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教学改革探析

时间:2022-03-09 09:06:44

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教学改革探析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也是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核心技能课之一。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仍停留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近年来,许多教师努力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教学法、工作过程导向法等新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仿真软件、企业模拟经营的手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由于该课程性质以及教材内容的抽象性,仍然无法摆脱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困境。如何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能够通过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具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缺乏理性认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更多地倾向单纯的商业教育,不仅因为办公室文职工作的体面与轻松,更是因为服务业领域的创业投资成本低,高职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倾向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领域,既使是去制造型企业,也是选择人事、财务、销售等工作,很少有愿意去生产管理部门。孰不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品生产是第三产业的基础,没有对生产与运作方法的理解,单纯的商业思维是缺乏系统性的,既无法做好管理工作,也很难创业成功。高职学生的感性认知是: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就是要去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车间工作,不仅辛苦且收入不高。正是由于这种认知,使学生缺乏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脱节。《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拥有系统思维,在提供符合社会发展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利用系统思维从企业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或服务业的运作成本,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对于没有参观过企业生产,没有看过生产现场,没有进行过生产实习的高职学生来说,企业生产系统和各个方面都是非常抽象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大多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并且理论教学又与企业实际实践相脱节,缺乏直观的感受与体验,不仅使学生难于理解相关理论,而且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受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进度、生产现场管理等影响,尤其是生产制造领域的校企合作进展非常缓慢,即使有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也很少直接接触企业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因此,大多数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仍以课堂理论“多媒体+板书”为主,虽然有些院校会辅以仿真软件、企业模拟经营软件,或在课堂中采用案例、项目引导、工作过程导向等教学方法,但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与实用性,使得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教学内容缺乏实操性的现象依然存在,无法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无法提高学生在真实企业的生产与运作能力。

二、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教W改革措施

基于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该课程校企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校企深度融合才能使高职学生对于学习《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认识从感性变得理性,才能真正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建立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管理理论的适用领域非常广泛,《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理论也是如此。如果有能力在中型生产型或服务性企业从事生产与运作管理工作的人,一定能够触类旁通地运用其能力在其他规模企业中生存与发展。因此,选择有生产与运作管理人才需求的中型生产型或服务性企业,建立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必须走出的第一步。不仅因为中型生产型或服务性企业的规模、设施的完备和企业的稳定性,更因为这些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且具有人才培养所需的物质、设施、师资等基础条件。高职院校要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进行沟通,寻找有人才需求、能够满足人才培养条件,又有人才培养意愿的中型企业,与其建立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2.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工作,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在选择好企业的前提下,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工作,调整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授课计划。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体系是根据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寿命周期各阶段分述相关理论:概述(基础性知识)―战略的制定(产品设计、技术管理、工作设计、劳动定额)―系统的选址与布局―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生产控制(包括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现场管理)等,除此之外,会增加项目管理、MRP与ERP、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其它先进生产方式等内容。而这种理论性的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适当加以调整。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性教学过程改革,需要对专业所有课程进行系统性思考,并加以整合。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需要至少两个月的轮岗实训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尝试将“统计能力”纳入“质量管理”进行企业实践,可以将“计划能力”纳入“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进行企业实践等方式,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把学生安排在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各个领域进行定期轮岗学习实践,将企业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变成理论学习的案例,把学生的课堂搬到企业。

3.相辅相成的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的培养。在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必然塑造相辅相成的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的教师团队。经过沟通建立起的企业兼职教师导师队伍会在企业实践的各个领域指导学生进行参观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教授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此时也是锻炼学生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的能力;学校的专业教师作为理论导师必须深入到企业中去,在学生轮岗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理论指导,对教师自身而言,既能真正将自身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能力,还能运用自身的理论帮助企业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些专业教师在与企业兼职教师的交流、学习与沟通过程中,不仅能够将企业兼职教师的实际经验进行提炼运用于教学,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还有可能进行一些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发展的创新性改革,真正实现校企共赢。

4.实施“校内专业导师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学徒制+企业参观、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成功实施“学徒制”的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技术类专业,而管理类专业人才管理素养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是隐性的,所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效果无法像技术类专业一样,在短期内就能见效。所以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适合采用“校内专业导师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学徒制+企业参观、实践”的教学模式。校内专业导师的理论教学可以安排在校内的课堂,也可以安排在企业的课堂,可以在实践前进行,也可以在实践后进行总结,重在对学生管理素养、管理思维、分析问题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进行培养。比如,企业5S现场管理理论,可以在校内课堂把理论讲解清楚,再让学生到企业现场进行实际观察,也可以让学生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把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后,再结合理论进行总结。企业导师的指导则在学生企业参观、实践、岗位轮岗的过程中进行。比如,作为生产总监的企业导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工厂设施的布置时,让学生寻找企业实际的O施布置有哪些不足,如何调整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企业导师的指导重在对学生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

5.改革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形成双元评价体系,全方位实施考核。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改革,形成了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共同进行知识与能力传授的教学模式,势必也需要改革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形成“双元”评价体系,一元为校内专业教师的理论考核,一元为校外企业导师的实践考核,全方位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理论考核由校内专业教师完成,可以采用阶段性理论测试的方式,重在考查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力及管理素养的提高。实践考核则由校外企业导师完成,结合实践考勤,重在关注学生在实际实践工作中的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沟通能力等。这种综合“双元”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工作情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校内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的理论指导、校外企业导师进行的实践指导,也应有相应的指导记录与考核方式,依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也能调动校内专业教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和企业导师参与实践指导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校企可持续性的合作。

校企深度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对于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而言至关重要。深入挖掘校企双方的资源,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地进行人才培养,既是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补给人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高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积极地与企业沟通,大胆地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赢模式,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时展所需的人才。[基金项目:2014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深度融合的高职《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阶段成果;2017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模块”创客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N07)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情感与小学美术教学 下一篇:探索重庆市CSA农场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