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为何撵不走

时间:2022-03-07 03:45:15

说起手足癣,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种由真菌感染造成的皮肤病,而且发病率不低。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全球平均患病率约15%。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高达30%~70%。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因为该地区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手癣的发病率低于足癣,但在我国也有不少患者。

手足癣为何反复难治

足癣又称“香港脚”,发生于脚趾缝、足底皮肤。患者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因为这些人群活动多,出汗多,容易感染。运动员和需长时间穿胶鞋、长筒靴的体力劳动者,因鞋子不透气,足汗蒸发不畅、局部温暖潮湿,为真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经常洗脚换袜,使用公共脚盆、浴盆、拖鞋、毛巾等生活用品也是足癣感染的重要原因,而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是足癣传播的常见地方。足癣也是自身身体其他部位真菌感染如手癣、体股癣的传染源。

手癣又称“鹅掌风”,为手掌皮肤的真菌感染。因为皮肤屏障的破坏有利于真菌的感染,双手长期浸泡于水中或摩擦受伤以及接触洗涤剂、溶剂等是手癣发病的重要诱因。所以,手癣在某些职业中的发病率相当高。患者以女性和中年妇女为多,其中许多人有带戒指史。

手足癣发病与季节有关,多在夏秋季节,这时的温度湿度适合真菌的生长繁殖。手癣足癣虽说于身体无大碍,但容易反复发作,84%的患者每年发作2次以上,难以根治,造成一些生活困扰。手足癣为何反复难治?综上所述,一是真菌分布广泛;二是传染途径多;三是人们的防控意识薄弱,未予以足够的重视。

表现有三型

手足癣根据表现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

水疱型 初起常有小水疱,之后脱屑,病久呈现角化增厚。常伴瘙痒。多限于单侧,以后累及双侧。

浸渍糜烂型 多见于足癣。夏季多发或加重。以第4~5和第3~4趾间最为常见,趾间和趾下方屈侧皮肤均为好发部位。皮损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且瘙痒明显。

角化过度型 皮损多累及整个掌侧,常为双足一手。掌侧弥漫性皮肤角化增厚、粗糙多鳞屑、干燥龟裂。特别在冬季可有皲裂、出血、疼痛等症状。

双管齐下,方可治愈

手足癣虽然反复难治,但是只要及时规范的治疗,做好预防复发措施,就能有效控制病情,达到治愈的效果。

局部治疗可根据皮损类型选择不同的剂型。水疱型可选择溶液;浸渍糜烂型可先用粉剂或糊剂,再用乳膏;鳞屑角化型可选择乳膏、软膏。药物可选择唑类如联苯苄唑、酮康唑、舍他康唑等;丙烯胺类如萘替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吗啉类如阿莫罗芬;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如利拉萘酯;其他有环吡酮胺等。一般为每日1~2次,疗程为2~4周。

系统治疗的药物包括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疗程1~2周。

预防复发

1.经常保持手足清洁干燥,足趾间扑足粉,勤换洗鞋袜,选择透气良好的鞋袜。不使用公共拖鞋、脚盆和毛巾。足部多汗者外用5%甲醛液或乌洛托品粉,鞋袜消毒,或放置40%甲醛棉球或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2.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癣如体股癣、头癣、手足癣。

3.尽量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避免接触各种洗涤剂、肥皂和有机溶剂等。

4.重视手足癣的防治。无论疾病轻重,都应积极规范治疗。

上一篇:盛夏季节话老年湿疹的防治 下一篇:老年人皮肤瘙痒不要“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