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研究

时间:2022-03-07 11:50:27

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以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北京农高企业”)为研究对象,就其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提升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高企业;知识产权

一、北京农高企业知识产权基本情况分析

(一)从知识产权总量上看

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市农高企业共152家,从专利、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权累计情况看,有专利或植物新品种申请的企业为122家,占农高企业总数的80.26%;有授权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的企业83家,占农高企业总数的54.60%(见表1)。这说明有近1/5的农高企业没有申请专利或植物新品种保护,有近半数农高企业没有专利或植物新品种权。

在农高企业中有21家种子企业(以下简称“农高种子企业”),有植物新品种权的企业7家,占农高种子企业的33.33%。这意味着有2/3的农高种子企业没有植物新品种。

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农高种子企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267件,占北京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的40.21%;植物新品种授权量70件,占北京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的40.00%(见表3)。从农高企业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拥有情况来看,农高企业专利创新水平明显低于植物新品种创新水平。

(二)从知识产权结构上看

1.专利类型结构

截至2011年年底,北京农高企业专利累计申请量为1724件,其中发明997件,占专利申请量的57.83%;实用新型596件,占专利申请量的34.57.%;外观设计131件,占专利申请量的7.77%。专利累计授权量1040件,其中发明329件,占专利授权量的31.63%;实用新型586件,占专利授权量的56.35.%;外观设计125件,占专利申请量的12.02%(见表4、图1、图2)。在专利申请量中,发明专利占比达58%,而在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占比仅为3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占比高达56%。

2.专利主体分布结构

截至2011年年底,排名前十家企业专利申请量达993件,占专利申请量的57.60%(见表5、表6);排名前十家企业专利授权量达658件,占专利授权量的63.27%(见表7、表8)。无论从专利申请还是从专利授权上看,专利主体分布相对集中,一半以上的专利由不到1/10的企业掌控。

3.植物新品种授权主体结构

在植物新品种70件授权量中,前四家企业植物新品种授权量63件,占比高达90%。植物新品种权掌控在少数企业中(见表9)。

4.植物新品种授权品种结构

在70个植物新品种中,玉米品种有54个,占比77.14%;水稻品种15个,占比21.43%;棉属品种1个,占比1.43%。授权品种主要是玉米品种。

(三)从知识产权变化趋势上看

1.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变化趋势

2005~2011年,农高企业专利申请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1.10%,67.44%,122.92%,7.17%,8.43%和-52.62%,年均增长率为22.13%。2006年和2011年申请量呈现出负增长,自2009年之后走低。但是,专利授权量逐年呈上涨走势,环比增长率分别为62.96%,31.82%,58.62%,50.00%,38.41%和66.49%(见表10和图3)。

从农高企业三种专利申请量变化上看,2005~2011年,发明专利申请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87%,52.84%,189.16%,-2.94%,-37.23%和-26.21%,年均增长率为26.62%。自2008年走高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27.59%,142.86%,23.53%,58.73%,33.00%和-66.92%,年均增长率为27.67%。2005~2010年呈上涨走势,但是2011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达66.92%。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9.09%,20.00%,66.67%,-25.00%,140.00%和-94.44%,年均增长率为16.36%。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呈震动下降走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申请量明显走低,下降了94.44%(见表11和图4)。

从农高企业三种专利授权量变化上看,发明专利授权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40.00%,60.00%,-21.88%,72.00%,25.58%和144.44%。2005~2011年基本呈上涨走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授权量上涨了144.44%。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5.79%,0,287.50%,8.06%,64.18%和49.09%,2005~2011年基本呈上涨走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授权量上涨了49.09%。外观设计专利授权量环比增长率分别为100.00%,25.00%,820.00%,-69.57%,-3.57%和-18.52%,自2008年之后呈下降走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授权量下降了18.52%(见表12和图5)。

从上述分析看,农高企业专利申请量自2009年之后走低主要是外观设计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减少所致,不过2011年与2010年相比,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授权量明显强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说明农高企业发明专利走势会强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走势。

2.植物新品种申请量授权量变化趋势

2005~2011年,植物新品种申请量呈震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39.13%。2007年和2008年申请量最低,均为3件,但是其他年份申请量呈快速上涨趋势,2010年和2011年申请量分别达到82件和81件。植物新品种授权量震动走低,但年均增长率仍为104.81%,从2010年和2011年的申请量来看,2011年以后植物新品种授权量有走高态势(见表13和图6)。

(四)从专利主体联合申请上看

在1724项专利申请案中,农高企业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申请的专利数量为199项,占专利申请量的11.54%。这说明企业和科研院所脱节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五)从PCT专利申请上看

在152家农高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提出过PCT专利申请。农高企业申请国外专利的积极性不高,说明农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仍局限于国内市场。

(六)从北京著名商标拥有量上看

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有效著名商标517件,农高企业中仅有9家企业有北京市著名商标,共计10件,占北京有效著名商标的1.93%(见表14)。有北京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占农高企业总数的5.92%。北京农高企业的商标知名度不高。

二、北京农高企业知识产权实施和管理现状

根据专利申请量排名,在152家农高企业中,以等距抽样的方式,选取35家企业进行访问并做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有效问卷30份,有效率为85.71%。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北京农高企业知识产权实施、管理现状做如下分析。

(一)知识产权产业化率较高

知识产权产业化率主要指专利(或植物新品种)自己实施、专利许可和专利转让数量与专利授权数量的比率。在28家(2家企业没有数字)农高企业中有13家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为100%,占比为46.43%;9家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为50%以上(不到100%),占比为32.14%;3家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在15%~49%,占比10.71%;3家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在15%以下,占比10.71%(见表15)。有2/3以上的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为80%以上,有3/4以上的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在50%以上。农高企业知识产权产业化率水平远超出我国科技成果平均转化率25%左右的水平,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接近。

(二)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已经形成

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在30家农高企业中,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18家,占比为60%;归属技术研发部门的6家,占比20%,有专人负责的6家,占比20%(见表16)。为提高知识产权水平和鼓励知识产权创造,有20家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占比为66.67%;80%以上的企业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调研结果显示,80%以上的农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三)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创造条件

知识产权创造条件包括研发投入水平、科技人员条件、研发部门设立等。在28家农高企业中,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率5%以上的企业20家,占调研企业的71.43%(见表17)。根据国际咨询机构统计经验,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1%以下企业是很难长期生存的,比例为2%左右的企业,仅可以简单维持,只有达到5%的企业才有竞争力,这说明农高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水平。在30家农高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28家,占比为93.33%;设立博士站的企业3家,占比10%(见表18)。调研数据显示,农高企业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创造条件。

三、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中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总体水平不高

在152家农高企业中,有近20%的农高企业(30家)既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申请植物新品种;有近半数农高企业没有专利也没有植物新品种权(69家);在21家农高种子企业中,有2/3的农高种子企业(14家)没有植物新品种。在152家农高企业中,专利申请数量不足10件的企业有116家,占比为76.32%;专利授权数量不足10件的企业有129家,占比为84.87%。

与北京农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比较,农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890件,仅是北京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14008件)的6.35%;发明专利授权量197件,仅是北京农业发明专利授权量(6192件)的3.18%。农高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总量仅是拜尔集团(德国)发明专利申请量(1833件)的48.55%,农高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仅是拜尔集团(德国)发明专利授权量(708件)的27.82%。

(二)知识产权质量不高

2005~2011年,农高企业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比值分别为2.34、2.52、1.59、3.78、2.31、1.09和2.43,发明专利申请量均超过实用新型专利(见表19)。截至2011年年底,发明(923件)与实用新型(441件)专利申请量比值为2.09,但是早在1999年,韩国专利申请中二者比值是1.36,日本是39.49。中国农业发明(14008件)与实用新型(60183件)专利申请量比值是2.41。这说明农高企业专利质量逐渐提高,但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与全国农业专利整体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三)农高企业之间知识产权水平差距较大

在152家农高企业中,57.60%的专利申请和63.27%的专利授权,由10家企业掌控;植物新品种授权量的90%,由4家企业掌控。知识产权主体分布相对集中,企业间知识产权水平差距较大。

(四)农高企业商标知名度不高

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著名商标517件,其中农高企业只有10件,它们是中牧、百花、金北联、天惠、华罗、碧生源、丰美、LEILI、D和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件图形商标,仅占北京市著名商标的1.93%。该10件北京市著名商标归属9家农高企业,有北京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占农高企业总数的5.92%。可见,95%的农高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商标知名度不高。

四、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的不足。从宏观层面上看,首先北京创新人才分布不尽合理,绝大多数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创新人才和研发人才所占比重较低,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而企业研发人员占社会研发人员比重美国为75.4%,英国为68.5%,日本为64.8%,韩国为54.9%,连泰国都达到51.7%。其次,北京政府研发投入分布不尽合理,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中政府资金分布明显倾向于科研院所。2009年和2010年,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内部支出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仅占全部R&D支出的8.08%和9.23%;科研院所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内部支出中来源于政府的资金占全部R&D支出的80.69%和85.09%。2010年和2009年比较来看,尽管企业R&D中的政府资金增长了29.92%,但是低于科研院所37.78%增长水平(见表20)。这说明我国政府研发资源配置绝大部分倾向了研发效率低下的主体。从微观层面即抽样调研结果上看,在30家被访企业中,有16家企业认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资金不足,占被调研企业的53%;有15家企业认为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科技人才不足,占被调研企业的50%(见表21)。

(二)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效率不高

本次调研显示,被调研农高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平均为9.10%,有71.43%的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率5%以上。这说明农高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具有一定的水平,但是无论在专利数量上,还是在专利质量上都显现出弱势。因此,农高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效率值得关注。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和规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农高企业几乎都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但是从实施情况看,还缺乏知识产权的国际战略和商标战略。在152家农高企业中,通过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的仅有1家企业1件专利。截至2010年年底,农高企业只有10件北京市著名商标,仅占北京市著名商标的1.93%。该10件北京市著名商标归属9家农高企业,有北京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仅占农高企业总数的5.92%。可见,95%的农高企业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商标知名度不高,说明农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有待提高。

尽管60%的农高企业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但是仍有40%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尽管66.67%的农高企业制定了激励知识产权创新的制度,但是还有近40%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五、提高北京农高企业知识产权水平的建议

1.北京应建议国家全面整合知识产权管理政府资源,应将国家知识局、商标局、版权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地理标志注册全面合并为国家知识产权部。

2.继续加大相关基础研究的力度,设置专项研究项目,跟踪本市农高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研究,尤其完善相关统计信息建设。

3.政府在研发支持投入上应更多地关注开放式、协同式、联合式研发,特别是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合研发,可设置开放研发基金、协同创新基金等,对利用开放实验室和产业链上下游联合的研发活动给予重点支持。

4.继续毫不犹豫地推动应用型科研院所整体改制,鼓励社会上投资人重组并购科研院所的产业化开发机构,加快知识产权产业化进程。

5.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目录”,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其中,在适当时候起草并公布“北京市对外投资企业、工程采购补贴办法”,对本市对外投资企业或工程项目优先采购本市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政府在采购服务时也要改变过去倾斜国立科研院所的做法,一视同仁面向社会招标采购。

6.政府应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在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在保证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秘密的前提下,应依法披露各种知识产权相关信息,通过招标采购服务,整合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

7.政府应缩短政府资助的但已实现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时间,原则上应规定两年内没有进行产业化实施的单位政府可强制收回知识产权权属并授予他人有偿或无偿使用。

8.政府应在财政允许范围内加大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转移、产业化扶持力度,改变补贴方式,将扶持资金以“采购券”方式直接补贴给受让企业,而非转让方科研院所,以支持企业购买符合企业需求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吴汉东.专利指标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05-18.

[2]陈劲,王鹏飞,吴晓波.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分报告[DB].中国会议,2009-05-01.

[3]张士运.创新方法与科技北京[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2.

[4]粟国敏.我国企业自主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11).

*本文系北京市哲学规划办课题“北京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现状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BeFX082)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上一篇:河南省贫困县产业可持续竞争力提高的探讨 下一篇:两部印象主义时期的儿童作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