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过程中低分子右旋糖酐40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时间:2022-03-07 12:29:30

患者女,54岁,体质量80 kg,双肾结石,右输尿管上段结石,ASA分级Ⅰ级,否认过敏史,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右侧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给于东莨菪碱0.3 mg肌注,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以复方氯化钠静滴维持。入室后持续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入室首测:BP 150/98 mm Hg(1 mm Hg=0.133 kPa),HR 70次/min,SPO2 98%,ECG正常。全麻诱导用药:丙泊酚(得普利麻)150 mg,维库溴铵(仙林)8 mg,枸橼酸舒芬太尼15 μg。插管后以异氟烷维持。患者俯卧位,手术开始测BP 130/80 mm Hg,HR 67次/min,SPO2100%,ECG正常。为改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给予福他乐(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 西安万隆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A11041S-1)250 ml静滴。10 min后患者血压开始降低,遂将异氟烷减小,减浅麻醉。重测血压,仍在降低,于是将异氟烷关闭。测BP 86/55 mm Hg,HR 97次/min,SPO2100%,ECG正常。给予多巴胺4 mg静推,BP 90/65 mm Hg,HR 124次/min,稍后血压又降低,BP 64/42 mm Hg,HR 130次/min。此时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已滴入近220 ml。再次给多巴胺时突然发现患者前臂有大量荨麻疹,考虑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肾上腺素1mg、葡萄糖酸钙1g,并给予平衡液500 ml快速静滴(约10 min滴完)。10 min后患者BP 110/68 mm Hg,HR 85次/min,SPO2 99%;30 min后患者面色红润,荨麻疹消失,生命体征平稳。为了患者安全,暂停手术,患者返监护病房。

讨论 低分子右旋糖酐主要成分为低分子右旋糖酐粉及氯化钠,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解聚血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强抗原性,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3%~4.70%。进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IgE,当致敏原与IgE结合时,这些细胞可释放5-羟色胺等扩血管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管内血浆漏入组织致有效血容量下降,从而出现休克。正常人体肠道的细菌也可产生低分子右旋糖酐,所以部分患者初次使用就会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表现为荨麻疹、皮肤骚痒、恶心、呕吐,也可引起哮喘发作[2],重者血压剧降,更有甚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该患者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后出现荨麻疹、低血压休克等症状,在积极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加之后来我们对患者做的右旋糖酐皮试阳性,可以确定系右旋糖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本例患者在全麻状态下发生过敏反应,其症状被掩盖,极易认为是麻醉过深所致的低血压;又因在手术时患者被无菌物品遮盖,麻醉医师不易观察患者的皮肤变化,导致我们对其血压下降的原因判断失误。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但对其严重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少,尤其是在全麻下极容易忽视,本病发病急,进展迅速。所以在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时应注意:(1)使用前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过敏史,针对其说明书上“过敏体质者用前应做皮试”的要求在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2)建议麻醉医师在术前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当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处理,以免医疗事故发生。(3)术中密切观察,特别是在全麻过程中,不宜只看一个指标,应综合考虑。

(收稿日期:2013-02-0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4.028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麻醉科

P448

上一篇:阿片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经中心静脉导管高浓度补钾安全性和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