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书法兴趣

时间:2022-03-09 05:26:11

如何培养幼儿的书法兴趣

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让孩子从小就从书法中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对陶冶情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好处。但是,在所有的艺术门类基础教育中幼儿书法基础教学大概是最为枯燥的了。如果说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丰富多彩的图画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兴趣,可是书法就不同了,它是一门深奥无比而又比较单调的艺术,让孩子学习起来确实有很大的困难。

在这几年的书法教学中我体会到,学习兴趣的培养比灌输高深的学问更重要。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勤奋的动力,书法教学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兴趣培养的过程。那么,我是如何培养幼儿书法兴趣的呢?

一、学玩结合,培养兴趣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说:“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成为少年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动力喷涌,欲罢不能。”孩子天玩,常常提出“玩”,时时念着“玩”,学与玩虽然对立,却又可以统一,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把玩的要素渗透到学中,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如孩子们把墨汁弄到了手上,我就让他们用手指直接蘸墨汁书写,既让他们感到了玩的乐趣,又让他们认识了书法中的又一技法――指书。

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少儿书法应符合其生理、心理特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天真浪漫,活泼好奇,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他们选帖时,不能以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我们最好不要让他们一开始就去临习那些运笔时提按转折过于繁复,不易掌握的碑帖,这与幼儿手指、手掌的发育不完善、稳定性较差,以及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有关。有些字帖在孩子们看来是呆板沉闷的,与他们那自然浪漫的特点格格不入,如果硬要如此,难免弄巧成拙。我们不妨让他们从那些用笔、字体稚拙率真、天然奇趣的碑帖入手,这会使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从而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著名书法家周慧建议10岁以下的孩子不要一味临摹名家的法帖,而应该让他们“开心地涂涂画画,培养兴趣,了解毛笔丰富多彩的笔性”。

练书法是大脑对手上大肌肉小肌肉的控制――轻、重、缓、急,多练书法可以起到和练钢琴一样的刺激大脑的作用。而且练书法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注意力。如一开始写毛笔字,一学期下来就只能写个点、横、竖,三、四岁的孩子的心智发展只能到这个阶段,不必强求结果,重要的是过程和兴趣的培养。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

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较孤僻。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之一就是练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要全身心地投入,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事实证明,要想写好字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学生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在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孩子不爱护笔,打翻墨水瓶,或者是写字过程中墨水溅到同学身上,特别是小班年龄较小,可能会频频出现这些问题,问题虽小却很麻烦。这表明在写字的时候,学生没有完全没有把心放进去,如果用心投入了,又怎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有句名言“心正则笔正”,问题的出现跟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在写字教学中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例如笔的使用和保养,文具的摆放,特别是墨汁和墨水在使用时的注意点。我在教学生练习毛笔字时就曾专门讲过学习习惯的问题,开始时班上问题不断,地面被弄脏,空气遭污染,于是我和孩子们一齐努力改正不良习惯。每次学书法之前都要把所带的东西整理好,把纸叠好格,把毛笔放在笔帘里,上完书法课以后再把用过的东西整理好放回原处。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坐姿习惯,只有姿势正确才能把字写好。两腿放平,身子要正,做到人正、笔正、纸要正。姿势不正确时,及时提醒,及时纠正。一般来讲,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被纠正后,写的字都会有进步。

四、引经据典,引起幼儿兴趣

书法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比如“墨池”、“笔冢”,这些故事可以触动学生,尤其当他们练了字花了时间发现进步不大时,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是提高学生积极性,一方面也是提醒学生注意。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们养成这样的意志品质。

五、创设良好的书写环境

众所周知,《兰亭序》是我国书法史上影响较为深远的一幅作品,在介绍完作品的创作背景后,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让舒缓的古筝曲《高山流水》在课堂上响起,我在古筝曲的伴奏下,叙述我对《兰亭序》的理解,感受王右军的创作情境,对他放荡山水之间,感悟人生的艺术情怀进行分析,孩子们随着我的叙述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这样,一方面调动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使本来索然无味的说教与临帖变得趣味横生,当然,最后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安静的环境,让孩子始终保持坚持不懈的学习状态。

六、大胆鼓励,激发幼儿兴趣

鼓励可以激发兴趣。在课堂上,我常常用一些鼓励的话来要求孩子们,如孩子写得不太满意时,容易产生浮躁情绪,影响上课的注意力,我便对其作品中写得较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对存在问题的方面我用“如果能怎样怎样就更好了”这样的语言,孩子很乐于接受,也容易改进。我也要求家长们做到这一点。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从最初的对书法一无所知到后来有着极浓厚兴趣,并取得了相当成果。有的家长对子女书法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小则声色俱厉,甚者辅以拳脚,孩子不久便兴趣全无,别说取得进展,就是维持以往的水平都很难了。幼儿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画得好坏,都希望得到赞扬。讲评孩子的作品时,对不满意的作品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说:“你写的是什么,撕掉重写!”如果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对书法不但没了兴趣,还会失去信心。相反,你如果换个方法,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作为师者、长者对孩子要掌握分寸、适时鼓励,这样做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是很重要的。

要注重孩子书法兴趣的培养、正确书写习惯的养成、书法艺术修养的提高,让写字成为孩子的乐趣!

上一篇:论诗歌典故翻译的不可译性 下一篇:如何让孩子学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