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关爱送给每一个学生

时间:2022-03-06 10:50:42

要把关爱送给每一个学生

每一片绿叶都需要阳光的照耀;每一粒种子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每一个学生都期望着老师的关爱。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真情付出的劳动,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在从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接触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知觉,有情感,教师一个和悦的眼神,就会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自尊;一句温馨的话语,就会使孩子们充满感激和力量。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至关重要。

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想做到珍爱每一个学生,首先就必须用心了解他们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深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去寻找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每一个同学,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就像做衣服一样,要知道人身体的尺寸,我们才能做出合身的衣服。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掌握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讲话的时候才能根据他们的性情量身定做,讲出他心服口服的话。只有知道每个学生需要什么,才能给他们需要的关爱。需要勇气的要帮他们鼓起勇气;需要方法的要教会他们方法;需要情感的要用教师火一样的真情送给他们温暖。

依据多重智力理论,素质教育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反对用同一目标培养人,同一模式教育人,同一标准评价人。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受到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今天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优势,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要。学生得到了尊重,会感到宽松、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论的假设,无所顾虑地发表见解,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和实践,才可能创新和超越。我们班的郭建同学每次的作文都是三言五语,我了解到这个学生已经对作文产生了畏惧情绪,这时的他最需要鼓励。我于是多次鼓励他说:“作文就是写自己心理想说的话,心理怎么想就怎么说。”在一次的作文中,我看到他竟然写够了八行字,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情实感。虽然与别的同学相比,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还是在他的习作下面写了一个鲜红的“优”字。那一天,我第一次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喜悦。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在进步,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善于展现学生最灿烂的一面,扬长避短,并以长处为起点,引导他们向其他领域扩展,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班的张唯一同学的朗读能力很强,经常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可一到作文课上,这颗璀璨的小星星就黯然失色了。恰巧,一次的作文讲评课上,被评为范文的小作者因病没来,我便对大家说:“同学们平时都爱听张唯一同学朗读课文,今天,就让她来读读这篇文章吧!”课下,我拉着她的小手说:“想不想有一天能在班上读一读自己写的文章,我相信你一定行。”她使劲地点了点头。两个月后的作文课上,她以一篇充满自信、饱含真情的《老师,我能行》赢得了同学们更热烈的掌声。

老师的关爱应无处不在。语文材料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它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学习同一篇文章,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这里往往蕴含着创造力的萌芽。作为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产生独特体验的氛围,设计一个宽泛的话题,给他们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再对这些独特的体验给予扶植、关爱。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对“冬天,野鸡被冻得睁不开眼,头扎在雪堆里,野鸡鲜艳的尾巴随风摆动,真是美极了。”对于这种独特的认识,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告诉大家读书就是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另外,在读书方法上同学们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吧,有的同学喜欢先分析题目,然后了解主要内容,再细读课文;有的则喜欢开始就细读课文,边读边画,有的地方还要写出心得体会。对此我都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他们坚持完善自己的读书方法,逐渐把语文学习切实地变为个性化的行为。

记得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的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让我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最爱,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天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幸福地成长吧!

上一篇:小学生写作教学方法 下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