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导与学

时间:2022-03-09 03:16:18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导与学

导――是指《考试大纲》对复习的指导作用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学――是指学生在正确的导向中进行主动的学习。正确的“导”使复习的方向明确、目的性更强,从而使“学”有针对性。如研究中考化学科考试大纲可以看出: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大纲,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初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一、以“纲”作导 明确目标

《考试大纲》是中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中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复习到相关内容就要把考试说明拿出来比较,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避免过度拔高难度,特别对我们这种普通中学,抓住基础分,是中考胜出的关键。而且我也注意把相邻两年的考试说明进行比较,看有无区别。

复习时围绕《考试大纲》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做一番深入的研究,对中考的“了解”、“理解”、“应用” “操作” “探究”各种层次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具体的化学问题可以作何处理,合适设计成什么样的题型?只有搞清楚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从这些实在的基础开始,才可能搞好化学的复习。

二、以“本”为导 抓基础

课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以教材为依据,千万不能抛开教材,去买很多这样版那样版的复习资料,复习资料多了,花钱多不说,教师和学生 无所适从或疲于应对,这就会失去“主心骨”。有一两册经过精心选择的资料在手即可。

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

抓基础不能就基础而基础,而应着眼于提高能力上,因此应在教材上下功夫,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深入研究教材的知识体系和结构、每一单元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善于挖掘出教材的思想性,并帮助学生总结出规律,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育,对每个知识点设计过程探讨。

复习时,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搞“偏、难、怪、高”的内容。注意考查范围,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枉费时间和精力,要坚决、果断、彻底地抛掉教材里没有的、《考试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点上。

三、以“真题”为导抓学法

由于中考是省内出题,做题时应着重做广东地区的真题、模拟题。纵观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一个典型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繁、不难、不超纲,命题趋势是:平稳过渡,分步推进,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中考题!因此,对中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中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学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中考。

要求学生答好中考题的标准是: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这就要求在总复习中应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针对化学教学特点,试题特点,命题趋势, 答题标准,在狠抓“双基”上下功夫,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解决疑难问题。

四、以“练”为导抓好讲评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做题时:只注重做题的数量,而不注重解题的质量;只注重做题的结果,而不注重解题的过程和解题后的总结。因此练习题要精挑细选,做到难易适度,明确练的目的,避免重复劳动。以中档题为重点,着重解决学生审题不够仔细,逻辑不够严密,基础不够扎实,书写不够规范,思维不够灵活,表达不够清楚等问题。

要设法让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将知识与能力体现在笔尖上。

作业、试题,学生做完后仅完成了少部分功能,另外大部分的功能要靠教师的讲评和学生的总结来完成。讲评时要将题目按内容或解法进行归类,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精讲。不满足对答案,而将重点放在分析题意、寻找思路、归纳方法、总结规律上;放在题的考点和教材的知识点联系上;放在挖掘试题内容的隐含性、提高试题的创新性上;放在以一道题为突破口,寻找一题多解、多题同解、一法多题及同类题目的联系点上;放在对典型错误及产生原因的剖析上。使学生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能举一反三,灵活掌握。

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将错题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类别分别贴在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通过复习使学生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通过复习使学生原有知识链中薄弱环节得到加强,错误理解的概念得到纠正。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在初三化学总复习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每个同学都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坚定信心,努力拼搏,以良好的心态正视中考,肯定会有好的收获的。

上一篇:《无机化学》中的素质教育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课堂教学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