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的思考

时间:2022-03-08 01:58:18

对加快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的思考

【摘 要】针对如何培养适应新时期新军事变革的高素质士官人才队伍,本文主要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条件和教员队伍四个方面对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对“培养什么样的士官人才”和“怎样培养士官人才”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

【关键词】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

第十六次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是贯彻落实胡主席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全面加强我军院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院校调整改革后,我院由任职教育院校调整为士官教育学校,虽然培训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责任同样重大。士官学校,作为士官教育的主战场,在提高士官能力素质上担负着重大责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士官人才”和“怎样培养士官人才”这两个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是军队院校士官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既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打底未来局部战争的客观要求,为此,要抓住第十六次军队院校会议给我校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紧贴“两个需求”,不断深化院校改革发展,加快士官教育信息化教学转型

一、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不断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

从目前部队信息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看,还存在较为突出的新装备新系统人才匮乏的现象,必须着眼未来装备发展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对士官人才队伍的新需求,更好地满足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对士官人才队伍的动态需求。

(一)树立信息主导观念

信息时代正在改变着军队,也将从根本上改变战争的方式。信息主导观念体现在作战方式运用和体制编制的更新上,更体现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中。坚持以信息为基因、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才信息化为目标,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更新观念,实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围绕信息化;在学科专业结构上,突出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上,体现信息化。

(二)树立“实战化”培养理念

按照“三个贴近”要求,采取如与重大军事演习绑定等嵌入式育人模式,努力探索与信息体系保障能力和体系管理能力建设相适应的士官人才培养路子。

(三)树立开放式办学观念

加速机关、部队、院校和科研院所教育训练资源的综合集成和共享,进一步完善联教、联训、联考、联研的机制。

二、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抓手,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按照信息系统“栅格化组网、区域化保障、模块化编组、集约化使用”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积极推进信息教学内容的创新,加速构建以信息化训练为主线、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一)教育内容向信息化拓展

着重开发以信息科学为基点的专业教学内容,逐步构建部队信息化教学内容体系,促进受训对象建立信息主导观念;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途径,拓展和完善现有学科专业领域,充实、更新信息化知识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受训对象信息技能;以信息高效流转为重点,依据信息化作战体系,构建并完善支撑信息闭环的各环节的教学内容体系,着力培养受训人员的信息运用能力。

(二)课程设置向信息化靠近

采取精选必修课、扩展选修课、多开讲座课等措施,使课程设置更贴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通信、指控、频管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方向课程。

三、以创新教学手段和条件为基础,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信息化教学提供“资源丰富、通畅快捷、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教学网络化、可视化和远程化,便于开展网上授课、网上指导、网上对抗、网上作业和网上评判。

(一)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依托现有网络基础设施,构建完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加大信息资源和作战数据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积极探索以信息资源促进教学手段创新的新举措。

(二)加强教学训练场地建设

为教学训练提供信息化的物质保障,努力实现“导调指挥自动化、情况显示模拟化、信息传输实时化、训练保障信息化。

(三)搭建信息对抗平台、探索信息化组训模式

以构建信息闭环、畅通信息流转为主线,依托模拟仿真、分布交互、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新成果,构建和完善军事通信对抗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实验室、指挥控制模拟训练实验室等信息主导条件下的训练环境,探索与未来信息化战争特点相适应、与部队信息化训练相一致的新型组训模式,采取网上推演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等方法,以侦察和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为重点,练指挥、练谋略、练战法,不断提高学员的信息作战能力。

四、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推进信息化教学转型

提高教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我校教学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对教员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加大教员培训力度

建立完善定期培训制度,采取岗前培训、在职进修、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及时对教员进行教学、研究基本功训练,为其专业素质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

(二)丰富教员任职经历

在加大院校教员到部队挂职锻炼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教员来源渠道。如通过教官制等渠道,把部队优秀人才、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吸纳到教员队伍中来,实现理论、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融合,提高院校整体教学实力。

(三)提高教员科研能力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持续提升教员的科学研究能力,以科研实践作为培养教员能力素质的利器,以科研经历作为教员贴近部队的保证,以科研成果作为教员的教学资源,为教员践行有效教学提供可持续的“源头活水”。

(四)加大名师和教学骨干培养力度

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能力、研究能力、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与激励效应,利用现有资源,有计划重点培养基础好、能力强、有事业心的中青年教员,让有前途的教员脱颖而出,逐步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师资队伍,带动教员队伍整体实力的跃升。

参考文献:

[1]于正泉. 士官教育学[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9.

[2]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现代化教学. 第五期院校教育管理轮训班学习体会文章汇编[M]. 国防大学训练部,2002.10.

[3]刘志辉. 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1.

上一篇:浅谈地震施工组织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深化做好中低压配电网项目优选排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