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3-07 04:25:51

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教育事业单位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以支持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尽管教育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本文分析了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建立资金管理长效机制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资金管理 内部控制 教育事业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架构不断成熟。在经济多元化背景下,教育事业单位资金来源逐渐变得多元化,对其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受特殊化环境影响,教育事业单位向来不重视资金管理,仍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在处理新问题、新情况上时常捉襟见肘。因此,全面分析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对教育事业资金管理制度有一些拙见,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加以关注。

一、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缺科学性,受主观思想影响较大

目前,一部分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比较粗放,既没有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案,在资金分配划分上又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具体表现为:一是教育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随意性较大,与实际偏差较大,后期更改预算的现象时常发生。一些部门为了获取较多的使用资金,随意呈报项目,再加上监督不力,导致资金使用效率极低。二是资金分配划分主观随意。科学支配资金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然而,教育事业单位资金分配存在极大问题,具有显著的主观特点,这样极易造成高消耗部门得不到资金,低消耗部门资金闲置的问题,这样是不利于教育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

(二)教育事业单位权责划分不明确

在权责分上,教育事业单位更重视权的划分,却轻视责的划分。这样以来,权力与责任出现不对等,一部分存在私心的人,就会无形中放大权的职能,减小责的影响。对资金管理来讲,权责划分不明确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能把整个体系炸得体无完肤。要充分发挥资金管理效能,必须做到权责统一。此外,教育事业单位一向采取事后审计办法,缺乏事前、事中控制,资金流向模糊,就会使财务资金管理流于形式。

(三)资金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制度的修订往往比较滞后,与新的财经法规和制度衔接不好,与单位情况变化和制度实际执行情况不相适应。由于教育事业单位参与市场比较少,所以部门预算很不规范,时常出现费用开支无计划、挤占费用的情况。有的部门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制度的可行性并不高,也不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致使制度名不副实。

(四)教育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不高

目前,大部分教育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工作多由财务部门抽调人员负责。虽然具有一定专业互通性,但工作性质和内容千差万别,非专业审计人员很难担当。此外还存在一人身兼多职或审计结果由部门领导代签的情况,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在出现问题后为了人情,多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往往不予做出处理。这样的内部审计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二、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对策

(一)加强内部审计职能建设,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内部审计是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监督措施,一定要发挥这道屏障的作用。为此,教育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除将其作为独立部门分离出来外,还要遵循不相容岗位原则,配备专业审计人才。要经常开展组织,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从根本上遏制不法行为的发生。此外,教育事业单位要逐渐实施全过程审计,将审计工作渗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从而发挥强大的监督职能,为资金高效使用保驾护航。

(二)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事业单位财务及相关人员之间建立互相制衡关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自主管理;二是实行财务轮岗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应换到其他岗位上,这样就能有效避免违法乱纪的情况发生;三是加强责任会计制度建设,确定各责任中心的权力与责任,保证出据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四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评,通过优奖劣罚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资金管理控制

资金管理控制机制是规范教育事业单位职责和资金中请使用权限的基础。因此,我国现行教育事业单位应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控制机制建设,即教育事业单位应构建起优胜劣汰的资金导向机制。要因地制宜地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预测,资金支出项目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只有审核通过才能发放资金。

(四)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细节上、扁平化上处理不够,需要进一步细化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教育事业单位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一些做法,采用精细化资金管理模式,做到凡涉及资金的问题均事无巨细,全面掌握资金动态,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各行各业财务管理工作已经与电子信息技术发生了深度融合,教育事业单位应后来者居上,大力发展资金管理信息技术,以信息带动资金管理发展。目前,我国信息化资金管理尚存诸多不足,如缺乏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教育事业单位参与进来,争取在行业领域有所建树。

三、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现代教育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资金管理作为基础保障工作,对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单位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它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先进而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单位参与经济成分越来越多,这种模式的弊端凸显出来,遗留下诸多问题,不利于提高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国教育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在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财务资金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芳.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重难点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 (29)

[2]苏致添.对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3 (16)

[3]方泽坤.浅谈作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者的心得[J].中国证券期货,2015(01)

上一篇: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增长原因及清欠 下一篇:英语贸易术语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