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知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时间:2022-03-07 03:21:36

浅析行知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摘要:本文是学习陶行知思想的一些体会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文中对陶先生的四个著名观点加以学习和剖析,并谈论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些观点的收益。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78-001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学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以人的生活欲望、人的生活要求作为教育的根据;在方法上提倡用自动的方法、启发为主、手脑并用的方法和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强调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使他能想、能干、能看、能谈,并要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在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要解放他的时间,不使他的功课表填满,不逼迫他赶考,而让他有时间消化他所学,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等。陶先生反对脱离社会需要、死扣书本、理论脱离实践的教育,也反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行知思想本人总结如下: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陶行知先生于之前,就先后发表“试验主义与新教育”“第一流的教育家”两文,在两文中曾严肃提出来要以创新和开拓的精神办好教育事业,他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为先生不可能一生一世都跟着学生,学生总是要踏入社会,要独立面对未知的世界,所以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要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所以说先生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例如初二物理的教学中,一开始学到物态变化的内容时,由于物态变化的种类有六种,学生在辩别时有困难,所以很多教师在这里采取的方法是列举物态变化的例子让学生记忆,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一方法应对做过的题是得心应手,但是一旦碰上未做过的题学生就无所适从。因此我在这个物态变化的教学别注重学生方法的教学:在每一个物态变化中首先找出变化前物体的状态和变化后物体的状态,然后对照物态变化的表格找到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这样做的话学生能应对所有的物态变化的题,不管是以前做过的还是没做过的,都能顺利完成,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陶行知先生在1934所写的“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试”一文中,严厉地批判和抨击了旧的考试方法:一切教学围绕“会考指南”进行,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现在学校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会考、毕业考、升学考,学生白天由老师督学,晚上由家长督学,一切为了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更可悲的是赶考赶走了学生脸上的血色,赶走了学生的健康,还赶走了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更是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呼喊,其实真好像是对我们今天整个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追求学历的应试教育而说的。作为现代的教学主管者,真是应好好考虑如何改变教育的不合理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陶行知先生通过调查研究:看到大量的平民受不到教育,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难以提高。于是在1923年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平民教育。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恢复高考后,一大批的平民受教育者通过高考显现出来,整个社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读书可以翻身,读书可以改变落后的现状。90年代学生的读书热情是高涨的,人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大学自主招生、点招生等制度下,很多贫穷的学生的出路又窄了很多,再加上文凭泛滥的今天,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所以近几年高考很多地方的学生出现了罢考,这不能不说是对当今考试制度不满的一种无力反抗。我无法想象:如果陶行知先生活在当下,他又将发出怎样的呐喊?

三、爱满天下

陶行知先生曾为了办好晓庄,他辞去了所有职位,一本初衷地办平民教育、乡村师范、社会大学,他为人民办教育,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思想,他把人民作为教育的主人,教育必须为主人提供最好的服务,他不是以救世主的姿态为劳苦大众办教育,而是首先向人民学习,把他们当作教育的主人,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

爱满天下是人们对陶行知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在教学生活中我也时时刻刻记挂着这点:始终把服务学生作为我的毕生宗旨。学生有问题想一切办法指导他解决,学生身体上有不舒服,尽心尽力呵护帮助他。同时我始终保持着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去对待每个学生。把爱化成一缕缕和煦的阳光,温暖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化成一丝丝春雨,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上学期我班有一个学生因为运动后骨折,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过来上课时落下了很多功课,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利用双休和每天放学后的时间段帮他补课,让他及时从缺课落后的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到新课内容的学习中去。每年暑假学校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努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努力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的“普及教育”。学而后用才能真正体现学的价值。

四、教真、求真

陶行知先生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着我们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告诉我们:“真”比一切都重要。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必须从师求真做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诚于中”才能“形于外”,自己并不真正具有的东西,是无法给予学生的。作为一位教师无论在言语上,还是在行为上,只有处处率先就范,真心诚意地捧着一颗心来,为学生、为学校、为教育,竭尽全力,敢做真事,善说真话,并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你给他真,他自然也将心比心,用真字回报老师,回报教育。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平时,学校搞卫生,笔者既做指挥者,又做战斗者,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教人,以自己的真心感人,以真诚来做学生的榜样。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学生学做真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师只有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做现代德育教育的“传真机”,学生方能真才实学,学真成真,真正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成为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

上一篇:徜徉在绿色评价的康庄大道上 下一篇: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