的表现形态

戏曲文化在明、清二朝代得以充分发展,作为农耕文明时代,戏曲是社会中重要的娱乐活动。衢州在明、清二朝代“周宣灵王庙会”旧时以农历三月初四到四月初八,为周宣灵王之诞辰,连续演出三十五日的戏曲,以示庆典,亦称“周王庙会”。因为庙会以看戏曲为主,所以俗称:“看三月三”。

庙会以旧时衢州城关为核心,各街坊社隅,均分社迎神,沿街张幔植台,演剧以乐神。大街小巷热闹非凡。清郑桂东有诗说到此事:“农忙时节入城来,歌舞沿街挤不开,三月三连四月八,大周王庙看开台。”

庙会实际上是一次传统孝文化的大宣传。所演戏剧有西安高腔的《孝顺歌》、《母子相会》、《三孝子》、《孝守节》、《连中三元》、《香山显灵》等;衢州昆腔的《桂花亭》、《状元拜堂》、《烂柯山》、《渔家乐》、《宝莲灯》等,以及务剧、徽戏、浙西目连戏等,类似今朝的戏曲大会演。

以戏曲形态表现“孝悌”文化的在各地曾普遍存在,也是农耕社会宣传、传播“孝悌”文化的有效办法和工具,在岁时节令、庙会佛节、寿庆婚礼、会馆庆典等场合,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五、有关“孝雕刻”文化的表现形态

在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万川村,有一座陈氏祠堂的砖雕“二十四个孝”,陈氏祠堂的“二十四孝”砖雕是在1915年所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它是浙西地区现存砖雕中的极品,保存完整,堪称历史文化瑰宝。全国各地在古建筑由采用雕刻技法,用石雕、木雕、砖雕等材料,采用圆雕、透雕、浮雕、平雕、线雕等表现手法,把二十四孝图的人物故事雕刻得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给人以艺术享受,把“孝感动天”、“亲尝汤药”等二十四个孝故事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工艺精湛,人物造型古朴,构图巧妙,保存完整。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将二十四个行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图,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例如:在普陀山法雨寺有一组著名的“二十四孝”石雕图组,在社旗县山陕会馆发现的元朝画家郭居敬绘制的、用灰色大理石雕刻在柱础上的二十四个孝图,在衢州周宣灵王庙存“二十四孝”木雕图组。每一则故事都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年代、人物和孝举,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既独立成章,又可连成一片,组成一幅大气、朴拙、本色、自然的考文化作品。

同时在民间民居中,也存在大量的以“孝文化”为内容的建筑装饰构件,在石材、木材、青砖等材料上,将孝的故事以人物为主体,以山水、花草、禽兽、楼阁等为衬托,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传播儒家思想的画面,栩栩如生,实现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教化的作用。

六、有关“孝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

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相传为元代郭居敬选辑的,它流传了700余年,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对弘扬孝道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二十四孝”及各地方版的“孝”文化故事源于我国民间,多以口头形式流传至今。

《搜神记》这则故事虽然只有179字,非常简练,但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有情有节,十分完整,并为董永卖身葬父这个故事首开神话之端。其实,早在三国魏槽植的《灵芝篇》这首诗中,就有了这则故事的轮廓。由此证明,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发生在三国之前。

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个故事广为流传,除民间口头传说外,也被文人写进了传奇及剧本。宋、元诸本就有《董永遇仙传》,戏文有《董秀才遇仙记》等,都使故事有了神话色彩。同时,董永也由一个原本只是个“半耕半读”的穷农民,变成了一介黄门秀才。在敦煌变文中的《董永行孝》,亦与上述传说大同小异。而且,明代心一子的《遇仙记》、顾觉宇的《织锦记》等传奇中,也都说董永是个秀才。到了清代,许多地方剧种都趋循上述,并以浓墨重彩进行渲染,使故事更生动感人。这无疑是文人对董永贤孝勤劳的品德的一种敬慕,对恩爱夫妻被人拆散的一种同情,并寄托了一种美好的企盼和诚挚的祝愿。

“孝”文化中传承着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道”思想,体现人生观和政治理想。“人道”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礼记》提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对于“道德”,老子以“道”为天下万物之本原或普遍规律。“德”为“道”之分,即事物的特殊规律或特性。亦作为社会伦理准则,用以评价个人品德、修养、行为的善恶。古人以孝悌、清廉文化用祠庙供奉祭祀形式予以宣传,教育民众。这应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孝悌等伦理思想,亦称“德政”,《论语・为政》:“德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和礼加以感仪,例则可使之知耻之心。和谐社会的构筑,必须有理论基础,教育(基地)办法。古人这种实实在在,一目了然、行之有效地用“祠庙”供奉祭祀的形式;用“戏曲”表演的形式;用“地名”记载的形式;以“牌坊”表彰的形式,用“口头传说”文化的表现形态等形态应加以宣传,以更好地教育民众。

因此,让“孝文化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有益的精神财富”,它的生存和表现形态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传承和保护。

上一篇:浅析三维动画与河源文化的融合 下一篇: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