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复合式教学方法对高校理论课的提升作用

时间:2022-03-07 06:34:38

浅析复合式教学方法对高校理论课的提升作用

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将理论通俗化使得学生熟知易用在生活中,以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是目前青年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笔者立足青年教师,以复合教学方法运用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线进行分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复合式教学方法;青年教师

党的十指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脑袋”。因此这对青春教师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不仅进教材,理论授课与学生;更是要易识易懂、能灵活运用于生活,作为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是“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要求。故青年教师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概》课)上不仅理论功底扎实、上课方法得当,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更是一个常做常新、教学相长的课题。

现今95后大学生是大学的主流群体,他们时代特征鲜明: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个性不稳定。作为高校思政领域制高点的《毛概》课必须守住阵地,从上好每一堂课开始。

1 课前的注意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毛概》课在内都有理论多,内容枯燥难理解学生不易记忆难以灵活运用的授课难点,但是《毛概》课还有一些需要更加细化的特色需要青年教师注意,笔者自认为需要分析整个课程的设置和授课对象,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才能事半功倍。

(一)新时代特点:《毛概》15版面世前经历了两年的多次改版,与时俱进的速度快与课程重要性同等显示。该版整合了大学的整个内容,重体系,删重复,增新内容,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重新整理教学思路的过程,重塑框架。

(二)主观上:95后学生对于该课程的不重视与国家和教育各部门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个矛盾调和的主体任务承担者即为该课程授课教师,责任大。

(三)客观上:首先,青年教师因年龄原因没有相关的历史经历,讲述课本相关理论背景时候极易照本宣科,降低吸引力。第二,课程设置单周授课时间长,学生易疲劳;课程合班人数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合班班级构成有差别,文理艺涵盖,学生理解力有差异。

因此青年教师需要纵观课程,合理解构课程安排,把复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提高上课效果。

2 复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复合式教学方法是指:在学科内与学科外寻找具有共性知识点、能辅助理清课程逻辑脉络的、帮助理解课程内容的、都可以在目标课程中引入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

笔者经历三年的《毛概》课的授课,正值经历三版教材的教学重大改革中,认为除去基本理论课上的讲授法、展示法、交流法等,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提高教学成效。

(一)史学为脉,古今对比

《毛概》课中前部分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间轴一致,在授课中可以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向分析中国历史进程,对比古今历史把握住正确的理论是指导实践并经得住事实考验,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该技能要求青年教师对史学知识跨度大,理解深刻并能融会贯通,用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辉煌的历史来对比分析我们革命史中的胜利与失败,得出书本结论。

(二)事件为结,重点分析

《毛概》课中的中我党的成长过程与之产生的价值观是学生需要理解的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可以结合重点事件与当代的典型事件分析讲解。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是学生熟悉和能理解的过程的,现身说法的可能性较高,且能与青年教师产生共鸣的,善用事件即时政热点分析,可以与理论课程相辅相成,提高认可度。

(三)时间解构,互动动脑

《毛概》课中,为了克服学生的疲劳感,可以增加互动环节,结合时政事件分析将课程授课的时间调整为2:7:1,即开始的学生讲时政事件分析,主体还是教师授课,最后的点评时政事件和课程的分析。这要求青年教师在学生分析事件时快速理出所蕴含的理论,并能与时俱进地体会学生所表达的思想的主要诉求,以达到学生讲清事实,教师讲清理论,学生体会出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最后《毛概》课,经过笔者三年的教学所整理出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获得学生连续好评,并在社会实践环节得以体现:社会事件的事件和角度选择有针对性,理论分析得当,个人感悟丰富。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是《毛概》课较为喜人的结果。从以上教学方法得出对青年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个人知识体系,深入研究理论;不断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2(7):168.

[2]顾海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演化及其基本特点教学与研究,2012(5)

[3]张以文,赵姝.高校云教育模式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66-168.

上一篇:基于城市盲人组织生存现状调研的大学生纪录片... 下一篇: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