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伦理精神

时间:2022-03-08 07:18:33

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伦理精神

论文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 现代 伦理精神 理论建设 创作实践

论文摘要:“五四”新文学的现代伦理精神源于近性主义、民主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文化思潮,其基本内涵是生命意识的觉醒和自我尊严的高扬,其目的是实现个体人的独立自由和精神解放,使人在社会中按照人的本质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种现代伦理精神充分体现在“五四”新文学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中。

一、 “五四”新文学现代伦理精神的基本内涵

郁达夫在《<

三、 “五四”新文学 现代 伦理精神的个性化表达

如果说理论思潮为“五四”新文学的 发展 指明了路向,而其创作实绩则更生动地展现了其现代伦理精神的特质——生命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尊严的高扬。

这首先体现在作家们强烈自觉的个性化追求上。“五四”时期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为创作提供了多方面个性自由发展的肥沃土壤。我国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个时期的文学像“五四”这样,出现那么多“个人”的东西。写个人的生活、个人的情绪,是普遍现象。当时,散文的成绩甚至要超过诗歌、小说,就是因为散文更适合表现内心深处的细微感觉和个人化的情绪。标新立异、突出个性是每位作家的 艺术 追求,创作风格千姿百态。如鲁迅的冷峻犀利,郭沫若的雄奇豪放,郁达夫的袒露自怜,朱自清的精美秀雅,冰心的明丽晶莹,周作人的冲淡 自然 ……等等,每位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每种风格又都浸润着作者的个性。多种创作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正体现了对自我的尊重和强调,体现了个体人的精神自由和思想解放,体现了“人的文学”的时代品格。

“五四”新文学的现代伦理精神不仅体现在作家们创作风格的个性化追求上,在他们的作品中,更充溢着由于“人的发现”而带来的全新境界,使文学对“人”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从很多作品的题目就可见一斑。小说如冰心的《超人》、《斯人憔悴独》,叶绍均的《这也是一个人?》,庐隐的《海滨故人》,汪敬熙的《一个勤奋的学生》,许钦文的《鼻涕阿二》……;诗歌如胡适的《人力车夫》,周作人的《两个扫雪的人》,李金发的《弃妇》……;戏剧如陈大悲的《幽兰女士》,欧阳予倩的《泼妇》……等等。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鲁迅对“人性异化”的深沉剖析、郭沫若对人的力量与潜能的热情讴歌和湖畔诗人对美好爱情的纯真歌唱,此三者,当是“五四”新文学现代伦理精神的最强音。

“异化”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疏远、脱离、转让、他者化。作为一般 科学 术语的“异化”是一种事物(某行为主体的行为)相异于自身的他物(非某行为主体的行为)变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体系基本概念的“异化”是人的不自由、受奴役、被强制的行为。异化通常表现为三种类型:被迫异化即被迫不自由;自愿异化即自愿不自由;不觉异化,就是所谓的自我遗忘、自我丧失、自我沉沦,这是最深重的异化,是异化之异化是完全异化。卢卡奇说:“异化首先意味着对于形成完整的人的一种障碍”,异化“是阻碍人成为真正的人、真正的个性的诸多最大障碍当中的一个障碍。”

在整个“五四”文学中,没有谁比鲁迅更关注人的“异化”,更深刻更全面地剖析人的“异化”。在鲁迅的看来,文艺不仅是国民精神的表现,更是国民精神的引导,因此,鲁迅的文学是严肃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的、深入的、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的文学,是关注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态的文学。目的是使“人受了精神的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洗除,而上了苏生的路”。在鲁迅的文学世界中,因受宗法等级制度、封建伦理关系、传统思想文化的压抑和戕害,而导致主体意识、自由精神丧失的异化现象比比皆是。从孔乙己、陈士成到魏连殳,从单四嫂子、祥林嫂到爱姑,从豆腐西施杨二嫂到柳妈、卫老婆子,从刽子手康大叔到鲁四老爷、魏大人……“那西瓜地上的小英雄”闰土在生活的艰难和尊卑贵贱等级关系的压抑下,完全变成了一个苟活的“木偶人”。而领受过新文化洗礼的坚强的子君,也很快丧失了个性的光芒,在不知不觉中妥协与奴从。《阿q正传》更是描摹病态社会中人的精神病态的典范之作。阿q无疑是自我遗忘、自我丧失、自我沉沦的典型,是最深重、最完全的异化。《阿q正传》是鲁迅观察、反思、剖析“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

上一篇:汉学:回溯与前瞻 下一篇:关于北朝时期范阳卢氏家族作家及作品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